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17:03:49 来源:上海热线
仅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河南、北京、江苏、浙江四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电子签约、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等技术应用。尽管内容各有侧重,但毋庸置疑,电子签约正在成为广大政企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与发力点。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到2020年全年,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国务院、全国人大、工信部、网信办、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司法部、商务部、最高法、人社部、住建部等在内的24个国家级部委、多个地方政府共计颁布了43项政策,鼓励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在各行业推广普及和使用!
作为新基建在政企办公领域的“超级入口”,蓝信适逢其时,在2020年疫情期间重磅推出合规可靠、降本增效的电子签约服务,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党政军央企的广泛好评。
成本更低 效率更高
传统签约方式以纸质合同为主,不仅需要打印邮寄成本,还有用章审批长、用章风险高、合同存管不善、信息易泄露和证据链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效率极低。
“秒发、秒签、秒生效。”自2020年2月蓝信上线电子签约功能以来,用户签约前、中、后场景的一些代表性痛点得到有效解决。
1)审批周期缩短:一般而言,传统纸质签约,受多层级审批人时间和印章归属地的限制,签署周期可能会持续7-10天;蓝信电子签约可将时间周期压缩到1天内,甚至几小时,可实现移动化在线审批,随时随地可签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2)数字化管理代替人工:传统签署中,统计分析合同数据时,往往要在档案柜中寻找合同,人工统计也不够精准,费时费力;蓝信电子签约可以实时在线搜索合同,数字化统计分析,系统履约管理,省时省力。
3)节省成本:纸质合同,不仅有文印费和快递费用支出,存管和整理成本也较高;蓝信电子签约告别“纸质办公”,一切均在线上解决,无任何费用支出。
法律保障 安全可靠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字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所谓“可靠”,是指电子签名要满足四个要素:电子签名属于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人不被他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原文未改、签名未改。
蓝信首倡“可靠电子签约”,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所见即所签”的无争议电子签名服务。在产品设计上,蓝信遵循上述四点要求,严格采用了身份实名审核认证和加密防篡改技术,保证了电子签名和签章具备法律效力。据悉,蓝信“电子签约”流程采用行业公信度最高的司法联盟链,可以实时查询区块高度等,确保签约双方身份真实可信,全程操作留痕可追溯。此外,蓝信支持本地部署,充分保护客户数据隐私。
多场景应用 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电子签约的应用价值在各行业场景得到验证,政府及各权威部门对电子签约的支持推广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推动着电子签约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规范化。从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务、金融、电商、教育、保险、人力资源等众多领域的客户快速增长,市场对于电子签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智能”+时代的来临,内外部业务流程的优化,企业“降本增效”等多重因素共同催生电子签约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电子签约市场专题分析2020》显示,32.03%的企业用户在使用电子签约后,签署成本降低了50%~80%,26.56%的企业用户使用电子签约后成本降低30%~50%,23.53%的企业用户使用电子签约后效率提升2~3倍。综合来看,企业使用电子签约后平均节约成本48.91%,平均效率提升156.39%。
作为党政军央企首选的移动工作平台,蓝信的电子签约应用场景已逐步覆盖各类业务文件,例如劳动合同、销售合同、电子收据、采购订单、对账单、房屋租赁合同等。其中,网络安全领域龙头企业奇安信对蓝信电子签约系统的应用最为深入,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层面,能够覆盖日常工作的所有场景。
据悉,在奇安信的人力部门中,入职合同、离职交接、调动合同、续签合同、保密协议、offer、辞职信、员工手册、薪资证明、公司制度确认函等文件都可以通过蓝信电子签约完成签署,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增强员工合规性管理。
结语
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电子签约市场专题分析2020》显示,2019年电子签约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增长92.4%,2020年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电子签约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增速预计达到117.9%。
作为国内领先的安全移动工作平台,蓝信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拓宽服务场景,电子签约功能就是蓝信在2020年的一次成功尝试,并在广大政企的数字化办公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好评。这也再次印证了蓝信“最适合大型组织使用”的平台定位和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基石”的产品理念。
目前,蓝信正在帮助8000家党政军央企等大型组织实现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转型,用户规模超1000万。未来,蓝信将继续深度把握政策走向及市场需求,深化创新理念,不断锤炼打磨产品与解决方案,不断丰富能力建设与生态建设,帮助广大客户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