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政府 > 正文

论坛对话:开放数据与移动应用

2013-06-27 10:24:57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电子政务》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张建辉先生主持了下午的论坛对话,论坛主题议题分别是开放数据与移动应用和新技术应用与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建设。
关键词: 开放数据 移动应用

    以“智慧城市与移动信息化”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3年6月2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各部委、各省市特邀嘉宾、CIO班学员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媒体代表200多人荟萃于此,就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热点讨论。


    《电子政务》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张建辉先生主持了下午的论坛对话,论坛主题议题分别是开放数据移动应用和新技术应用与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参与论坛对话的嘉宾有: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王芳女士、北京市朝阳政府信息中心主任黄晓辉先生、江西上饶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俊先生和安徽芜湖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主任承孝敏先生出席对话嘉宾参与了对话讨论,并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见解。以下为论坛演讲实录:

\

    张建辉:咱们今天的电子商务论坛进行了一天了,到了这会儿大家都非常辛苦了,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北大CIO培训班做的非常好,给我们国内的信息化领域从业同志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每年一届的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更是把我们电子政务进展的过程当中一些热点问题集中提出来,请了很高端的专家和我们在一线工作的同志们一起进行交流,这个方式非常好。那我们先请对话环节的几位嘉宾上台: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王芳教授、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信息中心的黄晓辉主任、江西上饶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俊、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总工程师承孝敏。


    我们今天论坛的一天过程当中,大家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和移动信息化的命题谈了很多,大家享受了非常丰盛的专业大餐。我们请上来的嘉宾既有王芳教授,还有信息化的几位同志,他们一定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心得要跟大家交流。我们的很多专家和院士,他们都是非常专业的,大家听到了他们发自肺腑的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我们的信息化将来怎么走、怎么建,在理念上给大家非常正确的导向。我听下来,智慧城市的词和来历,我们也不管它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汇产生了,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各个角度也给了它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而且各位专家也都说了,智慧城市这个事情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是在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的,这个我非常赞同。确实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我们现代信息化,电子商务原来是狭义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OA等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那么我们现在发现,到了今天我们的电子政务已经不是好多年前的理解涵义了,它不断的拓展、不断的交叉,和社会的信息化已经交织在一起了。我前些天看过一个材料,说智慧城市从技术的角度看有三个特点,一个是非常全面、透彻的感知,我们上午在听院士的报告里也讲了很多感知的问题,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感知。比如我们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对大气、水质、污染、交通、食品等等这种感知,我们想用来形容智慧城市非常全面的、非常透彻的,在几位嘉宾的阐述过程当中,一定会把这些理念给大家解出来。


    第二点叫做宽带泛在的互联,所以跟我们今天讲的主题移动信息化就产生了关联了。我们现在讲的网络,各种各样的网络,过去大家讲线,现在都讲没有线,体现出了宽带的带宽要足够,刚才有一些企业讲了很多理念,他们讲的理念非常好,在将来我们的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工作的基础,这些基础就是网络,带宽要足够,泛在无处不在。还有一个就是智能化融合的应用,这个就是在前面两个基础上,我们把很多的数据感知来了,收集了很多的数据,姑且叫做数据吧,通过宽带泛在的网络把它传输到一个地方,收集起来之后传输到一个地方,他是需要用的,这个体现出一种智能化的应用。我们现在讲大数据,数据要开放等等这些理念,这些理念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用这个数据,智慧城市有这样的特点。


    我们这个对话的主题,就是想请几位嘉宾讲一下开放数据与移动的应用,一个是新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我们想这两点跟我们刚才说的智慧城市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有三个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时间也非常紧张,我们现在就请几位专家围绕这两个主题,当然我们不限制主题,如果有精彩的观点,都可以给大家在这分享一下。我们请王教授先给大家讲一讲吧!


    王芳:谢谢张社长还有各位CIO,现在已经是下午了,谢谢大家还在这里。参加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学习,一各方面是听到一线的电子政务建设的CIO们,你们分享了各种经验,还有你们所遇到的问题。还有我也听到了很多企业的解决方案。听到这些解决方案我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确实很智慧。因为我们作为学者,比如我和我的团队非常关注的是应用的问题,尤其关注我们从公众的角度,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说近两年我们关注农民工的问题,他在这个信息社会当中的位置、应用。在这我刚才听到王安董事长说,你们讲到了对用户的体验的关心,我感到很欣慰,但是同时也有一个困惑,就是一方面我们企业的解决方案是如此的关注用户的体验,关注公众的价值,但是为什么我们所做的一些调查研究,人们发现我们的政府网站,或者说我们的一些服务不是那么很好的满足公众的需要,没有得到很多的公众使用,这也是我新产生的问题。以前我总觉得是我们的技术不过关,今天我觉得可能不是,这也正好迎合了早上一些专家提到的一些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机制是很重要的。


[page]    我主要还不是想讲这个问题,我想讲的是开放数据,从去年到今年,正好也在美国参加了一个电子政务的会议,前天刚刚从欧洲电子政务会议回来,感觉全世界的电子政务的CIO也好,还有学者们也好,都在讨论开放数据的问题。所以我想开放数据看起来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潮流,在欧盟几乎所有的国家要么已经建立,比如法国已经有72个部长建立一个工作组,他们的政策包括开放数据的协议,一些框架性的东西都已经出台。很多国家都在建立开放数据的网站,比如纽约去年年底的时候,参加纽约警察局的高端会议,他们也在讲,如何使得警察能够更好的为公众服务,也是在讲大数据的使用。各位都是一线的专家,可能对开放数据的定义是比较熟悉了,它实际上和我们开放政府,和我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和我们这些年的比如开源软件是相一致的。


    首先我们要体现一个公众价值,政府不是一场运动或者一场行政指令,我们就把所有的数据都开放了。你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应该进入公共领域的,哪些应该是为公众服务的,我们应该做这样的目录,弄清楚。比如我们的交通问题、天气问题、环境问题、医疗问题,还有我们可能大家很关心的政府透明的财政问题,这些可能是我们应该尽早的进入公众领域的。这个就是我们体现公共价值,实际上除了公共价值之外,我们政府部门还有自己的部门价值,或者说组织价值,这就是刚才很多解决方案都讲到的,移动办公、泛在办公这样的东西,这是我们政府内部的价值追求。


    还有像商业组织来说,他其实是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用数据获得利益,而是用数据为我们的用户、商业客户获得价值,从而来创造价值,所以我想开放数据创造的是价值。那么未来我们就需要考虑数据向谁开放,为谁开放,在什么时间开放,如何开放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盲目的开放,我觉得我们最关心的,我们可以很及时的开放完整的数据,开放比较原始的数据,像美国一些部门协议里面讲,他们开放的数据并不保证数据的质量,但是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数据的真实性。我们说的为谁开放?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我很幸运看到一些欧盟国家,比如像荷兰他们就在讲为谁开放非常重要,数据开放不是简单的开放了就不管了,那么实际上及时的让那些最有可能从那些数据当中获得价值的机构部门,或者是个人知晓,从而使得他们在有限的价值时间之内,创造价值、产生价值,他们认为开放数据应该为社会创新服务的,应该创造社会价值。


    所以我想为谁开放这一点是我们特别关注的,这还是与我一开始关注用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确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数据对所有人都有用的,那我们就要知道我们的数据主要客户是谁,我们应该让他尽快的去创造价值。还有一个就是如何开放,刚才有几位专家也讲到了如何开放,因为大数据大家的概念就是在数据库里,实际上现在的开放主要是一个网站开放,大家都知道了,各国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在建立一个类似的数据网站,他们把这个数据以网页的形式开放,这样就使得我们移动使用方便了,不再是数据库里面存取。再一个就是数据的关联性,现在大家也知道关联数据是需要通过与ORI相互关联,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方便读取数据。


    还有一个是2.0的理念,开放数据的效果,我是CIO,我回去赶快要开放数据,想想我有什么数据,我要建目录,我要开放。但是有一些虽然涉及公共数据,也许未必由政府来提供。比如纽约的一个妇女,她自己创建了一个关于这个城市的公共厕所的数据库,然后她上传到了网站上去,她就是为了解决那些像她一样膀胱有问题的人,比如在城市里面随时要找厕所上的人,可以随时找到,这就是一种便民的服务。所以我觉得数据的主体,应该是2.0的思想。


    最后我想这个数据还要长远的来讲,今天我们没提到,也许下一次论坛上我们就必须要面对的,就是我们数据的长期保存问题。因为我们发布一个信息是容易的,但是我们要保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甄别、鉴定哪些数据值得长期保存,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建立一个保存的机制,我们就需要进行网络的推导等等。原来数据是要花费很多成本的,的确如此,实际上现在各国开放数据的项目都是大量投资的,所以说现在有一些风险,比如说棱镜门事件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风险是政府对公民的隐私或者是其他信息的风险,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监督,对数据的保存等等。我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建辉:谢谢王教授,王教授刚才给大家讲了几个问题,政府数据开放。政府数据这个词我们可以给它更进一步的界定一下,就是狭义的政府和公共部门,而不见得是咱们说的政府机构。但是他干的这个事情是为我们这个社会提供很多公共性的服务。开放数据的问题在很多信息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了,而且做的非常具体。我们的杂志这一起就组织了这样的文章,欧盟的、美国的,还有做的比较好的英国的,澳大利亚的、新加坡的等等他们的这些做法,他们做法的共同点,这些数据怎么来的呢?是我们的政府包括社会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这些数据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他们就建议一个是政府做一个网站,所有的数据都在这个网站里面,所有的人都可以来看,你取一个数据都是免费的,不是收费的,而且没有很多限制。他们上这个数据的原则只有两条,一个是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损害,第二个是不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损害。他们还鼓励很多从事金融服务的公司,你们做服务,谁做的好政府给你奖励,免费给你提供数据你去做,做好了还有奖励。下面继续听专家给大家分享心得。


    黄晓辉:大家好,首先感谢北大CIO班给我这个机会,我是来自于北京市朝阳区信息网络中心,实际上我也做了一个准备,但是我想说一句话,第一次坐北大的舞台上,我觉得这个大厅里今天凝聚了很多智慧和思想,我觉得我坐在这往下边看,感觉对智慧城市来说,有一些阳光照射进来。


    我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科学发展、民生幸福,这是朝阳区从数字朝阳到智慧朝阳所设立的目标。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数字朝阳过去做的东西,和今天准备做智慧朝阳所做的事情。刚才讲的大数据和政府的关系特别好。最后想从一个北大CIO班学生的角度,讲一下如何用CIO战略思想来定位智慧城市


[page]    首先朝阳在5年的数字朝阳里,已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我们终端的越来越强大,我身上带了三个终端,手机、iPad和一个平板。由于有移动通信的网络和移动终端,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字应用,现在已经完全会聚到了手机当中了。这个是朝阳区政府移动门户2.0的版本,这里面像交通流量、人口管理、全区的市民监控,以及PM2.5数据等等,基本上反应了目前政府的城市管理、城市应急的主要内容,全通过移动互联网会聚到上面。


    我理解就是过去数字朝阳做好了,直接采用新的技术汇总。我们在做智慧朝阳行动纲要的时候,也确定了实际上政府不是在定义,说你做的多数字、多智慧,而是在于你政府再造和转型。我们在转型方面参考学习加拿大、新加坡,如何使管理型政府变成服务型政府,这个是我们想做3C政府,协同、交互、创新政府,还有做一个Data CHY,把一些政府的数据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产品提供给公众,这个尤其要说明的是,他不是一个简单的题目,而是通过把他生成为各种各样用途的公司,变成一个服务百姓的平台。这个中间还有很多过程,但是朝阳区已经在3C政府Data CHY数据开放方面,开始做整体的构想了。包括我们谈的人口库的数据,朝阳区有43个街心,对人口承载力都做了分析,包括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外籍人口是多少,城市人口是多少,对朝阳区是一个很好的分析,这应该是利于领导决策和各种经济发展的数据。


    同时,我们在局部地区,比如说CBD,通过CBD的楼宇管理,把他的地税、国税和一些相关的数据,通过加工以后,要做这个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的分析。这个实际上我说的这两方面,不光是一个简单的,而是有一个数据开放的概念的。朝阳过去到现在做的不多,但是智慧朝阳,我也得到了很多问题,我想按照一个北大CIO班的学生,用一个CIO的战略眼光看待我们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发展和现在的阶段,智慧应该怎么样?简单的说,我觉得我们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下一步我们应该面临的是绿色革命。就是我们需要使我们的城市有绿色工业,绿色数字生态,我们不是简单的做再一次的数字朝阳,而是在绿色革命时代的目标下,来做智慧化的工作。所以绿色化我们现在在做一些试点,准备进入社区,建立乡村的自行车道,爱出行爱自行车,十个世界都在做自行车,一条自行车道也是一条绿色的出行通道。但是同时它下面有光纤、网络,还有一条光电路智能通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云社区,可以做爱出行,但是我希望我们这些公司,我们整个的社会应该做一个第五隧道,除了海陆空和地下,一条靠光纤、靠绿色形成的,靠我们的虚拟空间技术形成的一个地理隧道。因为实际的问题大家已经想了很多了,现在我要超过一个城市,马上就要到达一个城市的时间花的更多的时候,如果这个城市堵死了,堵的一点不懂的时候,你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的驾驶技术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而我们通过绿色生态发展的手段来勾画的乡村,如何有更好的出行规划、交通规划、发展规划,把乡村作为物理间的平衡,做生态平衡、资源平衡。


    希望我们能有一条智慧的第五隧道,来穿透我们的城市,来使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农村、乡村,我说的是智慧乡村,来形成整个资源的平衡。老老实实说两句话,我在清华的时候唱过一首歌,那里有一句话“让思想乘着歌声的翅膀”,我改一下“飞吧,你和你的思想乘着智慧第五隧道”,希望三年以后,第十届的时候,我能在我的云社区,能够在张主编的主持下,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参加这样的讨论,谢谢!


    张建辉:谢谢黄主任!培训与学习,包括今天很多专家讲了智慧,给我们描述了非常好的篇章。智慧两个字一定是不断的演变的,但是一定是会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刚才黄主任讲的信息技术以外的东西也是跟这个有关系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如果说我们城市规划过程建设不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不能以民生为发展,技术再好,智能融合应用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张俊:我是江西省上饶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主任,原来叫信息化办公室。刚才王主任讲了一下国外的情况,黄主任讲了一下北京的情况。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在数据公开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来说一说。


    公开数据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希望我们的企业要想更好的应用模式,今天我听了邵总介绍的非常好,为什么呢?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2002年建立了四大基础数据库,但是目前为止除了北京、江苏等等一些发达地区做的比较好之外,大部分没有建起来。为什么?就是因为应用没跟上。我在做“十一五”建设规划的时候,做了,但是一直没建成。没有应用的话,数据公开、开放数据都是空谈,必须以应用为载体,希望各个公司把应用的模式想的更好一点。第二个开放数据必须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开放数据实质上是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刚才张社长说的,政府信息公开了,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公共服务单位,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后,就把这个增加进去了。


    那么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这些部门不太愿意公开这些数据,除了一些本单位的利益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这些数据该不该公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老是叫他们公开,他们老是不公开,用各种各样的理由。他们宁可不公开,也不要错误公开,因为他不公开最多受批评,但是错误公开一个受的就是处分。虽然这些工作是各级政府办公室来管的,但是下面的实际情况是他们对这个并不是很清楚,只是简单的谁公开谁负责,这句话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我公开我负责,我才不公开呢,我公开了我难以负起这个责任。这方面如果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不进一步深化,下面的开放数据可能就比较困难了。就是明确概念,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


    第三个开放数据必须放到政府的数据公开平台下,我们和很多运营商做了一些移动办公、移动缴费、移动执法等等,到各个部门去协商,去进行数据交换,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分散,因为数据都分散到各个部门,如果是有政府做信息交换平台以后,他们不需要到各个部门去,只要和政府交换平台沟通,连上就可以了。具体沟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商务方面的事情,像这方面的事情就不需要了。所以我讲开放数据就是这三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公共平台建设我有两种体会,一个是上午说的,顶层设计主要是放在做什么上了,怎么做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站在我们具体搞信息化的角度来讲,做哪些东西很重要,但是这个好确定。一般做什么是由领导来确定,领导站在民生的角度很好确定做一个什么项目,但是你要做一个平台,公共平台还是不容易理解的。因为公共平台不是直接和民生挂钩的,如果你在顶层设计,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就很困难。所以我在我们部门非常想看到顶层设计,最重要的原因是把公共平台放上去,一做顶层设计共享就凸显出来了。


    第二个就是公共平台的建设,我今天上午向嘉宾咨询了,公共平台到底建几个?为什么呢?我前不久参加工信部的一个培训,叫做电子公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培训,工信部已经对公共平台建设出台了一个政策,对公共平台建设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规范。那么我们陕西省已经成功的进行试点了,这个公共平台做好了以后,可以向各个应用部门提供从应用层以下各项的共享,什么机房、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还有安全设施,甚至可以提供应用的公共组件。如果把这个平台做起来,确确实实可以使我们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大大的减少重复建设。


[page]    所以我觉得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当中,公共平台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整个智慧城市的重复建设,也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共享、资源共享问题,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张建辉:我们谢谢张主任,张主任刚刚强调了我们政府信息公开要更积极深化,我们在座从事信息化的人都知道,在最近一些年当中,信息化最大的成果就是信息公开成果的发布。大家不要看这几个文字好像跟技术没有关系,他最根本的是转变了我们全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对观念上的一种重大的进步。随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触动我们的政府。这个说起来,我们政府数据的开放和使用,跟政府肯定是有关系的,也跟我们国家几千年传统行政文化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但是我想观念可以进一步更新,随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断的往前,我们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应用,会有各种的力量一定会促进他再往前走的。再请承总跟大家分享一下。


    承孝敏:我是来自安徽芜湖信息办的,从事信息化工作有22年历史了。还是想拜托一下主持人,我刚才想到了一个问题,是谁规定了主持人主持论坛要站着?我们嘉宾都坐着,我都不好意思了,开玩笑。其次还要说一句感谢的话,感谢会议的主办方,特别感谢姚乐老师,姚乐老师的名字很遗憾没有姓伯,他应该叫伯乐,我们不是千里马,但是姚老师是伯乐。今天到会的特别是到目前为止还在座的各位,我想应该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国家信息化不讲是脊梁吧,至少也是下一步的重要所在,说明大家心里在想这个事情。我要讲一个问题,谈一个观点,我认为数据的和整合共享利用是我们新一轮的信息产业浪潮形成的一个重要信息。我想谈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看一下现状,现状很简单,大家看到我们的分论坛讨论主题是“开放数据和移动信息化应用”,那么我们就拿移动信息化来看,现在的移动信息化就是两个典型的局面,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是我们在社会层面或者公众层面叫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在座的各位,谁还没有进入移动信息化的应用?另外一个层面是什么状况呢?那就是我们的政府层面,在那蠢蠢欲动,前面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政府蠢蠢欲动,我为什么拿这个词来形容呢?他想动,他不是不想动,但是到目前动起来的不多。从根本上动起来的不多,认识价值的深层次不够。


    大家再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想是这么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数据如何共享,因为我是这期CIO班的学员,也是第二次参加这个论坛,两年前我参加过一次,我觉得很有感触,很受教导,所以我特别乐意接受教育。那么数据怎么共享?大家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或者说我们的公共管理,在中国就叫政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第二个从我们各级政府信息化的人员来说,或者就说主管们,他们还没有找到,还没有办法去说服我们的领导,这个数据应该让我们共享,共享了会给我们整个政府的工作局面有怎样的变化,至少说我认为在我们国家,绝大部门的政府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主管人员是没有达到这个层次的,包括我在内。我有20多年的信息化工作经历,路漫漫,回头再给大家报告是怎样的痛苦的经历。


    第三个层面是什么呢?我们更多的政府领导没有看到这个数据开放和共享利用目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现状,没有看到它的更多的实际。那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所谓的CIO的角色,跟他去介绍、汇报的时候,他说为什么要共享?过去没有共享,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干,整个城市也在平稳的发展啊?这是现状。所以我想基于前面的两个现状,就是刚才我讲的,我认为这三点是我们目前在数据开放过程当中碰到种种难题的原因。


    接下来怎么办呢?接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因为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也稍微总结一下,我觉得也不难。22年的信息化工作,16年我们在苦苦的探索,我们不知道信息化干什么,中央下文件我们就执行,中央说做内网我们就做内网,中央说做外网我们就做外网,遵从什么文件,我们就遵从,这是过去干的事情。后面我们花了4年的时间开发领导层,形成共识。这两天的报告我特别的佩服,今天下午王安董事长在做报告的时候,我恨不得上来,你年龄一定比我小,但是你的经验肯定远远在我之上。我们邵总娓娓道来,他为什么离话筒远一点呢?酒香不怕巷子深,听的很真切,听懂了听明白了。一定要形成共识,第二个就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一些示范引领,这是什么概念呢?刚刚我们的张主任说到了,我们的企业应该考虑这些东西。说实在的,我们中国的安全企业,我个人看来走大今天,已经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和跟老外学技术,追他们的产品、模仿他们的产品,我们做的多累啊?到了今天终于发现了我们国内尤其是北京有了这么多的优秀企业,大家发现了事情的真谛,所谓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几个层面,就是大数据、云计算。那么我们跟领导说什么呢?把这个数据如果开放出来,我就能够给你提升政府的管理效力,第二个就是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当然,也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我们的目的是干什么?是支撑我们社会更多的一些实体,来全方位的提供服务。


    我们国家十八大提出服务型,从管控型的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轨,我个人是欢呼雀跃,但是媒体的解读我觉得偏了,我们的服务型政府不是让我们中国政府过去就抓着要做事,还是要做这些事。政府应该做引导,应该让社会参与,让市场运营,我们谈市场经济谈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问题存在。所以我们现在的政府依然还没有思考出来,政府的部门说我要做多少应用出来,我要为民服务什么什么的,我们在想这一定是政府将来发展的非正常的状态,他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引导我们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我想这才是有序的,也才是科学的,也才能更加做到人性化和精准。


    所以我想刚刚所说的话题,就借我们今天的会议讲坛跟大家报告一下这么多年工作当中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也就是说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国家信息产业都是跟外国人做技术,和用技术来做制造,到了今天我们有了资源的数据开放和资源的利用以后,包括我们跟老外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平起平坐,接下来是智慧。我们的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慧?什么样的城市才叫智慧城市?当然,有更多的专家今天都解答了,我就不再解答了。所以能够就这么一点思考,能不能引发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引发我们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张社长,我觉得给大家营造一个阵地,我们的电子杂志就是一个阵地,我们的CIO班就是一个阵地,还有一个移动信息化应用的联盟也是一个阵地,这个联盟要滚雪球,每一次要有阶段性的成熟应用和技术,向全国推广。我们中国的IT企业能够把控好中国自己的市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出去再制造,说实在的我们的市场太大了。当然,如果把中国的市场做好了,世界的市场我们就掌控了多少,大家比我清楚。所以期待着我们今天这个论坛之后,整个的中国建设更加理性、更加快速,谢谢!


    张建辉:谢谢承总,按照预定议程,我们看看哪位还有问题需要交流的?看来大家都累了,我就简单说两句。我们这一阶段讨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开放数据移动应用开放数据的问题几位嘉宾已经说了,我说一下我了解的情况。很多国家和地区他们做的经验来看,一个是政府有了这个理念、观念,然后基本上是立法,然后操作执行,然后他们就会用的很舒服,老百姓很高兴,政府心里也很舒服,就是这样的结果。至于移动应用的关系呢,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很多的用户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手段接收和发布一些服务的。再说第二个问题,公共平台建设的问题,刚才张主任讲了一点,工信部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几位负责的同事介绍,他们重点做的一件事,就是抓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什么这个事情要政府去抓呢?一个是因为中国的国情,第二个往往这样的事情只有政府牵头才能做的好,我们哪个企业牵头,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很多体制机制的因素。所以我们说新技术的应用没有问题,很多的IT企业,大家都有自己的金箍棒,但是我们这么多的孙悟空,大家要站在一个平台上,这样的资源提高效率,好处非常非常多。我想既然我们国家的主管部门下了决心在做,而且这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一定是最节约的做法,这个平台的建设很重要,大家在做也在推。


    我再讲一点,上午大家讨论的关于顶层设计的问题,从好几位专家语言表达来看,我觉得可能大家有误解,好像有专家说顶层设计没有必要,其实不是,我说说我的理解。顶层设计,姚乐老师最后做了一点解释,要我理解,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但是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是一个具体的项目,是无数多、无数多的大项目下的小项目。那么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在不同层级里面,顶层设计的做法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今天上午胡老师讲的很好,他说要区别开来,怎么区别开来呢?他说前些年我们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我们讲的顶层设计,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实际上是面对着小系统的设计。那么他的观念是不适于对于这种非常复杂的庞大的系统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于智慧城市来说,上午院士讲了,战略、过程等等,应该针对这些方面。


    今天论坛对话到此结束,时间正好,交给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