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Office2007停止更新别担心 360安全卫士护航办公安全

2017-11-17 10:44:01  来源:

摘要:近日,微软发布11月安全公告,修复了Office等软件的多个漏洞,其中包括可影响即将停止更新的Office2007版本软件的安全漏洞。
关键词: 360安全卫士
  近日,微软发布11月安全公告,修复了Office等软件的多个漏洞,其中包括可影响即将停止更新的Office2007版本软件的安全漏洞。Office办公软件用户量庞大,一直是不法分子攻击的重灾区,一旦停止更新,针对老版本Office用户的攻击行为将愈发猖狂,用户电脑也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不过,想要继续使用老版本的用户也不必担心,目前,360安全卫士除了第一时间推送微软安全补丁,帮助用户修复Office漏洞之外,还从Office漏洞攻击流程入手,打造了集入口监测、静态扫描、动态行为检测、云端查杀、热补丁响应为一体的五层全方位防御体系,为使用Office2007的用户有效抵御各类攻击,用户无需升级安全软件,就能获得全面的安全保障。
 
  Office2007停止更新,究竟会有哪些影响?
 
  2017年至今,黑客针对Office进行的0day攻击呈增长趋势。不法分子利用Office漏洞实施的恶意行为主要集中在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传播僵尸网络,扩散勒索病毒上。
 
  Office 0day漏洞是APT攻击中黑客远程入侵的利器,典型的攻击方式是将包含漏洞的文档伪装成正常文档,精心构造文件名,投递到用户邮箱并诱导其点击运行。Office漏洞就像精确制导的导弹,能够针对高价值的企事业单位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实现黑客蓄谋已久的“间谍”行为,偷窃核心资料、搜集重要情报。
 
  而Office漏洞曝光后,还会令黑产趁着用户没打补丁的空挡,发动以牟利为目的的僵尸网络或勒索病毒攻击。一方面是Office漏洞攻击日趋严峻的现状,一方面是国内近五成用户仍在使用老版本Office软件。在这种情况下,老版本停止更新后,用户将面临文档安全、隐私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巨大考验。
 
  面对Office漏洞攻击威胁,网民能做些什么?
 
  (1) 升级Office版本:为不影响用户使用,微软在停更声明中表示希望仍在使用Office 2007的用户升级至Office 2016、Office 365或者其他套件。
 
  (2) 保持360安全卫士常开:如果因某些原因无法升级Office新版本,可以下载并保持360安全卫士的开启,不仅能帮助老版本用户打好补丁,其五大防御策略更能全面免疫Office漏洞攻击。
 
  (3) 提防可疑文档:不要轻易打开陌生邮件附件、下载站链接以及社交平台传来的可疑文档,它们都可能是包裹攻击代码的重磅炸弹。
 
  (4) 禁用风险功能:“宏”、“DDE”是Office里可以使用的命令,经常被病毒利用,通常情况下,查看和编辑文档不需要启用这些功能。但如果不了解其巨大风险,一旦贸然启用,很可能被病毒趁虚而入。
 
  360五大防御策略,轻松剿灭Office安全风险!
 
  策略一:恶意文档入口监测
 
  360安全卫士防护中心独创6层入口防护,其中,“下载安全防护”、“U盘安全防护”能有效杜绝恶意Office文档通过联网及本地侵入,全面监测传输文件安全性,确保上网安全。
  策略二:静态扫描查杀
 
  Office漏洞攻击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钓鱼邮件,其携带恶意代码的邮件附件一般是一个木马下载器(比如脚本文件或宏病毒文件),360安全卫士独有的QEX引擎通过比对病毒库中恶意样本特征,能快速识别各类恶意脚本,强力清除Office宏病毒,在恶意代码执行前实现超前查杀。
  策略三:主动防御动态行为检测
 
  即便恶意文档执行起来,360主动防御体系也能够通过监测、比对病毒的可疑行为(如创建进程、篡改注册表等),及时阻断其进一步攻击,在病毒完成恶意行为前实时拦截查杀。
 
  策略四:云端查杀检测
 
  无论是静态扫描查杀,还是动态行为检测,依靠的都是庞大的云端病毒库黑名单。360云查杀的“非白即黑”策略辅以急速更新的病毒样本库,能在病毒跑起来之前抢先一招制敌。
 
  措施五:热补丁安全应急
 
  Office漏洞曝光后,经常会出现一段官方补丁的真空期,这段时间的就要依靠第三方安全软件接盘支持,提供暂时的补丁应急。360在热补丁推送上一直反应神速,前不久全球首家发现使用Office 0day漏洞(CVE-2017-11826)的新型攻击后,紧急升级热补丁,在官方补丁未发布前对该漏洞攻击进行了有效监测和防御。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