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15:02:27 来源:CIO时代网
中创软件推出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创软件Infor系列中间件技术,结合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需求而推出的,使得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基础数据共享,让基础数据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使得政府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该方案主要实现:
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数据的安全、可靠交换和共享,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保持各部门基础数据的一致;
实现数据的即时整合,并对全局数据进行灵活的多维度分析和多样式展示,为管理层监控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有限公司与联盟伙伴精诚合作,深入分析各级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现状,并综合考虑未来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在大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应用集成和应用平台中间件成功地构建了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框架。该平台主要包括:可扩展的数据交换平台、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平台、统一的应用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快捷、便利地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例如财政、地税、国税、经贸、工商、人行、统计等系统;数据中心平台可以保证基础数据和综合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在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仓库;统一应用平台基于J2EE的多层B/S架构,并集成了业务门户、单点登录、报表和数据分析服务,为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经济、可靠和高性能的基础设施。该解决方案能更有效地提升政府部门形象,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详实数据和可靠依据。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可对分布在不同部门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分析,并将其统一展示。系统包含对各部门数据的综合查询分析、报表生成及发布功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分析界面,使领导能够直观的了解全局和综合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划分为部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应用平台和系统管理平台等五个部分。目前政府各部门现有系统包括:财政、地税、国税、经贸、工商、人行、统计等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将现有的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价值的数据整合到数据中心,在整合过程中要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过滤、安全传输,并在数据中心构建完整的基础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仓库;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的应用平台,该平台集成企业业务门户功能,实现用户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管理维护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主要功能有系统的配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证书管理、传输管理和日志审计等。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应用部分包括:综合查询分析和内容管理。
综合查询分析支撑平台包含对各部门财税数据的综合查询分析、报表生成及发布等分析功能,主要涉及到财政分析、税收分析、资金使用分析、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统计分析等,同时能满足各业务部门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如:
通过对采集的国税、地税部门的税收征收入库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对比,得出各纳税企业全部税收或某一税种当年本期与上年同期的增减变化数额,汇总整合出各纳税企业完整的税收上缴情况信息。
通过对采集的国税、地税部门的企业纳税申报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得出某一企业某一税种当年本期与上年同期实现税收增减变化情况信息。
通过对采集的国税、地税部门的税务登记信息、工商部门的工商登记信息、质监部门的机构编码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完整的纳税企业登记信息资料。
内容管理平台具有栏目管理、内容管理、发布管理、模板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等完善的门户功能,能够支持网站设计、模板制作、内容录入与内容发布等完整工作流程,并提供全文检索功能。内容管理平台主要用于解决展现网站的采编发管理、信息检索、内容扩充,它将通用与个性化统一、安全与开放相统一,使用便捷高效,安装配置简单,并支持多种平台,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中创软件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技术体系架构,它由政府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和统一应用平台组成。
在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中,涉及财政、工商、质监、地税、国税、人行、经贸、统计等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整合。这些数据都存放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库上,出于安全性考虑,往往不能直接共享。
为了保证系统建设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本方案引入了基于EAI的数据交换平台。EAI的核心提供了一个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代理中间件,支持消息路由与集群,能够轻松灵活地实现全网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由各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和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组成。
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由各部门系统管理员统一负责,从而保证部门内部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了数据发布的源适配器,实现数据的抽取、转换、过滤和发布等功能,并支持数据的定时发布或实时发布等策略。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和中心交换平台可配置为集群,数据将先发布到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再正确地传送到中心数据交换平台。该模式称为“集群模式”。
也可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上安装一个数据库,作为交换数据库使用。通过部署数据复制适配器,实现共享数据从部门业务系统到交换数据库的数据转移任务。数据复制适配器可配成定时导入或实时导入,并支持数据的增量抽取或同步更新等多种模式。然后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数据发布源适配器,实现定时或实时的数据发布,将数据进一步发布到中心数据交换平台。该模式称为“交换数据库模式”。
在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数据订阅目的适配器,订阅来自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并存贮到数据中心数据库中(ODS,可操作数据存贮)。
至此,部门业务系统的可共享数据,就可以定时或实时集成到中心数据库中,形成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库。反之,也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根据访问权限要求,按主题发布给政府各部门。
部门和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上部署的各种适配器,可通过可视化建模工具组装和配置完成。通过可视化的适配器组装技术,能适应各种异构的数据库,并针对各业务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的不同需求,通过数据抽取策略以及过滤、转换、发布或订阅的业务规则,轻松实现各类应用适配器。适配器模型在部署和运行后,就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用户无需编程,只需关注于业务自身,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系统质量。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地修改适配器属性,轻松应对需求变化。
各业务部门之间交换和共享的数据往往是重要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数据,需要集中存储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可与业务系统明细数据同步的可操作数据存贮,即通过保存准实时集成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等综合处理,建立财经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中心。
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综合财政、工商、质监、地税、国税、人行、经贸、统计等多个部门的有价值信息,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市场监管、辅助决策等各类服务,以及为各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基于数据中心构建的统一应用平台,能为最终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直观、统一和集成化的应用界面,同时方便用户的接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定制。
对于系统建设来说,灵活的管理维护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方案中,涉及到数据库管理、数据交换平台管理和应用系统管理等多个层次的管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不但能保障应用系统本身的快速展示,也可以便捷的把应用层的策略映射到数据库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策略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而安全管理则贯穿于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和统一应用平台。部门业务系统的安全权限由业务系统向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的适配器有限开放,而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由部门的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管理;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的适配器需要经过授权才能访问部门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向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发布或订阅数据,也必须通过交换平台的授权和认证;统一应用平台要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也要通过数据中心平台的授权和认证;用户进入应用系统也需要经过统一的授权和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只能访问授权的应用服务。故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安全管理是严密和可靠的。
1、高效、易用、可扩展的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的核心是应用集成中间件InforEAI,它遵循OMG的CORBA、EAI和EDOC等标准规范,并采用XML用于消息和数据表示、数据和构件建模以及系统配置,为应用集成提供了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图形化构件拖放、编排和配置,就可以实现各部门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同步,快速构建新的政务应用。所有的数据交换整合过程可以在统一的图形界面下完成,不需要用户编写一行代码,既快速又直观。
2、直观、多模式的分析展现手段
综合查询分析支撑平台可以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综合查询分析、报表生成及发布等功能,能进行多维度、全方位信息挖掘和分析,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和发展分析。
现状分析包括:80/20集合分析、绝对值分布分析、比重分析、异常值分析、中心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80/20区间分析、Top N分析、强度分析、平衡性分析等。
3、发展分析主要包括:基比分析、环比分析、增长率分析等。
信息展示方式包括:线性趋势图、柱状图、饼状图、水平柱状图、区域图、散点分布图、金字塔图、仪表盘图等。
4、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和应用平台
在进行应用系统建设时,安全管理始终是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各部门业务系统需要交换和共享的财经数据和基础数据,透过物理隔离网闸将数据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或从数据交换平台订阅共享数据,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平台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业务系统的安全。在系统各个层面上的数据访问、数据发布和订阅,都需要数据交换平台的统一授权,这样既可以防止不相关的数据在数据交换平台上的发布,造成平台负担,影响系统效率和安全,又能保证订阅者只接收自己关心的主题,过滤掉垃圾信息,防止消息被不该接收的人接收。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