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3 09:08:15 来源:中国信息化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的战略意义
开展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其工作定位是全面评估摸清各地区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建立跟踪评价电子政务发展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套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估方式和方法,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引导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切实提高电子政务的实际成效。
从总体上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支撑电子政务发展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点核心业务系统为突破口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我国电子政务开始逐步从部门办公自动化、政府网站普及化,逐步转向深入应用,突出效能、全面支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阶段。
在新的阶段,电子政务发展需要重点解决应用和服务的三度问题,即广度、深度和整合度。广度即要大幅度提高政务业务网络化、数字化覆盖率,同时也要提高电子政务服务对象的使用率,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和企业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深度则是需要努力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全业务流程覆盖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以及公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整合度不仅需要提高在软硬件技术设施方面共享,统一业务平台建设,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要强调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一体化的安全防控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服务整合,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服务。
电子政务评估的核心指标框架
基于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的战略定位,从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水平和综合保障水平等三个方面评估信息技术应用对政务业务的整体支撑、优化和创新能力,从而整体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从建设与应用服务两个方面,划分为6个二级指标。业务覆盖度指部门核心业务中,已经实现网络化支撑的比例。业务支撑深度指的是已经实现网络化支撑运行的核心业务中,全部流程都实现网络化支撑的业务比例。业务系统整合度指部门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协同水平。政务目标支撑度指该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对其职能与政务目标实现的支撑程度,即按照优、良、中、差等级评定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是否达到预期政务目标。内部用户使用率则反映的是部门内部人员对业务系统的使用情况。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抽样统计,结果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用于反映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水平,包括5个二级指标。核心业务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可以通过业务数据库的覆盖比例来反映。信息采集与更新考察的是政务信息资源维护情况及更新的及时性。政府信息公开反映部门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情况、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的进展情况。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反映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情况。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反映部门信息资源面向社会的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是否有鼓励社会化增值利用的政策措施。
综合保障水平用于反映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两个方面划分为6个二级指标。应用基础环境包括人均电脑数、网络接入率和网络接入多样性等方面。信息安全保障考察各部门的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程度,以及技术设施的完备程度。电子政务发展规划考察的是地区是否有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部门是否制定了电子政务年度计划以及规划与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制度与标准指的是国家基本地区电子政务相关法规及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制度的建立情况。组织领导机制考察是否有明确的电子政务主管领导和相关机构、职责等,反映电子政务组织领导体制的完备情况。投入保障机制考察的是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的资金投入保障、人才队伍保障等。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反映的是被评价对象的属性和特征,而每项评估指标对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而言,其重要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反映评估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或评估指标在总分中所占比重的尺度就是权重,它是对于某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权重的确定预分配是评估指标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能否科学、合理的评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层级分析法是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一种重要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决策问题、适用于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评价问题层次化,把需评估的问题按评估目标、评估领域、评估指标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上一层元素对相邻下一层元素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然后通过求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得每一层的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再利用加权的方法递解归并,求出最低层评价指标相对于最高层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对最低层各元素进行优劣等级排序。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