这是阿里巴巴一支重要的队伍——中供铁军。我们先看看中供铁军出了什么?
第一,出了当时阿里的业绩。
我加入阿里不久,参加一个活动,名字很怪,叫“奶牛之夜”,去了才知道,“中供”被誉为阿里巴巴的“现金奶牛”。这只“现金奶牛”产生的现金,哺育了阿里集团后面每一个新兴的业务。这给各位创业者的启发是:当你的“现金奶牛”没有到位之前,先不要生很多的小牛,会饿死的。
第二,出人才。
滴滴的创始人&CEO 程维、原美团的 COO 干嘉伟、原大众点评的 COO 吕广渝、去哪儿的 COO 张强,原赶集网的 COO 陈国环等等,都出自阿里中供铁军。
第三,出了制度。
阿里最关键的制度都是在中供铁军时期打造的。比如最重要的政委制度,就是从中国供应商的销售体系当中诞生的。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阿里的文化价值观的打造、历练、实施都是从这支队伍起来的。
所以,中供铁军出业绩、出人才、出制度,也出阿里最重要的文化价值观。
铁军是如何打造成的?
阿里这支铁军经历过很多的挫折。
我加入的时候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队伍,员工流失率是多少?回答是 10%。我说,特别低,怎么做到的?他们补充说:每个月 10%,一年 120%……
我接着问,那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回复说:把员工流失率作为干部的考核,流失率高的话考核就不及格。效果怎么样呢?流失率是下降了,但是该留的一个没有留,该走的一个没有走。
高流失率是公司管理失败的结果。但是你不能从结果本身入手,防止结果的出现。
从这时候起,中供铁军又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革,这个变革归纳为:三板斧。而招聘,就是第一板斧。
1)不轻易下放招聘权
很多企业的规模可能比当时阿里的几千人都要少,可能是几十人,几百人。我问过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一年花多少时间招人呢?很多老板回答:我有人事经理,招聘是他们的事情,我最多招几个高管。
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这个源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下放招聘权。这往往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灾难的开始。
跨国公司最起码会坚持“跨级招聘”,就是「向你」汇报的人和「向你汇报的人」汇报的人的招聘,至少你要负责。但很多企业连“跨级招聘”都没有做到。
阿里当时一度采取的是跨四级招聘。比如一个销售上面有主管,主管上面有城市经理,再上面有大区总经理,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销售、客服人员的进出,大区总经理都要面试,而一个大区可以达到上千人。阿里几百人的时候,马云、关明生都会亲自面试每一个入职员工。
所以,招聘的第一个关键,是不能轻易下放招聘权。
2)招聘的决策权在谁那?
招聘一定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招聘是老板、每个业务部门主管的事情,人力资源最多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招聘的决策权,必须是在业务部门。
阿里的政委权力很大也很小,从来没有说阿里招一个人是政委说了算,政委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3)招聘时要闻闻味道
阿里提出,招聘的时候要闻闻味道。
什么是「闻味道」?很多公司招聘只看这个人的专业能力、专业背景,而不关心专业背景以外的部分,比如你这个公司还需要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个岗位需要什么非专业的能力。
当时中供铁军很重要的一个员工入职要素是:能吃苦。但是你能简单问,这位同学你能吃苦吗?答案一定是:我能吃苦。那怎么办呢?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讲讲到现在你吃过最大的苦是什么?居然有一个面试者的答案是:我有一次从上海坐火车去无锡,没有买到座位,是站着去的无锡。从此可见,每个人对吃过苦的定义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这类问题是你要关心的,也就是你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定要有技能模型和专业能力模型,同时也需要非专业能力模型。
只要是有专业能力的人,就一定要加入你这个团队吗?团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而你团队独特的味道是什么?你应该想办法把有这种味道的人找到,而不是招进来之后再去改变他。
4)找到能做非凡事的平凡人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还会犯一个错误——总说我要去找精英,去找专家,去找人才。专家、精英、人才在你公司规模这么小的时候,凭什么加入你们?
所以阿里提倡的就是要形成“人才地级差“,我们知道土地、房子有地级差,其实人才也有地级差。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