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14:42:24 来源:CIO时代网
2007年9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将公共管理硕士原核心课程“信息技术及应用”调整为“电子政务”。
本书是“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6个章节。本书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阐述了信息时代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提出了构建阳光型政府、敏捷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以及开展协同政务、提高政务智能的方法。然后论述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给出了电子政务规划编制和顶层设计方法,总结了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建设与评估方法,阐述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思路。最后介绍了空间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以及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分析了政府四大职能领域的若干电子政务典型案例。本书可以作为行政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公共管理硕士)的教材或教参,也可以作为各级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电子政务领域专家学者的参考资料。
《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 封面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阶段
1.2 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1.3 电子政务模式
1.4 电子政务模型
1.5 电子政务的学科建设
第2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
2.1 信息化推动政府变革
2.2 政府资源规划与政务流程再造
2.3 电子政务与阳光型政府
2.4 电子政务与敏捷型政府
第3章 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
3.1 信息时代的经济管理
3.2 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
3.3 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
第4章 信息时代的公共服务
4.1 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
4.2 电子政务服务架构
4.3 政府公共服务手段
4.4 客户关系管理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4.5 用信息化手段沟通民意
第5章 协同政务与政务智能
5.1 协同商务与协同政务
5.2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5.3 商务智能与政务智能
第6章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
6.1 电子政务“安全第一”
6.2 常用信息安全技术
6.3 政府信息安全管理
6.4 政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第7章 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
7.1 电子政务标准化现状
7.2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7.3 加强政务标准化工作
第8章 电子政务人才培养体系
8.1 政府部门面临信息化人才短缺
8.2 电子政务人才培养体系
8.3 政府CIO培养方式
8.4 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
第9章 电子政务规划与设计
9.1 电子政务发展战略
9.2 电子政务规划现状分析
9.3 电子政务规划编制方法
9.4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方法
第10章 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
10.1 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
10.2 电子政务的组织机构
10.3 电子政务的管理制度
10.4 政府CIO制度
10.5 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11章 电子政务建设与评估
11.1 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11.2 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11.3 电子政务产品采购方法
11.4 电子政务评估方法
第12章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2.1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12.2 政府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12.3 政府信息采集与更新体系
12.4 政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12.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
第13章 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3.1 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3.2 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3.3 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3.4 RFID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13.5 SOA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14章 中国电子政务现状与对策
14.1 中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14.2 中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14.3 中国电子政务对策分析
14.4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14.5 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之路
第15章 国外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15.1 美国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15.2 英国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15.3 澳大利亚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15.4 日本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15.5 新加坡电子政务经验与启示
第16章 电子政务典型案例分析
16.1 南京市地税局电子政务
16.2 杭州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
16.3 广州市白云区出租屋管理信息化
16.4 商务部门户网站
参考文献
附录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