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10:44:55 来源:中国网
6月5日上午,《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2)》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书中介绍了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基本情况,肯定了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明显提高,总结出云计算模式成为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新模式,同时也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国产化率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电子政务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基本情况
近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网络支撑能力不断加强,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都建成了局域网,多数单位建设了本系统专用网络,重要业务信息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我国统一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省(区、市)组织开展了本地政务网络建设,近1/3的地方实现了省级六大系统一网络平台建设。政务外网的集约效应开始显现。到目前为止,政务外网纵向已连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11个市(地、州、盟)和1918个县(市、区、旗),地市级和区县级覆盖率分别达到93.4%和67.2% ,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连接部门最多,规模最大的政务公开网络。全国18个省市实现了县级全覆盖,北京、上海、江西、广东、贵州等省市的政务外网已经开始向乡一级延伸。此外,政府外网还连接了中央政务部门和相关单位78家,省及以下政务部门24400多家,接入终端50多万台。随着政务外网的建设的推进,一些部门开始将重要业务向统一外网平台上迁移。
总体来看,省和副省级市政府超过70%的部门建有数据库,地级市和县级政府超过一半的部门建有数据库,省市县各部门数据库业务覆盖率达70%以上;各级政府多数部门均实现了部分核心业务应用,除副省级市外(副省级市51.9%的直属部门实现了全部核心业务应用),少数部门实现了全部核心业务应用;省市约40%的部门建立了在局域网中使用的内网网站,省市县多数部门已采用网站群的模式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部门门户网站;省和副省级市多数部门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网上服务,地级市和县级提供服务的部门不到一半;省级政府约有一半的部门提供多于1/2的政府服务在线办理,副省级和市级政府部门提供的政府服务在线办理较少。根据对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的调查表明,省市级各直属部门人均超过一台电脑,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超过一半的单位设有机房,县级市直属部门接近一半(46.60%)设有机房;各省、副省级市和地级市政府超过一半以上的直属部门搭建了内部局域网,各级政府部门均采用物理隔离、逻辑隔离方式实现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与上下部门网络连接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多数采取统一的和物理隔离的方式进行连接;超过2/3的政府部门实现互联网直接连接到公务员桌面上;各级政府部门均配有较为足量的服务器,满足业务处理要求。
截至2012年4月,我国海关、税务、公安、审计、国土、金融监管等重点领域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近90%。部分部委,如公安部、科技部、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已达到100%,国家统计局主要业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已经达到82%。从总体来看,全部中央部委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约为50%左右。
(二)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子政务在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务部门主要业务领域推广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明显提高。2011年,进出口纳税企业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实现海关税费电子支付共计9100亿元,占海关税收总量的56%。“分类通关”系统已覆盖全国41个直属海关,改变了以往海关监管平均用力的状况,接单现场关员日均处理单量大幅下降。从2009年7月到2011年年底,全国海关将进口68.72%、出口60.17%的查验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重点审核货物 [5]。审计管理、现场审计、联网审计等建设工程已在中央本级和地方审计机关推广应用,提高了审计机关管理水平、计算机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效能。金审工程实现了审计署远程联网采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数据,为实施亚实时审计、以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多年度、跨部门的分析做好了充分准备。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建立了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企业、社会保障、资源环保、外资运用、经济责任和境外审计等10类专业审计的200多TB数据,有效支撑了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的动态审计监测、大数据处理和风险仿真预测。
[page] 各地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拓展社会公共管理内容,改进公共管理方式,并在人口管理、城市管理、基层社会管理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人口管理应用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化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据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约占80%,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12年7月,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达79%,34个省级区中有27个省实现了与国家流动人口子系统的对接,全国流动人口各类协查、通报信息的月交换量约100万条,信息反馈率、接收率达到80%以上。数字化城市管理创新了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从试点走向全国。截至2010年5月,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超过128个,全国36个大城市中有30个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
(三)云计算模式成为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新模式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效果为导向,推行“云计算服务优先”模式,制定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行动计划,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共同推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运行和服务。得益于云计算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及其灵活部署的特点,未来在电子政务领域政府将能以更少的软硬件投入,更针对性的服务,和更加规范统一的模式工作。云计算是电子政务变革的大好机遇,公众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优质服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刚刚兴起的云计算在发现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包括云服务的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在云应用方面的深入探索等。据了解,2013年2月20日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印发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国产化率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当前,尽管我国民族IT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信息系统使用国产软硬件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中国的电子政务的强大市场需求,培植了许多强大的国外IT企业,但在培植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企业和产品方面的实际推动力还不够。电子政务实践提升国内自主创新品牌影响力,但与国外差距仍不容乐观。国内信息服务业及企业竞争力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以国产数据库为例,多年来,国内数据库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被Oracle等国际巨头占领。经过十年的努力,国产数据库在电子政务等行业取得了突破。但由于国产数据库由于起步晚,在众多领域尤其是高端产品方面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抗衡。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电子政务相关自主信息技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不断壮大,但同时也面临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形成体系,高端数据库、芯片、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等不能自给,电子政务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安全无法保障。当前急需要从业务需求和建设重点入手,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整体设计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框架、产业布局和技术攻关方向,真正实现“政府先行”的战略部署。
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而开展的信息系统审计,其审计师资格的授予权仍被国外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的政务、经济、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审计则从信息系统底层和全方位进入,对系统承载的各类重要业务信息一览无余。信息系统审计师资格授予权被国外控制的局面,对我国信息安全产生重大的潜在威胁。为此,应当加快建立起适合我国情况的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和指南体系、人员培养、执业资格认定和授予、市场从业机制等信息系统审计体系。
(五)电子政务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加强
当前,地方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主要设置在经信委、发改委、办公厅(室)等,直属部门均有电子政务支撑机构。目前超过一半的地方政府将电子政务管理职能设在信息化推进处或信息处,具体的省份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26%的省级政府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设立了单独电子政务处或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处、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处,具体是北京、天津、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超过10%的省级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或明确电子政务管理职能,有3%的省级政府虽设有信息化推进司,但是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放在了当地的发改委。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管理机构,跨部门、跨地区、中央和地方间缺乏稳定的协调机制。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基本形成了由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信息中心构成政府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决策、协调和执行机制。但是这种模式在不同部门和地区的运行有所不同,取得的实际效果差异很大,由于没有形成上下统一的信息官制度,容易形成职权分散,缺乏权威。大部制改革后,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但是名称上有所不同,有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处室设置中,信息化相对处于弱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