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网格管理技术保障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
运用大数据网格管理技术保障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
2016-03-22 15:29:50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抢沙发
2016-03-22 15:29:50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摘要: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着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社会治安视频防控联网建设,着力加强大数据技术和网格管理技术融合应用。
关键词:
大数据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着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社会治安视频防控联网建设,着力加强大数据技术和网格管理技术融合应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了保障城市安全能力,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服务管理信息化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社会治理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运用信息化为社会治理服务,这是近年来安徽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形成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载体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芜湖经验”,广泛在全省推广,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肯定。如今,“芜湖经验”已走向全国。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支撑搭建服务管理平台。一是统筹系统平台建设。以市为单位,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着力建设以“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系统、四个支撑”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同时,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工程及全省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目前,全省16个市基本完成市级平台建设。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建立SPV、PPP等合作模式和投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既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和政策优势,又引进了社会资本和人才技术。三是厘清业务边界。结合政府权力清单梳理,统筹搭建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平台,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覆盖”的网上政务服务。四是倒逼机制转型。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与群众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办理事项,贯通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办事流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工协作”,实现“一点受理、全城通办”,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治理”转变,由“单向服务管理”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五是整合共享资源。以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工商部门的法人数据为基础,以公民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整合相关部门信息,构建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题的共享信息资源库,为各部门提供完整、准确、鲜活的数据支持。六是丰富公众参与载体。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开放、便捷的公众参与平台,实现信息查询和事项办理智能化、信息发布及时化、公众参与广泛化、为民服务个性化,逐渐形成信息化建设人人参与、信息化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打破部门壁垒,延伸办理网点,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工作程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鼠标一点就能办好事、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改变以往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困境。同时,信息平台的广泛覆盖和普遍应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反映和协调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建立了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为社区百姓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个性化服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视频资源深度整合 构筑城市立体化安防体系
安徽以构建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合肥样板”为示范,通过视频资源深度整合,全面推进视频防控联网建设,以合肥为代表的全省城市立体化安防体系得以深入推进,城市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在推进视频防控联网建设上,一是整体规划布局。坚持统一规划视频监控、统一搭建视频专网、统一开发视频应用,编制视频监控建设总体方案,着力构建“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立体化视频防控网。依托“天网”主干网建设,采用“环网+星网”的拓扑架构,搭建了统一的视频数据专网,覆盖相关部门;基于云架构设计,开发共享共用的统一视频综合应用平台,实现视频资源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阅。二是科学设计布点。科学开展监控探头布点设计,构建总体布控、区域布控、节点布控“三个模型”,满足“高低组合、枪球联动、虚实互补、远近结合”的实战需求,实现探头建设集约化、功能多元化、成效最大化。三是技术创新支撑。聚合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整合共享数据。以保障城市安全为目标,以“天网”工程为核心,形成视频资源共建共享一张网、共享一个平台,实现视频资源的整合,提高立体化治安防控水平。
视频资源深度整合,构筑城市立体化安防体系,提高了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促进城市立体化防控体系的建成,社会治安管控成效初步显现。视频资源整合应用,提升了平安城市可视化水平,有效实现交通、城管、银行、学校、铁路及各区县视频资源的整合接入,打破了“视频孤岛”,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视频资源共享共用,逐步拓宽视频可视化应用领域,为视频大数据在平安城市中的深度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资源前瞻预警,提升了城市安全运行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建立智慧的公共安全预测预警机制,实现事前预测预警、事中指挥调度、事后信息管控,避免出现次生问题,促进城市运行安全可控。
优化做实网格 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安徽以优化做实网格化管理为平台,推动了基层基础工作的重整,以适应信息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变革。一是科学划分网格。依托国土资源地理框架信息系统,新建网格2维及2.5维地图;根据区域地形特点和居住人口密度,城区按每300-500户、农村地区以自然村为单元设置一个网格。二是整合基层队伍。根据“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整合公安、市容、民政、计生、人社等多个部门信息采集员,实行“一格一员”。三是明确职责任务。网格员运用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语音技术,对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上报和核查,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解决、有人督察”的闭环运行机制,确保民情第一时间收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四是完善监管机制。健全完善网格员(社工)管理机制制度,对基本职责、配备录用、薪酬待遇、教育培训、管理考核进行了全面规范。成立网格监督管理中心,负责协调、指导、调度、考核等,制定日常巡查、分类走访等制度,强化痕迹管理,实行GPS定位、绩效考核。五是发动公众共治。充分发动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网格内事件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升发现、处理事件能力。
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从多头管理、分头采集到统一网格、一格一员,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全要素一口采集,准确掌握了网格内基本情况、社情民意和突发事件,实现了社会隐患主动排查、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特殊人群重点监管、基础设施动态管理,解决了政府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信息化尚需破解难题不断优化提升
运用信息化实现大数据技术和网格管理技术融合应用,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各部门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省市的交换协同、社区网格员动态采集更新、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数据沉淀和积累等渠道,建设政府大数据库,并分类形成人口库、企业库、房屋库、地理信息库、行政权力库和电子证照库等专题库,应用于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管理,有效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如“易户网”居民申请办事项、“易企网”工商登记和市场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众查询应用、智慧医疗、智慧校园等等。在城市安全方面,通过构建基于智能融合的视频大数据系统,存储及管理视频数据,有效支撑视频数据全文检索秒级响应,融合图像处理、智能分析等技术,研制出智能处理工具集,涵盖虚拟卡口、浓缩摘要、遗留检测、偷盗检测、人脸识别、人群密度、图像诊断等众多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车流量分析预测、案件侦破、市容监察、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热点区域密集人流量监控、智能交通规划决策、自然灾害预警等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在整合应用方面,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方面的数据集群,打破碎片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统筹管理、统一服务。同时在海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部门工作提供指导,为服务群众提供方向,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实现从被动式静态管理到主动式动态服务、事后防控到事前预警的转变,充分挖掘出政府数据信息的最大潜在价值。
“大数据”大范围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深刻改变社会的面貌、提升社会治理、革新科学研究的思想、促进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和颠覆,并将极大地促进文明的传播、凝聚和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讲,得数据者得未来。因此,面对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其所造成的大数据技术的人才严重短缺,加速培养这方面人才是“急中之急”。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能够看到来自不同领域的数据聚合一起会产生类似核聚变一样的价值发现效应,形成“数据之和的价值远远大于数据价值的和”的效应。但是,也应该看到,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阻力较大、难度较高,“数据割据、拥数自重”的现象仍然存在,数据整合这个“难中之难”需要强力破解。对于数据应用这个“重中之重”,如何盘活政府数据,为企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还有待提高,尚需加强政府数据的特许经营和安全保障,应当创新模式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特色化服务,推进大数据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环保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当然,当前信息网络安全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数据高度整合后,“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的牢固性、稳定性和“提篮人”的责任、安全意识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提高。面对数据安全这个“险中之险”,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大数据应用的法规制度体系,明确各级的责任、义务与使用权限,合理界定数据的使用方式与范围,规范公共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应用,保障公共数据的公平、权威和可信,保护数据产权、安全和隐私。
(作者系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