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5 15:19:31 来源:慧聪广电网
这意味着,以酷开系统为代表的OTT系统,受到了软件行业的高度认可,已经不再仅仅是辅助黑电硬件的系统工具,而是已经具备足够的软件价值,与其他消费互联网系统以及工业互联网系统同等看待。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互联网急速渗透 电视成软件产业新价值高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渗透,越来越多的曾经只有硬件的商品,成为“软硬结合”的产物。例如,汽车已经由一种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的智能空间”,以至于全球所有车企均难以独立造车,而是必须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一项数据显示,在智能网联汽车里,软件将占整个成本的40-50%。
电视产品也同样如此。从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视,一直到21世纪初,80多年的时间里,电视始终是纯粹的硬件产品。但智能电视面世以来,就像一阵风吹进了千家万户,让电视与软件再也无法分开。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达到1.57亿台,中国大陆的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达到了86%,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电视领域,OTT作为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服务形式,已经超越DVB、IPTV成为*大流量入口。奥维云网与奥维互娱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OTT发展预测报告》指出,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OTT终端累计激活设备2.14亿台,超过DVB、IPTV保有量近7000万台。尽管与台式机、笔记本和手机、平板等终端的数量仍有较大差距,但OTT的发展兼具数量和质量趋势,日益成为软件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走上了软博会的舞台。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亮相软博会的是酷开网络,而不是其他OTT品牌?
重新定义OTT 以软件价值驱动行业发展
与PC端微软一家独大、移动端安卓与IOS占据主流不同,OTT大屏的电视系统目前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市场格局。既有创维、TCL、海信等传统电视代表,也有风行、微鲸等新生智能电视硬件厂家,还有以“硬件+平台”为切入点的小米、阿里,以及MoreTV、VST等以APP为根基的聚合、直播应用的厂家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其中,酷开网络大概是特殊的一个。这里的“特殊”,并不是指OTT行业估值百亿的独角兽的身份,也不是近4000万激活终端用户,而是酷开网络对待OTT的态度。
曾几何时,“酷开”是国内具有知名度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之一,但近年来酷开网络精准地洞察到了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布局OTT市场,并于去年宣布剥离电视硬件业务,聚焦智能电视软件,终于迎来了终端规模的急速扩张,成为OTT行业当仁不让的领军企业。
与其他OTT品牌相比,酷开网络运营思维更先进、更独立。反观行业其他品牌,仅仅把OTT视为售卖硬件的辅助。而酷开网络早已跳出黑电圈层,思考如何以软件价值驱动行业发展。创维-RGB董事长兼总裁、酷开网络CEO王志国在《酷开系统:公屏智能服务系统》的主题分享中表示,酷开系统对家庭、会议室等空间维度进行赋能,在电视使用场景中实现万物互联,给用户带来体验和娱乐的提升。
基于这一理念,酷开网络持续在电视系统界面、内容呈现形式、智能语音互联、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方面提升用户体验,成为真正懂用户的公屏智能服务系统,重新定义大众的客厅生活:在操作层面,进一步降低了操作门槛,改变用户的触媒习惯;在交互层面,打造全视频流界面,为用户提供智能、贴心的内容体验;在内容层面,实现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从传统的“千人一屏”转变为“千人千屏”;在拓展性层面,联动智能家居设备,让电视大屏成为智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控制中枢。
可以说,酷开网络通过软件对硬件进行全方面的赋能,使软件优秀成为硬件优秀的一种指标。这是对OTT行业发展的创变与革新,也是酷开网络亮相软博会的根本原因。
发展理念获首肯,为OTT行业指明方向
软博会是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持续举办时间、效果影响大的专业展会,也是业界观察、研究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权威窗口。软博会主办方邀请酷开网络出席峰会,既是对酷开网络行业领头羊身份的认可,也是对其以软件驱动行业发展的价值理念的肯定,成为一家软件企业,并且是比肩互联网大型软件公司的行业翘楚。
而对酷开网络来说,此次现身软博会,不仅是因为其在行业内的先进地位,更表明酷开网络想要做一个赋能于黑电行业有价值的软件企业,希望将自己的思考和定位传达给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
如今,电视行业正陷入寒冬之中,酷开网络在硬件发展同质化、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环境下,依靠精准的洞察和定位实现电视软件系统的创新。以软件驱动硬件,找到行业差异化的突破方向,构建了全新的赛道,并致力于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整个行业,为OTT行业及电视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