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 16:51:39 来源:机房360
新产业能耗促进新能源发展,微电网应对多重挑战
今年以来,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带动数字化、信息化相关行业用电增速超前。据中电联统计,上半年,互联网数据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 46.2%、3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投运,拉动了多个地区的用电量快速增长。在全球减排压力的推动下,电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风、光等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既要替代传统能源,为缓解环境压力做出贡献,又要与传统能源一起满足不断扩张的能源需求,这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实践。
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网络化供应与管理的技术,它将原本分散的分布式电源相互协调起来,还能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系统,有效解决了风、光等清洁能源的并网问题。另外,微电网电力运输半径小,线损非常低,在出现意外状况或者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提供电力,确保小范围电力的稳定运行以及解决部分调峰和备用。
特别是在停电一秒钟都嫌长的互联网数据服务园区、制造业、零售业等领域,微电网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能够满足用户综合能源需求,降低系统能源消耗,推动地区及园区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面对电力供需格局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电力生产及消费变革,全球动力管理公司伊顿在微电网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应对电力能源所面临的能效、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多重挑战提供微电网创新解决方案。在伊顿/库柏合庆工厂,工厂屋顶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在出现电力故障时保障工厂的持续电力供应。该项目还利用了微电网储能技术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调节用电负荷峰谷差异,助力工厂绿色生产。
跨省送电优化清洁能源配置,伊顿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提供助力
电力生产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截止7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累计消纳风、光新能源电量 2949.2 亿千瓦时,利用率达到 96.3%,作为全球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国家电网如何持续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除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有效保障新能源并网后与大电网友好相处外,特高压输电通道为新能源跨省送电、实现大范围消纳提供了新路径,这也是优化能源布局的必然选择。
近两年来,多条特高压工程陆续投产为西电东送提供通道。其中,正在建设的±800kV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全长 1578 公里,预计 2020 年投产,将有力推动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建设和大规模外送,提高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整体外送消纳水平,是我国发展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次重大创新。该工程不仅将破解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难的问题,也将有效缓解华中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同时,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伊顿为该±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的交流滤波器电容器,有效治理了系统中的大量谐波。针对此次直流输电工程极高海拔(3000米设计海拔)、极大温差(-40~+45°C)、绿色降噪(<55dBA)、强风沙等特殊技术要求,伊顿结合以往国际、国内十余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经验,在高海拔绝缘计算、塔架抗震计算、电场仿真分析、噪声消除、浸渍剂低温性能试验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保证仔细、严格的对待每一个设计参数,确保设备在极端环境下能长久稳定的运行,为新能源的安全输送提供有力保障。
伊顿认为,新能源与大电网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从而拉动经济发展。而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往往具有间歇性、分散性等特征,这类能源大量纳入为电网带来很大挑战,随着智能电网、微电网、特高压输电等技术的推进应用,未来能更好地对分散和较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进行整合利用,有效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