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智能家居新零售前景可期 助力行业服务落地

2019-03-25 10:34:22  来源:互联网

摘要:所谓新零售是指,
关键词: 智能家居
新零售赋能智能家居

所谓新零售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SSHT2019032201

自2016年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新零售正在不断被各个行业所吸收运用。智能家居行业也将新零售模式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目前的智能家居新零售主要以开体验店的模式为主要打开方式,通过线上推广、线下销售的模式,结合智能家居、传统家居卖场、大型商场、物流等行业的资源,产生新零售。

智能家居新零售体验店是趋势

智能家居市场正在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市场前景不言而喻,随着各大巨头企业的入局,行业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而智能家居自身存在的一些痛点往往限制其发展,尤其是在落地服务上,用户缺乏完善且真实产品体验,难以对产品产生正确认知。

SSHT2019032202

面对这些问题,智能家居企业也在不断打破原有的销售方式,不断探索智能家居产品在大众用户的快速落地新的商业模式,新零售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线上零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传统零售打得“落花流水”,但是目前线上零售的流量红利已经遭遇到了天花板,向上拓展空间难度大,而传统零售的获客成本并没有太大变化,新零售的模式能有效运用这两者的长处。

智能家居新零售体验店将线上零售和传统零售的优势相结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智能家居新零售体验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智能家居新零售重构人、货、场三维度

SSHT2019032203

智能家居新零售运用数据重塑了人、货、场这三个维度的价值,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者教育尚未完成,对于智能家居产品这一注重体验感的产品品类而言,线下体验店是很关键的一环,把智能家居产品以场景化、系统化的方式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可以切身体验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新零售体验店将各方资源进行整合,消费者在体验店经过场景化的使用体验后,如果有需要购买的话,只需要采用移动支付等方式支付,对于余下的流程,包括物流、安装、售后等一系列服务消费者则无需担忧,会有相应的专业服务进行解决。

智能家居企业纷纷试水新零售

随着智慧地产以及“楼盘精装修”政策的需求,智能家居在B端上的积极与房地产开放商、家装企业、渠道商开展合作,以系统工程项目的模式将智能家居产品间接落地家庭。在新零售模式的推动下,智能家居正在以零售的方式大规模入侵C端,新零售模式的优势开始显山露水,国内各巨头和智能家居企业开始纷纷试水新零售市场。

在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方面,欧瑞博和萤石的表现亮眼,欧瑞博开创了“单品+系统”的新零售模式,基于桌面的套装式智能场景体验和样板间的实景交互系统体验,欧瑞博做到了有零售导向的体验、工具和爆品。

萤石新零售以云平台为载体,整合重塑线下服务商及开发者合作伙伴,通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链接用户和服务,实现高效、便捷、精准促达和推荐,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对家庭和用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安防和智能生活服务。

SSHT2019032204

以欧瑞博和萤石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企业通过线下体验店还原智能家居场景,给予用户真实、舒适的线下体验,解决了智能家居在服务落实时的一大痛点。但是我们仍需审视智能家居与新零售的结合,目前智能家居新零售的模式还需完善,企业在探索智能家居新零售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

相信未来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深化发展,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以及新零售模式和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家居新零售将实现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切实助力智能家居的服务落地。

SSHT全方位展示智能家居新零售

SSHT2019032205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综合性智能家居展示平台之一,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SSHT)在今年的展会上也将集中展示智能家居与新零售结合的最新成果,其中欧瑞博、萤石、海信、聪普、威士丹利、安居宝、奥韦易立林、河东、罗格朗、新和创、百微等一批优秀的相关企业,也将集体亮相2019届SSHT,并带来最新的智能家居产品及系统方案。

到场观众还可以真实体验智能家居新零售模式,现场感受智能家居产品带来的极致体验,体会前沿技术的神奇魅力。同时本届SSHT还将覆盖家庭影音及娱乐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家用暖通和新风系统、家庭安防及楼宇对讲、智能遮阳及电动窗帘、智能家电及智能硬件等一系列产品。快来扫码关注,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linyi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