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16:16:00 来源:互联网
在“金融+科技”大趋势推动下,金融行业正围绕“云化、智能化”展开数字化转型。此次活动,中国信通院、德勤咨询、平安云、金融壹账通等领导嘉宾与20余位来自银行和保险业的行业专家,就转型中的IT基础设施云化、平台数据管理治理、业务智能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诞生于平安集团,由平安科技自主研发的平安云已经建设为金融行业内最大的云平台,涵盖平安集团 95% 以上的业务公司,支撑 80% 的业务系统投产。不但为平安集团业务创新的提供强力中后台支撑,也已成为金融全行业的专业赋能平台。
平安科技云产品管理与市场部副总经理李松康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平安云作为平安数字化和业务创新的基石,承载集团6年的云化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从服务自身到赋能产业,秉持“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路线,一直稳健前行,未来会以更丰富,更智能的产品组合来服务金融企业,助力业务创新。
金融行业是受高监管的行业,如何满足金融行业对云计算的严苛要求?平安云技术研发团队高级产品总监杨亮表示,安全合规方面,平安金融云具备监管合规、资质认证的安全合规需求,满足多项行业最高标准认证,历经国家监管部门多次合规审计;自主可控方面,平安云基于优秀开源框架,针对金融行业特性定制和调优,推出自主可控的云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系统;创新赋能方面,平安云则深入金融体系内部,降低行业成本,从本质上改变经营业态、提升效率,助力创造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和业务形态。
目前金融行业上云空间巨大,根据《金融行业云计算技术调查报告2018》中显示,八成金融机构已经不同程度应用云计算,金融行业上云以互金类和辅助类系统为主。银行领域,核心银行类系统采用传统部署方式,大部分银行以渠道类系统、客户服务类系统等辅助型业务系统应用为主;证券领域,核心数据交易系统依赖传统部署,以行情云、灾备云等探索落地为主。
金融行业鉴于其行业特殊性,政策层面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云计算部主任栗蔚在“行业可信云和金融新型业务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出,目前国际云计算政策从推动“云优先”向关注“云效能”转变,金融行业应该重点关注金融云业务应用上云、金融智能化业务分析系统上云、软件开发上云以及多种云系统统一管理这四个场景的技术和应用。
可信云评估是我国云计算领域信任体系唯一的权威评估,评估范围覆盖云计算全产业。平安云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9可信云大会”上,获可信云5项认证,通过最高标准金融云评估,在云基础服务和产品领域,获得云主机、对象存储和云数据库可信云评估认证,在行业和专业服务领域,获得了可信金融云(银行类)服务认证和云计算风险管理能力评估认证。
科技已成为金融行业新一轮变革的关键核心,这一轮变革正围绕数字化和智慧化展开,德勤咨询合伙人钟建华从金融云的热门重点趋势与驱动转型的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分享。
金融壹账通是中国唯一的金融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借助平安集团的技术实力,从C端、B端、F端, 前、中、后台等方面为银行、保险、投资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随着客户习惯不断由线下转为线上,利用“金融科技”将业务嵌入全场景,服务全客群,深度融合互联网生态,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一已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壹账通金融云总监阴明海表示,金融壹账通建立了三层服务体系来提升银行互联网能力,包括科技服务、产品经验和获客引流,还提供了基于应用场景的完整互联网银行业务和科技支撑。“壹账通的零售、中小企业的服务,都是构建在平安云上,这个解决方案是接入互联网,立即开启互联网业务,内圈可以夯实他对互联网核心的基础,通过三层账户,二三类账户对应的消费,智能获客、资产放量等等,外圈,我们系统也是按账户年费计费,通过专线连接已有的核心,我们也是部署在集中端,提供完整的SaaS服务,好处很明确了,特别是做银行的同事们比较敏感,节省了人力成本,原有核心系统大量人员维护,互联网服务的话就是轻资产、轻运营,运营的话就是在平安云上完成,平安云是高安全合规的,完全可以交给平安云管理”,阴明海继续说道。
在问答环节中,现场嘉宾就云平台选型,如何保持技术领先、国内外行业政策导向、平安云的产品优势等客户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平安云丰富的金融行业认知与实践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平安云拥有6年金融上云的丰富经验,在云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平安云完善的灾备体系和运行架构,将确保金融行业上云过程中的稳定高效,未来,平安云将通过搭建和完善云平台和云生态圈,助力平安集团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长期发展愿景,并为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业客户提供安全、专业、可靠的综合金融云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