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8 09:35:25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的建设,不仅成为了浙江省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而且更让浙江省政府自豪的是,“浙江省只花了2000万元,而省政府在建设中一分钱没花。”
建设电子政务网,政府不用投入资金。这让谁听了,谁都会感到惊讶,甚至是不敢相信。
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上千亿元的资金。
殊不知,哪级政府为当地的政务网建设,也得投上它个数千万元的资金?即便如此,对于建设一套完善的、能够开展对社会服务的电子政务网络,几千万元的资金,有时也是杯水车薪。
可是,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的建设,不仅成为了浙江省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而且更让浙江省政府自豪的是,“浙江省只花了2000万元,而省政府在建设中一分钱没花。”其中的奥妙何在?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主任陈新忠道出了“个中”:“我们采用的模式是,由省电信公司出资建设这个平台,投入使用1年后,省政府再以年租费的形式返还。用5年的时间返还,这在全国可能还是尚属首例。”
找到了依据,明确了方向
浙江省的网络建设起步,算是比较早的。从1995年开始,浙江省用了2年的时间建成了一个有2兆的通过拨号上网的“省政府政务资源专网”,到市内的各厅局的速度是256K,其他单位也是以拨号方式连接。
省委在1998年开始,利用广电系统的2兆中继线进行连接;到了1999年,省人大和省政协,利用已有的网络组建了政务资源专网。
到2000年以后,随着电子政务业务的逐步发展,浙江省的政务网络建设,也像其他省市的发展一样,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矛盾,莫过于带宽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使得视频、音频的数据应用无法展开。
其次是有限的网络资源,与只有一套政务网络之间的矛盾。政府只有一套网,但是互联网的需求是越来越迫切。政府对公众的信息发布也是越来越多,这时候一套网已经满足不了政府发展的需求了,为此这也成了当时如何发展浙江省电子政务的讨论热点。
2002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其中规划了“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第一点就是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明确提出了“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
这一规定,使处于“建设迷惘”之中的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设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通知》,成为浙江省建设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的指导性文件。
“这为我们提供了规划的依据。”陈新忠深有感触地表示,“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我们也深深地感觉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能否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网络技术能否与政务的应用有效融合,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方面,切实有效地支持政务应用的顺利开展”。
至此,浙江省在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上,明确了一个方向:建成一个连接省、市、县(区)三级政府,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法院等职能部门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的支持。[page]
“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意味着什么呢?
陈新忠认为,意味着“由省到市、到县,政府、政协、人大、党委四套班子和法院、检察院系统,最终也要全部联网,不允许各级各部门单独立项行动,不仅保证了网络制式的统一和安全,在管理和资金上,更是节约了很大一笔资金。”
浙江省电子政务外网拓扑结构图
明晰了需求,确定了模式
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原则指导下,浙江省开始对电子政务网络进行改造。
根据规划,政务网络将连接省、市、县(区)三级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法院职能部门的系统,以及因工作需要介入的企事业单位,涉密与非涉密的网络平台需要进行分隔,整体网络要能够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并具备密码、容灾等管理功能。
整个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由国家广域政务内网的接入网、省政务内网和省政务外网构成。
在规划中,三个网之间同样需要进行物理隔离,省外网和外网之间则实现逻辑隔离。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的办公专网,政务外网是业务部门的政务专网,凡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可接入外网。
政务外网设立国际互联网统一出口,介入外网的各单位通过统一出口访问国际互联网。各市的政务外网,也应分离设立国际互联网统一入口,方便日后的安全管理。各级同时接入内网、外网的单位,内部必须建立物理隔离的两套网络,并且在网络建好后,除特殊需求外,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纵向网络。
除了建设内容外,规划中还对各级部门的连接、网络维护和使用规范做了相应规定。到2005年,浙江省委机要局、省人大、省政协,将全部业务完全放到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省高法和高检网络与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高速互联。
在整个网络的管理上,规划中采取“统一建设、逐步接入、分级管理”的模式。IT层的网络由省政府和市级政府的网络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其他内容由电信运营商代理。而整个网络中的IP地址分配和域名规范,设备命名规矩,乃至最重要的安全规范,都由省政府统一发文指导。[page]
设备要安全、放心的
进行设备选型,是网络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一个难点。因为目前的网络设备生产企业,国内国外的比较多,可挑选的同类型产品也比较多,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较为严重。浙江省在网络建设中遇到的设备选型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其他省市在从事网络建设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然而,“在当初进行设备选型的时候,我们就确定要用国产设备,尤其是要用品质领先的国产设备。”陈新忠介绍说,“我们考察了很多兄弟省份的网络,还是不敢采用国外厂商的产品。”
“为什么呢?电子政务网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选用国外厂商,总觉得不摸底。”
“我们调查过,国内一流网络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性能与国外厂商没有区别,但是他的安全代码,对信息产业部是开放的,而且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这是让我们最为放心的一点。” 陈新忠如是说。
当然,选择国内网络设备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积极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据陈新忠说:“我们计算过,由于选用了华为3Com产品,比采用国外同类产品节约了一半资金,并且从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也是非常理想的。”
在了解到了浙江省建设网络的思路和要求后,华为3Com为整个政务网络系统,设计了两个物理隔离的网络:内网和外网,外网与Internet互联。内网基本上是利用原有数据设备实现,而网络的升级工程主要通过MSTP实现网络联通;外网则是网络工程建设的重点,主要采用新增数据设备实现。
电子政务数据主干网络,采用了IP Over SDH技术;省政府办公厅及信息中心的数据主干设备,采用了千兆位核心交换路由器;各地市数据主干设备,采用千兆交换路由器。杭州市内省政府各级单位,采用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方式接入,通过MSTP传输平台或电信帧中继网络,接入省中心核心交换路由器。
网络要合理、安全的
在综合考虑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效率、路由组织的高效合理和安全性等因素之后,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络采用了“星+环“的拓扑结构。整个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由三部分组成:省中心核心节点、地市核心节点和省中心用户接入节点。
以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为例。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部署了 Quidway NE80核心骨干路由器,来支撑全网核心的接入运转。NE80通过城域MSTP传输环和电信长途传输网,与11个地市核心节点高速交换路由器相连。在浙江省政府大院的66家单位里,部署了6台路由交换机,采用GE链路,通过MSTP传输环与核心相连。
在杭州市区47家厅局级单位的三层交换机,通过城域MSTP传输环上连核心网;市区39家次级单位的接入路由器,通过电信帧中继网络与核心相连;杭州市区88家单位、公司外网,则通过拨号网络连接核心。
整体网络选用了高端设备,如Quidway NE80核心骨干路由器、NE40通用交换路由器、S6500核心多业务交换机等,它们都采用高性能的网络处理器构建,关键部件如电源系统、路由处理板、交换网板、内部管理总线等,都支持冗余热备份方式工作,可以保证网络的不间断工作。同时,所有板件都支持热插拔,能够保证局部故障不会蔓延,从而可以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电子政务网络至关重要的是它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这一点,NE80和NE40路由器以及S6500交换机等设备,能够防止非法侵入和恶意报文攻击,对重要的路由协议也可以提供多种验证方法,支持2种用户鉴权模式,以防止对设备的非法配置。其次,网络采用MPLS VPN技术构建,做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区隔使用,从而保证了内部互访的安全性。
随着业务内容的增多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电子政务网必然还要考虑到需要进行扩容或升级。为此,在建设规划时,就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整体网络采用的设备端口密度高、扩容能力强,在不改变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只需要增加相应的接口模块,就能方便、简单地完成扩容。
具体而言,浙江省政务网采用了GE直连,当业务量增长以后,可以平滑过渡到2.5G链路,并建设RPR环网,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原有的投资。
内外网支撑着成百个系统
目前,运转在浙江省政务网上的有内部公文流转、信息共享等业务,也有财务、审计、工商、税务等对公操作,内外两个网支撑着成百个系统和网站的运转。
内网和外网的构建,为浙江省设立了统一的1000兆的互联网接口,目前已经接入浙江省11个地市和省级四套班子的近200个部门,形成了省、市、县(区)一级统一的体系,实现了浙江省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快速安全传递和资源共享。
下一步将陆续联通省内县级部门,并逐步实现视频、语音、数据“三网合一”——浙江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日趋完善。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