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14:43:45 来源: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探索目标。
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成效远低于发达国家。世界银行首席信息专家罗伯特·舒瓦尔就认为“据估算,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项目大约有35%完全失败,而50%的项目部分归于失败”、“只有15%的项目可以看作是完全取得了成功”。即使对成功的项目来讲,其作用也有局限性。印度电子政务专家Subhash Bhatnagar在亚太区公共服务高峰论坛上认为:全球电子政务的应用效果总体有限,大部分国家都只关注于改进为城市公民提供的服务,很少有项目表明电子政务可以推动政府的改革进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严重。如何破解这些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要追赶或超越先进地区电子政务,照抄先进地区依靠大量资金投入及采用外包方式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做法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也是难以做到的,唯有转变模式,自主创新,自力更生,通过开展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减少对建设资金的依赖,提高项目成功率,才有可以走出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低投入、高速度的电子政务建设续发展之路。
笔者自1998年从事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广西实际,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培养自己专业技术队伍,施行重大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究开发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电子政务研究开发和运行维护核心队伍,实现了重大和核心应用系统软件的自主研究有及快速开发,在快速推进全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软件建设和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初步建立起后发展地区电子政务快速、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回顾广西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高效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自主研发能够破解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对资金的依赖。
1.大大减少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投入。
电子政务建设涉及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应用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电子政务建设(也称为办公自动化建设)以来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只有硬件系统是不够的,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应用系统软件,没有好的应用系统软件,再好的计算机也只能当打字机使用,因此加强应用系统软件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共识。当前,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硬件系统软件已初具规模,应用系统软件建设逐渐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应用系统软件建设资金投入占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资金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占到整个项目建设资金的60%左右。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节省应用系统软件建设资金投入,那么对于同等规模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来说,就可以大大节约系统建设的经费投入。
2.减少电子政务运行维护资金投入。
应用系统软件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是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关键内容,也是制约电子政务项目应用及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包含应用系统软件的升级完善、应用系统软件的运行完善、应用系统技术支持、应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及其实时处理等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既可以将软件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项目建设单位手中,又可以培养一批既熟悉各类业务,又熟悉相应应用系统的专业型管理和维护人员队伍,提高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
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政经费有限,资金难以分配到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中。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官员虽然已经意识到电子政务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而不得不放慢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将大大减少对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解决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二)自主研发是解决业务管理需求与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来看,在建设资金、专业技术人才保障的情况下,决定电子政务建设成功与否的因素,就是业务管理需求与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问题,解决好业务管理需求与专业技术应用两张皮的结合,是提高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成功率的关键,结合得越好、越紧密,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差。
目前国内外采取的应用系统软件建设外包方式,普遍存在专业技术应用与业务管理需求结合“两张皮”问题。由于项目建设时间要求和成本控制等因素,每个项目的调研时间一般都在半年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少会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摸透业务管理需求,最多只能是了解到一些皮毛,而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在这种建设模式中的作用一般仅仅局限于基于原有工作模式提出应用需求,少有直接参与研究开发,更不用说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原有工作模式的变革。采用这种方式提出的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本身就可能存在较大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开发的应用系统软件多数是原有工作模式的简单电子化或信息化,这样的结果往往还增加了工作量或工作难度,加大了系统应用及推广普及的困难,多数项目最终因为开发时间长、技术进步、应用普及、管理模式变革等因素,造成应用推广失败。
(三)自主研发有利于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效及持续发展。
规范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一般都需要经过项目立项、可研、初步设计、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工程监理、验收等过程,时间短则1年,多则3到4年,而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往往要比硬件系统建设晚一些。此外由于项目管理和资金等因素,一般的项目建设资金往往只能支撑1代软件产品的开发,而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往往需要申报新的建设项目。多年来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经验表明,每个应用系统软件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和多次完善修改才能稳定、成熟,有的往往要经过2到3代产品的完善。
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其产品研发周期可以短一些,在操作上也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连续开发、连续升级,实现高效持续发展。
(四)自主研发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及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是确保电子政务建设优质高效的保障。通过自主研发,有利于自身专业技术队伍取得实战经验,逐步掌握和积累研究开发经验,有利于加强对自身专业队伍的锻炼及培养,有利于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五)实践证明自主研发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最有效的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2000年机构改革以来,通过建立、培养自己的专业骨干技术队伍,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参与、主持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和应用系统研究开发,施行核心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大大推动了本地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在某些领域还踏入国内先进行列,如涵盖全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基础网络、电子公文传输交换、会议通知、信息报送、电子邮件、视频点播等应用,特别是2007年自主研发的《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软件》在自治区本级、14个市、75个县(市)和21个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推广应用后,使广西率先成为国内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联网、政务服务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效能电子监察及服务行为视频监控双重监督的省区,推动了政府审、管、监分离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优质高效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也为自治区节约了大量的软件开发及建设经费。在2008年3月9日自治区科技厅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专家们对此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成功的,该系统是首次在国内实现省(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的政务服务信息化管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和审批行为视频监控双重监督的大型电子政务系统,整体居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5月12日又率先研制成功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拓展了电子监察的领域,为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探索了一条新的现代化监管手段。2009年4月再次将电子监察信息化技术手段拓展到自治区扩大内需重大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监督及管理之中,使我区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再次走在全国的前列,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提高广西政府系统行政效能的同时,也赢得了荣誉。
二、现阶段制约应用软件自主研发的主要因素
由于电子政务是一项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存在一些制约应用软件自主研发的因素,主要有:
(一)观念有待改变。
后发展地区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普遍存在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差和水平低的观念,总是认为本地姜不辣的思维,反映到实际当中就是不愿意、也不放心把软件开发交给本单位或本地企业进行开发。实际上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来看,不少外地企业中标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后,大部分的建设工作都是转包给当地企业或高校学生进行。
(二)成功率不高导致过分谨慎。
由于电子政务涉及到高技术和政府传统行政管理业务的结合,长期以来其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功率较低,建设费用又比较大,成效相对难以直接显现,使得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在研究开展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时特别谨慎,是对应用系统软件研究开发尤为小心,形成领导不放心不敢上项目、不上项目就没有业绩无法体现工作能力、没有业绩更加让领导不敢轻易上项目的怪圈。
另外改革容易产生新问题,维持原状利于稳定也是导致小心应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工作职责及经费问题制约。
公务员的职责主要是行政管理,没有义务承担属于科研性质的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公务员参与应用系统软件研究开发,有不务正业之嫌。
根据基本建设项目的有关管理规定,只有按照基本建设管理要求及程序申请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才能获得经费支持。对于自主研发的项目,一般难以获得经费上的支持,也影响了各单位开展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四)缺少相应激励机制。
我国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人员的薪酬主要参照一般的公务员薪酬体制,而从事的工作与IT领域工作基本相同。但是,相对于IT领域来讲,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偏低,职务晋升也没有合理的预期,还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很难调动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员深入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自主研究开发应用系统软件。
国家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有一系列的政策待遇,但从事应用系统软件研究开发的公务员却不能享受这些政策待遇,如参加职称评定、特殊贡献及国家津贴等推荐等,影响了公务员开展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对于自主研发是否有相关的奖励措施,自主研发出来的软件能不能进行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所得如何分配等,也是影响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五)缺乏专业技术队伍及机构。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各部门由于历史形成的体制惯性、新建部门的上行下效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有学者将当前我国各地存在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临时机构);二是成立专职机构,如信息办、信息产业厅(局)、省市信息中心;三是落实到一个政府部门机构来负责,如科技局、计委;四是由各级办公厅(室)处室管理。其中信息产业厅(局)的主要职责更偏重产业发展而并非是为了发展电子政务所成立的“专职机构”,应把“信息产业厅(局)”归到第三类更为合适。这些管理机构在人员编制上也十分混乱,有的为行政编制,有的则为事业编制,且大多没有专业的人员队伍。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工作,作为主管机构,必须对政府的流程机制以及信息技术的特点两方面都非常熟悉。同时,为了杜绝“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管部门还必须有足够的组织协调权限。而现有的电子政务建设主管机构大都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缺乏足够的行政权限,如“信息办”其本质是一种临时性议事机构,不是政府组成部门,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对其他部门和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手段,在规划和指导这一层面上缺乏足够的权威性,无法有效地对其他部门相应机构业务改革的指导以及信息产业的指导;二是偏重信息技术,不了解政府的流程机制和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如事业编制的“信息中心”;三是办公厅(室)系统的机构由于行政体制的限制,往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支持,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现有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散乱性和随意性,难于形成统一、稳定的应用软件自主研发环境,制约了应用软件自主研发的发展。
三、实施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的可行性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不仅是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既是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都有通过信息化、开发应用系统软件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通过自主研发提高应用系统软件建设质量及效率,已成为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及核心。
(二)现有工作环境能够满足自主研发的基本需求。
计算机软件研究开发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高,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赶超先进地区。一般来说在硬件设备上只需要几台普通电脑,能够联接国际互联网查找资料就可以;在软件工具上要求也不高,一般只需要一套快速开发工具软件即可,如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等;在技术人才方面,一般的大学毕业生都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编程知识,从一般的应用软件开发做起是不成问题的;人数方面只要2到3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开发小组,水平高的1个人就可以进行开发;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自主研发对资金的投入要求也不高,只要解决电脑、能上网就可以了。
(三)广大电子政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从各级政府各部门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及管理队伍来看,绝大多数的同志都希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也希望通过项目建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
四、促进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要实现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一方面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深度参与、主持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使研究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软件更加贴近政府需求,提高项目建设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第三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长效持续发展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鼓励公务员参与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鼓励行政管理人员承担应用系统软件总体设计,规划功能需求和用户界面等业务架构,通过深入参与,逐步提出能够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划设计,确保所设计开发出来的软件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提高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主要措施有:
1.对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及研究开发的公务员,建议给予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给予科研人员的待遇,解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等对公务员限制的问题。
2.给予适当的软件研究开发补助。由于软件研发是一项高智力的工作,必须充分调动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面对社会软件开发人员高工资、高待遇的实际情况,没有适当的软件开发补助,是很难推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自主研发工作,特别是对公务员来讲,从事软件自主研发,也超越了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只能依靠其主动积极性。
3.提倡成果转化,扩大影响。对于研发出来的成果,参照科研成果管理,建议提倡成果转化,一方面可扩大影响,为本单位争取荣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成果转化,为持续发展提供建设资金。
成果转化原则上在本地区范围,以及利益有冲突的部门,应实行免费使用;在其它区域或没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可采取有偿转让,转让所得一部分作为下一步软件研发的经费,另一部分作为软件研发人员的奖励。
电子政务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是政府行政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政府管理的流程再造,同时,也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和政务创新的过程。笔者认为,应用系统软件自主研发的建设模式,在这场革命中,为促进电子与政务的融合提供了一条快速、高效的可行之路,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项目持续、高效发展,提高项目成效、减少资金投入有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