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9 10:51:45 来源:CIO时代网
2014年5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各政府部门的CIO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论坛由北大信息管理系和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和北达软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
安徽芜湖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承孝敏先生在下午的论坛上为大家带来了名为《政务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思考》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演讲实录:
安徽芜湖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 承孝敏
各位好,首先要感谢论坛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来学习。上午到现在我认真的聆听了每一位的发言,受益颇深。我还比较庆幸,为什么?昨天晚上我临时改了一下PPT,原先姚老师让我说说政务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我加了“思考”两个字,昨天晚上改的时候把理论层面几乎给去掉了。为什么?因为今天前面的各位领导、专家把里已经诠释的特别完整,并且把前一代电子政务、这一代电子政务、下一代电子政务都做了比较好的回顾和展望。北京市城管局的宋刚先生,我们过去有过交流,关于在智慧城市落地层面,大家做得确实好,北京也一直遥遥领先。接下来我给大家汇报一下,芜湖作为一个长江之畔的二线偏三线的城市,我们做了什么,都有哪些思考?我从这个角度向大家汇报。
首先谈一下我们云计算的理解,总体来说云技术不是最新的东西,是把资源得到最大化、最方便的利用,云计算就应该是这个概念。所以在座的各位,我想接下来还有更多领导坚持到现在的,都是中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精英。大家都带着共同目标,怎样做好电子政务,如何理性发展。
第一,我们过去听到很多领导、很多学者说,电子政务曾经经历过重建设、轻应用。我想,没有过去建设的冲动和实践,哪来今天应用的成果和新的需求呢。就是因为过去不知道不明白这个情况,所以过去大家都有这么一股热情去建设。反过来讲,这种历程实际上也是花钱买学费的过程。
第二,很多人批判,天罗地网和信息孤岛。今天早晨我们也有专家提到这点,也给了很好的证明。没有部门型的电子政务的起步,哪来现在的协同共享、创新驱动呢。电子政务的起步确确实实是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小的系统开始。过去OA办公系统,不是过去,今天还是这样。我们的企业到用户那去,今年你们要建电子政务的平台,从OA平台开始。OA平台现在也衍生了一些功能的增长,所以我们要做哪些。我们很少有企业和客户交流,我们作为城市级的政府的OA系统到底是怎样。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OA系统还是把原来政府工作流程给它电子化,更多的还是这样。当然我很欣喜的看到,刚才何主任讲到在海淀已经有这方面的思考。
芜湖正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把政府的OA理解成政府的ERP系统。所谓的ERP系统各位都理解,过去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企业比政府更加理性。这也是在IT行业工作20多年的一个深切的感受。我们换位思考,我们用企业ERP建设经历和应用现状来审视政府OA系统建设或者叫做政府ERP系统,芜湖已经正式立项,正在做,彻底打破OA系统仅仅就做一些电子功能,包括签到、资料归档这些层面的事情。把公务员、事业单位全程范围之内的所有的,我们叫拿着纳税人的工资的人员干嘛呢?就在一个平台里进行过程化、结果化的量化考核。这将带来政府管理层面的改变,就是政府的ERP.
第三,鸡肋系统。曾经那么多年我们建设那么多鸡肋系统,但如果没有呀呀学步的电子化系统,就没有互联高效的智慧化平台,何以谈智慧城市的建设?很抱歉,由于时间关系,这三个话题我不能展开来讲。
接下来我想简要报告一下,关于在做整合共享和协同应用方面经历的几个过程,实际上很简单。第一个阶段做的最浅层次的就是网络整合。网络整合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一直来说都有一个很准确统一的部署。有人说我们国家电子政务过去这么多年以来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地方也是各自为政,我很赞成这一说法,但是唯一在电子政务建设层面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网络建设。我们国家在从最早的党政专网开始一直到政务外网建设,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而且还有落实。我认为这是电子政务建设这块自上而下一盘棋的准确来讲不可多得或者说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这一点从上到下都贯彻下去。党政专网、政务外网基本上在绝大多数城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徽芜湖已经全部做到。我们是972个社区村委会,44个乡镇,29个街道办事处,一共是这么多的机构。
[page] 另外是平台整合,平台整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物理环境。各位都知道,现在所谓云计算中心实际上每个城市都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把原有分散在各个部门所谓的物理机房全部集中;分布在各个物理机中一系列应用系统平滑移植到信息化平台里,进行IT资源动态分配和共享,节约高效使用。这两个过程也会建设基础系统,基础系统对于智慧城市来说最基础系统之一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因为所有的应用几乎都是搭建在电子信息系统上。它也是展现的承载平台。还有一个是共享的GIS平台,我们在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业务信息决策支撑库已经做到了比较好的社会共享,产生了实际应用价值。之后我会跟各位分享一个案例。时间关系,刚才何主任洋洋洒洒把海淀那么多好的系统做了介绍,时间关系我就选择一个系统,实际上和海淀都有相呼应的地方。最后就是业务协同。业务协同第一个是横向联合,我们一个城市范围之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还有纵向的联动,更多城市都做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是很难的,所谓纵向联动我们作为芜湖来说今天做到了什么呢?我们把省级部门的业务系统和市级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了联动,也已经打通了一些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前两天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到芜湖,我们在座谈会上交流了这样一个思想,如果实现了省市联动,那么我们在想,从国家层面再到省级层面再到市级层面的联动还会遥远吗?过去真正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在于基层,也不在于国家的顶层设计,我认为今天在这个会场里面包括历届在这个会场里面的专家、领导、学者关于顶层设计和要求、资源整合共享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但是很难实现。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大家的认识逐渐趋同到了一定程度,我想这个壁垒自然会打破。因为有了今天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就是做IT人过去那么多年一直纠结的问题。有领导说,你们一点本事都没有,造那么多信息孤岛。我们说不是,技术上没有障碍,关键在哪?各个部门的利益驱使,这个壁垒在被逐渐打破。
网络整合走过三个阶段历程:2000-2010年基本是孤岛信息。没办法,包括我在内,我和我的团队也朦朦胧胧认识到这么建设没什么用。当时没有明确“孤岛型”这三个字,总觉得一个系统不建不行,因为有项目有课题。做完以后稍微冷静一点反思时,这个项目做了跟不做有什么区别吗,做了起到什么作用吗?发现原来起了一个作用,把天天纸质报表的东西现在用电脑来敲字了。如果不这样做有没有什么问题呢?一想也没有什么问题。到了2010-2012年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逐渐做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按照云架构做了一些按需服务。
案例分享。回过头我们再反思我前面所报告的这些,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最终实现什么目标?我们想,应用为王的政务云建设应用目标包括三个方面,我觉得现在政务领域大家的认识都已经趋同了,一是提高行政效能、二是降低行政成本、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大家看到,虽然我把提升服务水平写在第三条,实际上提升服务水平是所有电子政务信息化进行优化再造的唯一的终极目标。这里我想谈一个观点,我们一谈电子政务,马上更多的思维想到了政府管理怎样高效,怎样让管理更加的精准。我个人认为这不对的,我认为管理是一个手段、是一个载体、是一个抓手,我们的服务才是目标。我们试问一个问题,全国现在每年花在运维上的经费是多少?告诉各位,超过军费。我们政府做了那么多工作、花了那么多钱、有了那么多顶层设计,老百姓的满意度是否越来越高?不可否认,在更大层面上满意度越来越高,但是又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在涌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这都是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呢?我以芜湖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案例来做分析,实际上安全我们信息化的系统来说就是三个:服务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数据整合共享支撑体系建设。
第一,服务体系建设,一站通平台建设。最近我们对全市行政审批,面对个人和企业事项做了再次梳理,有729项,面对企业和面对公众的。面对公众的有278项,近300项。截止目前为止,芜湖通过一站通平台,也就是把计生、卫生、妇联等等融合在一起,同样有电子监察作为支撑。目前做进来的是229项,同时率先在全市范围之内,率先到什么程度?在全国率先还是在安徽省是率先,我可以肯定在安徽省是率先的,我们任何一个芜湖市居民到任何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到社区委、村委会,随便你,农村的到城市来可以,是全程通办户政业务。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公安有两大难题,第一公安系统网络是政法专网,公安系统国家列为绝密系统,怎么做呢?这是科技攻关的一个难题,现在已经破解,完全应用,已经拿到国家专利。
229个事项的效能怎么样呢?后面再说。所有的办事项,过去办一个证要跑多少趟,现在一两趟就可以了,一趟来了现场办结,所有的东西老百姓不要复印,电子扫描。如果当场不能办结,受理以后你回家去,等办结后通知你来取。这是真实的在农村地区的事情。兄弟俩办事,老大说:我找到了某局长,五天就把事办了。老二也办了同样的事,不认识什么局长,可是我找到信息化,当场就办了,这是真实的故事。我们也是普通老百姓,我们和真正劳苦大众不一样的是,还能打个电话找一个人,老百姓找谁啊?老百姓找我们,结果找到办事人员不理他,过两天拿着两条烟、两瓶酒去了,给他办了。所以老百姓骂声就来了,什么公务员,不收好处不办事。现在所有的老百姓和办理人员不见面,时间也有结点限制,一个证明有若干张,过去老百姓至少得跑一周,现在是什么概念?现场过去,早上出去下午就办好了,或者是第二天就给你办好。就这个时间结点,两天。这是真正的一个农村地区,右下角就是村委会的办公室,没有像刚才前面那样的办事大厅,就是一个办公室里,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
曾经我们做的时候,有很多街道领导提这样的反对意见,说你们搞信息化的就想当然,一个人在窗口能受理几百个事项,又能受理计生、还能受理房产、教育等等,是通才啊。信息化思维,现在把整个工作格局一定要做革命。我们通过八年的调研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整个所有办事项、每个系统的办事项,有固定流程,如果流程不能固定那就是人情化,那这个流程目前就是没有规范化,它就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一旦给予了规范,办一两个人他很快就会了。实践证明,我讲的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全市范围之内所有社区受理窗口工作人员都能够胜任。我刚刚来之前,我们市在办亲切服务窗口受理综合大赛,让社区工作者到一起来,来比一比谁把业务流程记得清楚、办得快。所以我们不能用纯信息化的思维考虑,我们要为各个部门提供工具、手段、平台和技术服务。更多的还要提供流程。
第二是“一户一网站”.有些领导批评IT人,喜欢把没有实现的事情说成现实。现在我们要用现实来讲现实。这是实名注册,我们目前是389万人,实际上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下是399万。这个数据肯定在我这,因为数据整合共享中心在这里,所有数据集中在这。这里面包括提供居家、办事、生活、出行,数据都在政府各个部门,我把它汇集过来。你只要通过家里某一个人一个身份证实名注册我全部推送。也很感激姚老师,上个月带我们到杭州,我收获很大,阿里支付宝接口和我们平台完全对接,同时我回来以后又谈了四家支付接口,在线缴纳包括公积金社保等。曾经有人说这个缴纳很危险,但现在单向数据传输技术完全成熟,在安全上没有问题。我们看看办事模块,在办事平台上能够办的事项我们现在逐步的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在家里实现足不出户办完事。我现在是完成了52家,为什么?因为每一项进来都要进行流程和接口再造,受制于技术。每一办事项从研究流程到做接口到调试,公测再上线是需要过程的。我为什么说老百姓足不出户呢?他在家里申请,办完以后证件寄到他家去。第三个部分是生活,家里面周边的衣食住行运动各类都提供给他。有人会说:淘宝提供的、拉手提供的,他们提供的比你多吗,不精准吗?我告诉你,有差异化。首先我们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最及时,比任何一个商业网站来的及时。怎么及时呢?因为我在全市范围之内,我有遍布在每一个300户到500户一个网格里面的网格员,专职的,还有若干个信息员,只要这家小店昨天是卖面条的,今天搞成小卖铺了,我立马就可以改掉。同样也可以取得工商登记的手续,如果是无照经营的店,工商部门没有数据,我们就会发派遣任务,你去这里看看,这家店无证经营。这就是政府悄无声息的管理,目的还是为了管理。所以衣食住行,加在这里面,我们的工商局、商务局有执法功能,如果在这个平台上投诉,有地沟油了、坑蒙拐骗了,当天或者第二天执法人员就上门了。
[page] 第三是社区支付通,我们把所有数据接入到每个社区。有人问这不是傻吗?现在都用移动互联网。但我们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我们考虑老人缴费、买飞机票、火车票、交社保和水电费,可以叫社区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卡给他代缴,然后大娘给他15块钱水费,下班了工作人员把这个钱给他存到公共卡上,这是有一个过程的,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信息化不能光顾着只有移动互联网达人,信息化应该是普惠型的,应该是信息惠民,要惠及到广大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少。
下面说一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起源于北京东城。但是很多城市在做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网格员到底是专职还是兼职。刚才说到海淀区6000个网格员,我不知道是专职还是兼职。一个人就是一个社工的待遇,6000多人这都是财政负担。怎么办?要有机制。网格员职责是什么?是无限责任还是给他限定一个有限责任?如果是无限责任,我敢断言这些网格员很快在不久的将来死掉,还有考核监督机制怎么办?这难道是信息化的事吗?不是。但是如果我们信息化政府CIO不研究、不参与研究这些东西,这个系统做起来就是一个垃圾,运转不起来。有人说我管闲事,交给其他人办,但是他不懂信息化流程,所以这就是新一代电子政务的发展和社会形势对CIO提出了新的要求,CIO必须是业务型、IT型。我们把全市范围内全部划成一个一个网格,全部覆盖。各位在思考一个问题,芜湖有没有搞数字城管呢?有。数字城管有一个外域网格的网格员,那这不就重复了吗?别着急,做IT特别是做CIO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要上来就动别人的奶酪,中国有一个传统的思维,他的一亩三分地你来耕,你只能说这个做完以后对你又怎样的促进作用和帮助,对方不会理解的。我们要有相互呼应这个效果,到了一定程度他就觉得,我没有必要再自己建系统了,整合在一起不就完了嘛,所以这是水到渠成。
消防网格化,当时消防支队提出来全市配备1800名消防网格员。后来发现弄不下去,他的一个网格比我的网格还大,一个消防网格含我们四五格,那么谁担任其中的网格员?我来当,你一个,他一个,我来管你们吗?你们不归我管,我也不多拿一份工资也不愿意管,于是这个事情做不下去。结果研究了半天,并轨建设。有什么好处呢?原来在全市范围内就1800个消防网格员,而现在并轨以后,给他放大将近三倍,机制上理顺了,事情又可以落实。所以很多东西水到渠成,不要着急,慢慢来。到时候子人会有聪明人,智慧在民间。所以网格化管理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一下。思路大家都是一样的,中国这么多年的研究,一个网格范围之内无外乎人、地、事、物、组织五大类的管理,这些都是做成三维网格,更加直观。三维网格系统不仅仅三维网格管理,还能辅助城市规划、招商引资、城市应急管理,因为所有的高度宽度都是真实比例可量测的。
网格员,他们是双休日工作,晚上上班,大概也就是6点到8点人家回来了,他才能上门去,所以很辛苦。这是网格员手持终端,目的就是一个工作工具。体系是通过社管统一平台,把人、户数据通过一站通服务平台报过去,综合受理、一站办结;后台审批、电子监察、减少层级、惠民利民。事件、部件、服务组织信息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以地管房、以房管人,实现部件全民社管。老百姓的城市大家一起管,我们的政府喜欢干一件事情,就是无限责任政府,一个小区老百姓不满意物业管理就不交物业费,垃圾没人清理了,这个时候政府马上买单,请清洁公司来打扫一新。老百姓多聪明啊,有人买单,下次继续不交。其实这些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而是政府养成老百姓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动员居民自治,所以通过微信客户端发布了这样的平台。
资源整合共享体系,这是幕后英雄。最终有一个决策支撑系统,信息化一开始要不要建这么多系统?就跟云计算资源分配一个道理。所以目前经过八年的努力已经共享了50个单位,3亿6千万条数据,共享库沉淀数据有2亿8千万条。所以我们芜湖有多少企业、多少人,多少老人、男人、女人、小孩可以问我。领导有账号,领导能看到全部,但是不能改。我觉得安全这件事情,首先我们既要讲安全,第二也不要把安全作为系统建设和推进的挡箭牌,当然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工作的机制在这里很简单。下面就是一级平台、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联动。这是整个办理事项。实际上很简单。
我有一个感触,IT工作人员特别是CIO很核心的就是把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如果CIO能把这点做好,我想是全天下最好的CIO.我们现在已经建成受理与办理分离的服务体系,等待受理,过去讲权限下放,四年以后我们发现没有这条法律,就不能闯。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改革,改革就要冒天下之大不违。难道都是这样吗?如果有巧妙的办法不是更好吗?于是乎就又了受理红颜色在前面,到了平台这一端通过服务端到区里、到市里,原来审批人员不动,只是有申请来了你就上线审批。但是我们同样把所有正在建设两个系统,一个是居民电子证件数据库、二是居民诚信系统,有了这两个支撑以后,老百姓办事不用等了,一张身份证走遍全市,也规避了老百姓的繁琐,小广告也会少很多。老百姓来一趟,如果当天办不完,等办好了物流送到家。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实际上减员增效的分析,原来办事窗口是8到10个,现在服务于10万人两到三个窗口,窗口减少人员也就减少,就是信息化带来的减员增效。但是我要郑重报告一下,因为信息化这些东西是一个马鞍型,第一个阶段要增员。现在一搞这个系统刚刚上线不能把原来人全部撤掉,就要增加八到十个人,这是上升阶段。如果受理成熟了,原有的窗口撤掉了,效率高了,又变成两到三个,领导到这个时候发现原来如此,是一个马鞍型过程。第二个增效,原先办理个证件一般是10到30天左右,我们现在当场就办好了,而且更多社区不用当线场了,您到了60岁,直接给你把老年证打出来送过去,到了70岁给你送红颜色的老年证加上公交免费乘车卡一并送过去。因为人的生命周期认证周期都在你这里,为什么还要让他过来拿身份证办理老年证呢?这是管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大家从执政理念、IT实施途径、资源整合的策略到业务协同的办法和技巧来思考,我相信CIO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也更加凸显姚老师所牵头倡导的北大CIO培训项目,会生根开花长成参天大树。谢谢!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