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海原县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2011-11-18 16:07:44  来源:新华网

摘要:海原法院要建立的是从开始立案到案件归档的全程“信息化网络大厦”,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推行审判管理方式的新变革,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审判管理工作,促进法院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的运行。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化
    老法官杨志彪面带微笑的评查完了手中又一本厚厚的案卷材料,感慨地说:“第三季度的案件卷宗装订整齐,卷面统一而又干净,内容出错的地方较之往常下降了百分之六、七十,整体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评查案件七年来,这个季度最让我省心啊!”
   
    老法官的感慨不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也是对海原法院努力构建“审判流程信息化管理大厦”的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
   
    老办公楼里的新变化
   
    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海原法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至2010年底,依然采用传统的办案模式,而与此同时,全区各级法院已经进行法院系统三级网络建设近一年了。面对与其他法院的日渐拉开的差距,2010年年底,院党组果断决定:建立海原法院的现代化办公网络,实现全院全程网上办案!院党组书记、院长金勇强调,海原法院要建立的是一座从开始立案到案件归档的全程“信息化网络大厦”,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推行审判管理方式的新变革,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审判管理工作,促进法院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的运行。
   
    2010年12月,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海原法院正式试用。2010年12月15日,系统正式启用。为了使网络办案能更好的服务于审判工作,一年来,海原法院多次邀请紫光华宇的老师来院授课,并安排海原法院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到沙坡头区法院和贺兰县法院学习经验。在试用过程中,法官们提出了二十多项问题和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逐一进行解答和调整。
   
    今天你被“Cocall”了吗?
   
    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法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将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案件质效考核、日常管理、司法统计融为一体,实现了法院工作全程化、动态化、标准化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审监庭下设的审判管理办公室也会实时跟踪案件信息,一旦发现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便会及时通过内网的即时通讯工具“Cocall”,责令相应的责任人员立即处理、改正。
   
    案件流程管理实现了全程化。案件从立案开始,所有的卷宗信息都被录入到了网上办案系统,从立案-审理-结案-评查-归档每一个环节都清楚的记录在了网上,在这其中的任何环节,案件信息的增加,变更,网上都会留下痕迹,从而规范了法官的行为,分清了责任界限,也增强了法官的责任心。
   
    审判管理监督实现了全程动态化。目前,海原法院办理的所有案件,都实现了网上同步录入,实时形成了电子卷宗。从普通法官到院领导,拥有不同的查看权限,院长通过办案系统可以查看全院所有的案件材料以及每个案件的进展情况。同时,案件从立案开始,系统就自动计算审限,不受人为控制,这使得承办法官必须在审限内结案,否则,一旦超过审限,系统将自动锁定该案件,承办人需说明原因,向主管副院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报网络管理员解锁后才能继续办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审限管理和监督,海原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建立了超审限预警机制、解决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创建“三位一体”的超审限纠防机制:预警机制,是指对审理时间接近审限十日的案件,以督办通知书的方式,向承办案件的庭室和承办法官催办,以督促承办人及时审理案件。解决机制,是指在超审限预警的基础上,了解将要超审限的案件原因和困难,通过部门的协调和合作,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共同解决问题,使得将超审限案件在最短时间内审结。责任追究机制,是指对超审限情况定期通报和督促,对无法定理由超审限的审判人员予以处罚,并将超审限情况纳入考评体系,促使审判人员遵守审理期限。
   
    法官考核的规范化。由于法官的日常工作大多被系统实时记录下来,系统会根据考核的各项指标自动生成法官业绩数据,而业绩数据将会是法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法官的考核较为规范。
   
    新平台上的新跨越
   
    网络信息化管理从严规范了法官的行为,提高了办案质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今年1-9月份,在受理案件数量月平均增幅达到12.58%的情况下,结案率同比上升了近10%.
   
    网络信息化管理为海原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现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网络信息化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开创海原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新纪元。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gli188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