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解析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系统

2010-08-13 15:44:35  来源:信息化建设

摘要:本文把政务活动、政府资源以及政府管理归纳到电子政务系统所解决的问题范畴,提出了任务驱动电子政务的概念,并对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系统概念的提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当前,随着政务活动公开化、透明化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把政务活动、政府资源以及政府管理归纳到电子政务系统所解决的问题范畴,提出了任务驱动电子政务的概念,并对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系统概念的提出,对于建立下一代新型的电子政务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电子政务及发展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实现政府协同办公、政府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它涵盖了两个电子政务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的对象及担负的职能。对内主要是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的互动,承担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职能;外部主要是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承担政府对外服务和监管职能。二是电子政务的功能。首先是流程型的电子政府,政府向流程型电子政务转变,是公务活动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的基础,是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

    目前多数电子政务的研究都提出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引入了工作流技术,主要都集中在如何用工作流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电子政务流程化的问题,关注点集中在政府活动上,意图通过对政府的具体的业务操作进行分析,以建立一个面向业务操作的,面向工作流分析的,具有输入、输出信息要求的政府业务操作模型。上述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于电子政务的功能上,都忽视了对电子政务的职能和对象的研究。

    国内从80年代开始的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建设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办公OA系统,公文交换系统,档案系统,人事系统,考勤系统,财务系统,网站发布系统等等,从对这些系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提供给用户的是一种面向功能的视图。从用户角度看,呈现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的功能菜单,如公文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信息报送等等以及针对各种具有专门功能的业务系统。面向功能的视图存在几个主要的矛盾:一是功能之间往往彼此独立,难以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二是当政务活动涉及到多个功能时,用户往往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因此用户需要拥有不同系统的多个帐号;三是无法能过系统实施和履行政府的管理职能(这是最致命的缺陷)。

    二、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系统

    总结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现况,笔者认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必须要用OOA的方法对政府业务进行分析,从问题域开始,重点是确定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领域,即政府的业务范围,通过对问题域中的领域对象进行抽象和分析,不断发现领域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OOD的思想去设计和构造电子政务系统,才能建设出符合现实规律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化、电子化政府的要求。

    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运用OOA的方法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分析,认为,除了政务活动本身(这是以往电子政务研究和实践主要的关注点),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务活动的参与者,二是政务活动涉及到的政府资源。不断探索和加强对活动、资源、人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才是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概念,即是在对上述三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得出来的,其主要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用任务提供政务活动的统一抽象

    在长期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实践以及与客户持续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务活动往往是事务性的,而且这种事务性是符合政府规则和流程规范的,这些各种各样事务的集合,构成了政务活动的主体。

    实际的政务活动纷繁复杂,要建立这种公共模型,必须有一种统一的模型来描述,这是解决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纳了任务的概念来描述政务活动。任务的概念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工作、事宜的概念有相似之处,所有政务活动的过程都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任务是为完成一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以公文收发为例,发送公文是一项独立的活动,在实际系统中,要完成公文发送,通常要按照起草公文、部门领导审核、上级领导审核、校对、文印、分发等多个小的步骤,我们将这些小的步骤就定义为“任务”,显然,任务是政务活动事务性的最形象的描述。

    2、把资源纳入到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是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活动实际上是伴随着资源在不同任务之间使用、调度的过程。

    资源包括:资料、经费、场所、时间、计划、职能、权限、工具等。

    通常情况,一个任务受本单位或部门职能范围限制,并在工作计划内形成。生成任务时,应当充分配置该任务所需资源,如办文所需资源参考资料、依据文件、完成时间等,办会所需会议场所、文件、资料、交通工具、会议议程等,办事所需材料、交通工具、联系名单、经费等。这些任务有些是单位或部门职能规定的日常事务,有些是工作计划内的事宜,有些是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
 
    任务所需资源须动态管理,如添加、减少、变更、维护及评估,以满足任务配置需求。同样,这些资源也应被团队使用。

    将资源纳入到电子政务系统管辖的范围,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源的跟踪纪录,使资源使用和消耗都能够得到有效管理,真正做到“正确的人使用资源”、“资源正确的使用”。

    3、用任务实现组织和团队管理

    政务活动的事务往往是在特定的组织范围内发生的。任务被分解到每个团队成员,同时被明确了可执行的量化信息,包括任务的内容,任务评估和指标,任务目标和期限。任务模型涵盖了活动在不同成员之间的流转过程,通过活动把成员有效组织起来。按照政务活动的规律、规范,通过有效的,预先制定的任务的流程,通过合理的任务分工,保障了工作制度的正确施行,从而实现了对组织和团队的有效管理。

    4、协同和管理是任务模型的外延

    协同的目标是保证政务活动快速、有效开展。要为组织成员提供面对面的交流的手段,保障沟通无障碍,要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身临其境”。

    任务概念的最终目标是响应现代政府的需求,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规范政务流程,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增强回应公众呼声和社会需求能力,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的三个重点,概括起来就是基础、集成、协同。

    基础,即信息交换引擎、操作人员管理、任务中心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公务事件监控、链接接口标准。

    集成,即将所有与政务活动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按功能栏目划分和接口链接标准,无缝隙地集成到本平台上。

    协同,即把整个政务活动的精髓(协商、合作、程序)和交流手段(即时通信、提醒,文件共享、更新,资料推送、同步,项目管理、跟踪,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任务驱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

    1、工作流

    任务作为政务活动的最小单位,单独使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多个任务为完成特定的事务而组织在一起,才能构成并满足实际的业务需求、从而达到特定的目标。任务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任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最普通的关系包括串行和并行关系,比如,A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完成B任务,则A任务和B任务之间就是串行的关系;A任务完成之后,可以同时开始B任务和C任务,则B任务和C任务就是并行的关系;简单的串行和并行关系也可以嵌套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关系;除了以上这些,任务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比如,不同领导可以分管不同的业务,当有任务提交上来后,将会根据任务中包含的业务参数自动交付不同的岗位处理。

    工作流管理系统则提供了解决上述任务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它是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是构建政府内部统一的协同工作环境的支撑。

    工作流技术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面向的是企业中规则简单的、变化较少且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如企业中的请假、报账,还有企业订单系统等等。政府业务相比较企业,则要更复杂,自由度更高。公文处理、行政审批就是其中的典型需求,这样的公务活动,往往涉及多个环节,涉及多个人员,而且同样的一个业务,在不同的部门,不同单位又可能会产生变化;而且,政府部门人员变化、升迁都较为频繁,要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流传,传统的工作流技术难以适应。

    为了避免“重新发明轮子”,可以使用传统的工作流技术作为底层支持,构成了稳定的核心业务引擎。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流系统进行扩充:扩充工作流的功能,使工作流引擎支持复杂的政府业务,包括对串行流程、并行流程、混合流程的支持,对流程分解、自动计算节点的支持;丰富工作流环节的内容,使每个环节包含更多的属性,并且将岗位和工作流环节结合起来,提供工作流自动化的有效手段;为工作流增加了表单支持;提供良好的表单定义、流程定义工具和流程部署功能。

    2、资源

    政务活动真正贯穿的,除了最主要的活动流(或事务流),其次就是资源流。政务活动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源(如资料、经费、场所、时间、计划、职能、权限等等)的流动过程。资源的表征,类似经费、场地等等都是可以量化的实体,容易进行抽象。而像职能、权限这些资源,难以进行抽象和描述,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难以抽象,这是任务驱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下一步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管理

    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功能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绩效考核。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系统引入了工作流,通过其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政务活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已经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转换成了工作流的数据,这样,每个公务员所完成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对资源的调试情况,都保存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支持和实现公务员绩效考核。二是监控和监管。当前,随着政务活动公开化、透明化,建设服务型政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近年来对审批监管、电子监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要能够应对这些新的需求。任务驱动的电子政务系统,是支持这些新的需求的,因为政务活动的情况都已经记录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所有公务员进行的活动,对资源的调度过程等,都有据可查,可以通过向外提供相应的接口,以支持内部或者外部系统对于监控和监管的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府管理职能,支持政务信息的知识和发现过程,要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挖掘保存的不同层次的信息,发现隐含的一些政府管理和服务规律,有助于实现知识化政府。

    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的概念,打破了过去“OA”的概念,紧贴“电子政务就是政务活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理念,抓住“集成、简捷、协同”要点,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手段,体现“安全、实用、有效”的特点。要建立实际的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系统,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适合政务活动规律的工作流系统,相比较于企业应用,政务活动更加灵活、也更复杂,必须借鉴面向企业的工作流系统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政府特色的流程管理系统。二是要解决政府资源的描述模型问题,这是任务驱动型电子政务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工作。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