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电子政府的战略与实施模型研究

2010-11-24 11:12:55  来源:中国知识管理网

摘要: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各国及各地区建设电子政府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电子政府战略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府工程的成败。
关键词: 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

  1.电子政府战略

  电子政府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到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的问题,而且实施上的异常复杂性将导致实施中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之前,必然要求制定清晰、完整、符合电子政府发展规律、符合特定国情的电子政府战略和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各国及各地区建设电子政府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电子政府战略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府工程的成败。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电子政府的发展规划。例如英国政府发布《政府现代化白皮书》,提出建设电子政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加拿

  大政府发布《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法国政府发布《信息社会政府行动计划》;荷兰、意大利政府提出《电子政府行动计划》;日本政府发布《促进政府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纲要》等等。并且各国多以2005年作为计划完成的时间。

  一般说来,电子政府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 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远景。

  - 对政府改革和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回顾,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 对政府信息化状况及未来发展的调研结论。

  - 电子政府战略总体规划,包括未来要发展的主要内容(电子分组)、各子项目发展的关键事件和计划完成的时间。

  - 电子政府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缓解办法与方案。

  - 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结论,包括共同标准的制定、相关法律的配套、各项目的执行单位与协作单位等。

  在最新的美国2002年联邦政府电子政府战略研究报告中,联邦政府改革的目标被描述为:“政府需要改革它的运作,特别是在如何推动商业活动和更好地对待公众上。”与此相适应,美国电子政府改革有三个远景:以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官僚机构为中心的政府;以成果为导向的政府;基于市场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效率和革新的政府。

  美国电子政府战略进一步将发展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 政府和公众之间(G2C):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府服务。

  - 政府和企业之间(G2B):通过减少多余的信息申报减轻政府对商业的负担,同时推动电子商务通讯软件技术产业的发展。

  - 政府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G2G):便捷政府间联系,及时提供信息。

  - 政府机构内部(IEE):提高内部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成本和改进政府管理质量。促进知识管理、流程优化、财务管理等企业界最优经验在政府内的实践。

  在电子政府战略制定中,需要特别注重的是对前期的调研与内容规划。良好的战略设计都需要充分的调研。

  如前所述,英国政府每年都对世界电子政府进行评估,寻找本国电子政府的不足,同时专门组织市民团体评价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美国的电子政府战略报告中,也专门组织对政府部门的机构、业务及希望的模式,对市民和企业期望的战略调研,其所提出的计划发展的电子分组项目每一项都列出了该项目对政府的利益和对公众、企业的利益。

  完整的战略调研应该包括:

  - 对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研究。

  - 对政府部门现有组织形式和业务内容与运作模式的研究。

  - 对顾客(公众、企业、其他政府机构)需求的研究。

  - 对政府现行业务种类的电子化可行性与理想的电子政府业务模式及其优势进行分析。

  - 对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政府改革进行初步诊断。[page]

  战略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往往需耗用大量精力和时间,电子政府中技术导向的思想常常不重视这一过程。但是,实践证明,广泛、科学的战略调研是世界上优秀的电子政府工程的必要保证。

  在战略调研后,电子政府战略需要对实施项目进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包括四个方面:

  - 对业务进行电子分组(e-grouping)

  - 规划实现各电子分组的里程碑事件。

  - 规划完成各电子分组及各里程碑事件的时间安排。

  - 界定各电子分组的主要执行单位和支持单位。

  2.电子政府的推进模型

  在电子政府的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子政府的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实施和推进。是否选择了适宜的电子政府推进模型,将直接关系电子政府具体实施的成败,以及电子政府战略中制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下我们介绍了美国ACCENTURE公司、GARTNER咨询公司的实施模型,最后我们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府实施模型。

  2.1 ACCENTURE公司的电子政务实施模型,大构想、小起步、快发展模型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ACCENTURE公司(前身为美国安达信咨询公司)设计了一个标准的电子政府战略发展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电子政府的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

  - 构筑远景:要求构想要大。

  - SMART项目:要求起步要小。

  - 战略规划:要求发展要快。

  上述三个阶段揭示了电子政府发展的一般过程。首先,电子政府发展要设计清晰的远景,即电子政府要达到什么目标,未来的电子政府是什么,因为电子政府发展涉及到复杂的政府内部关系和政府与外部关系、技术发展问题、共同标准问题、法律问题等等,而且需要巨大的投资,因此先期的远景构筑对今后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能在今后的实施中去掉很多障碍,并减少资金的浪费。

  第二阶段要求起步要小,这里提到应该以SMART项目(简单的、可衡量的、可解释的、现实性和时效性的项目)作为战略实施的出发点,由于电子政府项目开始实施时人们对它的必要性还认识不够,实施必然要受到许多阻力,特别是公务员对变革的阻力常常导致了电子政府项目的失败。因此,电子政府项目发展不能够急于求成,而应从SMART项目开始起步,通过最有效的改进政府效率,方便公务员工作,方便公众,而又不引起政府剧烈变革的项目来启动整个工程,并为进一步深入的实施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发展速度会较慢,但在基础坚实后,第三阶段要求依据战略快速发展。此时需要政府采取重大的战略性步骤推动政府计划的进行。[page]

  2.2 GARTNER咨询公司的电子政府发展四阶段模型

  ACCENTURE公司的战略模型说明了一个整体的电子政府工程发展的标准过程,另一家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的模型中,将电子政府的项目发展设计为由易到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信息的网上存在阶段。在这一阶段下,企业和公众在网上可以查看政府信息,政府对工作程序的描述等内容,这样政府变得更加透明化并且改进了服务,政府间也可以沟通统计信息。

  第二阶段是单向为主的互动阶段。此时的信息流仍然以外部流向政府部门为主。公民和企业可以在线填报各种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和下载文件标准格式,以及通过电子邮箱来提出问题。政府也可以利用局域网(LANS),内联网(INTRANET)相互沟通和进行业务联系。

  第三阶段是具有双向互动功能的全面业务处理阶段。此时政府可以进行全面的网上办公,纳税、认证、投票、签证护照办理等业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政府部门间也可以实现网上公文流转。与前一阶段相比,此时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很高,相关技术的使用非常重要。

  第四阶段是变革、整合与创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业务和机构的整合,政府提供所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此时技术障碍已经基本解决,更需要的是政府对文化、业务过程、部门责任分工等做出重大调整,此后成本节约、顾客满意度和政府工作效率都会达到最高的水平。

  2.3 KM-eGov的电子政府实施模型

  基于对电子政府的长期关注与研究,以及对我国政府业务的了解,我们提出了侧重于电子政府实践中具体操作的KM-eGov实施模型,

  KM-eGov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 建立在对中国政府业务理解和对世界电子政府发展研究的基础上

  - 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开展电子政府建设

  - 以用户导向为指导原则

  - 以建设政府知识管理系统、一站式服务为应用重点

  以下我们简要列出了四个阶段中主要的工作内容:

  - 制定(调整)电子政府战略和总体规划

  *组建电子政府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电子政务现状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需求调研(用户需求调研、政府内部调研)

  *电子政府概念设计(规划研究、确定备选电子政府的重点工程)

  *多种方式、多角度进行规划论证(规划科学性、明确5年内电子政府重点工程)

  *对外发布电子政府规划(宣传、明确主要任务)

  - 明确当前(2~3年内)的工作重点、制定专项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确定工作优先级,明确近期的工作开展重点

  *清晰界定工作边界,任务分解、工程立项

  *明确任务责任方、选择工程实施方

  *由实施方提交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进行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认证

  - 启动、实施当前重点工程

  *责任方实施方共同组建工作实施组

  *全面启动专项工程

  *由责任方对专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双方密切配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汇报和阶段验收

  - 获得阶段性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总结

  *工程实施完成、工程验收

  *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试运行和调试

  *工作经验总结和宣传

  按照上诉四个步骤的顺利进行,即将完成一轮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的建设将上升到新的水平和阶段。然后根据这一轮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大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明确下一轮的工作重点,开始新一轮的建设。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