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武汉公安信息化驶入快速道

2010-11-17 10:18:33  来源:人民公安报

摘要:武汉市公安局以情报平台、警务综合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和警用地理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工作流程、信息资源和可视化应用。
关键词: 公安信息化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认真贯彻公安部“金盾工程”的统一部署,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原则,在科学谋划、框架建设、特色创建、实战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发挥信息化牵动全局的引擎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延伸至决策应用、实战应用、管理应用和服务应用等方方面面。“大情报”系统实现部、省、市、区24小时联动,发布红色预警信息5万余条;民警“早阅、日采、晚录”,常态化的应用习惯逐步养成。今年以来,通过信息平台比中各类工作对象8.5万名,协助抓获在逃人员3200人,同比增加20%%;通过信息研判破获各类案件158宗962起,受到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科学谋划信息化三步上台阶

  武汉市公安局积极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公安信息化工作,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此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市长阮成发多次到市公安局视察指导,提出“理念先进、国内一流,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整合资源、大胆创新”的公安信息化目标。武汉市公安局边学习、边查摆、边谋划,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2009年“重点突破”,2010年“深入推进”,2011年“全面提升”,构建公安信息化应用框架,着力解决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深度应用等问题,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市公安局拟定了武汉公安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瞄准全国先进水平,邀请两院院士等30余名专家参与顶层设计、论证,确保方案科学、先进、实用。初步构建起以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和综合查询系统(移动警务系统)为展现、查询工具,以警务综合平台、共享服务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等为基础数据支撑的信息化应用框架,并争取到市、区经费保障。近两年,市、区共投入信息化项目建设经费达12.7亿元。

  公安特色项目构建信息化框架体系

  武汉公安经过艰苦努力,一批有武汉公安特色的项目相继建设投入使用。一是实现“大情报”系统部、省、市联动。做到有平台、有队伍、有机制、有基础战法模型。二是开发应用警用地理信息平台。遵循公安部技术规范,完成警用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标准地址库和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建设;开发应用系统12个。其中,会同国土规划、房产等部门建立全市标准、惟一的地址信息库,实现“人房关联、人户关联”、全市一张图,已编制地址信息162万条。三是完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2011年,全市将建设监控摄像头25万个,其中市、区政府出资建设的监控摄像头2.5万个,实现联网共享。四是启动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安全边界接入平台,初步实现公安机关与政府其它部门、社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应用。五是完善警务综合平台。按照“省厅主导、统一部署,省市两级同步建设”的思路,依托主要公安业务,建立各警种日常办公办案工作平台。完成平台1.0、2.0和3.0版更新,启动平台本地化改造。六是完善综合查询系统。对29类公安业务信息和16类社会信息,提供多类比对、关联查询等扩展功能。七是开展移动警务系统试点。搭建与省厅互为备份的移动警务平台,正在巡警处、江汉分局等5个单位试点。八是扩展建设部分主要业务系统。如刑侦部门建立网上作战系统,户政部门建立流动人口出租信息管理系统,治安部门建立旅店业信息系统,网监部门建立网吧二代身份证认证系统。[page]

  建立标准、完整、鲜活的信息资源库

  武汉市公安局以情报平台、警务综合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和警用地理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工作流程、信息资源和可视化应用。一是规范“一套流程”。理清公安业务工作边界,整理警务综合平台31类、240个模块、648个功能,制定刑侦、治安、户政、巡逻等15项警务信息标准采集录入规范和工作流程。二是建立“一个库”。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全局信息资源,形成真正的数据中心库。公安内部单位无条件提供业务系统数据接口,打破信息壁垒;社会单位采取反恐协调、信息互换、有偿使用等形式进行联系沟通。已整合29类公安内部和水、电、国税、地税、房产、民政、质监、电信等16类社会信息6000万条。公安资源库数据总量达2.25亿条。三是整合“一张图”。通过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关联综合数据库信息,实现可视化应用。综合信息资源库日均更新信息88万条,其中1528家网吧实名登记系统使用率达98%,日均更新上网人员信息63万条;2518家旅店业住宿人员登记系统使用率达96%,日均更新信息4至5万条。与此同时,武汉警方依托信息平台,强力推进信息采集、案件办理、执法监督和绩效考核等综合应用。市局党委明确信息化是“三项建设”之首,是“一把手”工程,逢大会必讲,逢大事必研,逢下基层必看。市局主要领导每周召集警情和维稳研判工作例会。多次召开处分局主要领导会议,通过信息化以案讲析,提高各级“一把手”的应用意识。全局信息化推进会发言领导必须上机操作演示。此外加强典型引路,制发典型案例4期125个。编写视频侦查、空间轨迹分析、串并关联等应用技战法18篇。培养信息化示范所队56个、典型个人166人。抓两头带中间,定期召开推进会,学习交流经验。对后进单位,实行通报、督办、约谈,大会作表态发言。明确办理各类证件、盘查嫌疑人员、查证物品车辆、排查案件线索、开展串并侦察、有协作请求、社区人口调查、行业单位列管等“八个必上网”。严格执行各类案件网上流转规范,以平台中生成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为抓手,通过网上审核、网上检查、网上考评,促进全警养成网上办案的应用习惯。

  信息化建设力促公安业务工作开展

  武汉公安信息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两万公安民警积极运用公安信息化指导公安工作。一是提高了重大案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情报平台、警务综合平台、“三方通话”、视频调度等应用集成,大大缩短了领导与民警的时空距离,使扁平化、一体化指挥成为现实。2009年以来,仅市局指挥中心依托“三方通话”调度平台,通过扁平化指挥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10名。二是提高了侦查破案效能。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在侦查破案中主打科技战、信息战和合成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命案破案率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三是提高了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信息导侦,传统的侦查手段和破案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四是提高了社会面防控能力。为加强社会面控制,打击街头现行犯罪,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建立1.5万名全国“飞车抢夺”前科人员信息资源库,及时通过情报平台进行信息比对、筛查,侦查部门联动,提高了打击效率。2009年,全市“飞车抢夺”破案率达61%%,今年以来破案率为67.9%%。五是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近年来,市局通过信息化促进了基层基础工作落实,提升了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特别是今年推进“两个实有”全覆盖工作,全市共采集实有房屋信息311.5万余套,入户核对实有人口信息863.7万人,录入房屋225万套,实有人口381.9万人,实现“地上图、房落地、人进屋”。信息化工作还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和队伍管理正规化,现在所有案件都在网上流转,所有考核都依托网上进行,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

  信息化建设与警务机制改革齐头并进

  武汉市公安局将信息化建设与警务机制改革优化同步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推行社会面巡控力量一级接处警,健全和完善以110为龙头、社会面警力为依托的快速反应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每周研判机制。建立市、分局、派出所警情研判机构,坚持重大事件研判座席制和每周会商制度,对重大事件及时预警,超前部署稳控处置措施。对一般警情实时监测、分析、比对,及时调整警力部署。三是建立健全破案追逃机制。深入开展“网上作战”,加强技战法研究,通过打好科技战、信息战和合成战,打破地域、警种间的界限,推进侦查方式转变创新,丰富发展破案追逃机制。四是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机制。将信息化纳入轮训轮值,建立培训制度。实行基础工作与信息化目标捆绑考核,重点考核各单位采集信息总量、存在差错信息的数量、发挥作用信息数量和被倒查发现遗漏信息数量。将信息化考核与绩效奖惩、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五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郑道利工作室和信息化工作室,定向招收、培养年轻专业技术民警,增强二次开发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保障水平。新建光纤1.5万芯公里,全局光纤达2.3万芯公里,在15个重要节点形成“星+环”。市局到分局网络带宽由千兆升至万兆,中心城区基层所队由百兆升至千兆。34个业务处、分局及225个基层所队开通视频会议系统。全局联入公安网计算机达1.68万台,民警拥有率达86%。建设无线通信基站16个,无线信号实现全市覆盖,配备集群和常规电台1.31万部,一线民警配备率达85%。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