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4 17:50:46 来源:财讯网
RTMP+CDN 技术特点与适用场景
RTMP (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基于 TCP 的流媒体传输协议,最大的特点是与 CDN 的强绑定,需要借助 CDN 的负载均衡系统将内容推送到接近用户的边缘节点,使用户就近取得所需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和成功率,解决因分布、带宽、服务器性能带来的访问延迟问题。更多适用于站点加速、点播、短视频等场景。
对于初次通过 CDN 服务来实现音视频通信的开发者来说,技术指标应主要关注延时、卡顿率、下载速度、打开速度、回源率、宽带冗余提升率等几个维度。
有研究表明,在 0.1s 以下的延迟,用户几乎是无感知的;1s 左右的延迟,用户会明显注意到延时的发生,但在该时间内思维依然是连贯的;超过 10s 的延时,用户会失去等待的耐心。在所有关键技术指标中,控制延时是 CDN 最需要提升的。
以直播场景为例,延时主要看 2 个核心指标:首播时间和再缓存时间。首播时间即从打开到看到视频画面的时间,会受域名解析、连接、第一包时间的影响,首播时间控制在 1 秒内算是不错的效果。其次是再缓冲时间,是用户观看视频时的卡顿时间。由于实际服务中视频长度不一,一般会做播放的体验统计,主要监测的是卡顿率。行业内而言,直播首播时间 300ms,卡顿率在 15% 以下算是优质的通信服务。
目前的 CDN,通常有 3-5 秒的延迟,在浏览图片、短视频等内容时用户感知不明显,对于不需要实时强互动的直播,比如体育赛事网络直播、演唱会网络直播、新闻现场直播,延迟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而在线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电商直播、远程医疗会诊这些对互动有非常高要求的场景,RTMP+CDN 的模式与这些场景对于低延时、无卡顿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时,选择 RTC 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开发者的需求。
RTC 技术特点与适用场景
说到 RTC(Real Time Communication)实时音视频通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低延时和无卡顿。从功能流程上说,它包含了采集、编码、前后处理、传输、解码、缓冲、渲染等诸多环节,RTC 不是靠“优化”各环节去实现的实时互动,而是依靠推流端实时的传输机制。
很多实时音视频服务专业厂商使用的就是 WebRTC 标准,这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实时通信的开源解决方案,使用 UDP 私有协议来进行媒体推流,而不需要创建离散的媒体段;并且它是面向无连接的,没有 TCP 连接断开时的挥手确认连接关闭的机制,基于这两点,WebRTC 能够做到毫秒级的低延迟,远远低于基于 RTMP 协议的 CDN 分发的延迟。而且,它直接通过浏览器就可以完成推流和播放,对于开发者接入来说实在太方便。
因此,WebRTC 标准针对有高互动性要求的直播场景尤为适宜。以直播连麦为例,主播端把通信直播流发到观众端,同时也可以把观众端拉上麦,实现主播和观众的互动。使用 WebRTC,内容实时传输,主播和观众可以进行音视频连麦互动,实时沟通,延时一般低至 400ms 以内。
通信云服务商融云相关解决方案
基于 WebRTC 标准的融云实时音视频服务,拥有超低延迟的优势,同时也支持将 RTC 音视频流合流(MCU)转码为 RTMP,并推流到第三方 CDN 上,保留了标准协议普遍被 CDN 网络支持的好处。目前,融云音视频通话,可做到全球端到端延时小于 400ms,最低延时 66ms;低延时互动直播的直播推流可以做到主播观众间延迟在 300ms 左右,保障端到端之间延迟无感知的实时互动。
CDN vs RTC 选型还需看价格服务综合比
一套实时音视频通信能力的搭建,除了要根据场景选择适合的技术外,还要看价格、服务的综合性价比。通常来说,使用 RTC 技术的成本比 RTMP+CDN 高。因为,从实践来看,UDP 传输比 TCP 传输对资源消耗要多,而且重传、封包、FEC 冗余计算等都会额外增加计算量,在多进程模式下可能还会遇到内存资源的过多消耗,这些都导致开发及使用成本的增加。
开发者选型中,性价比需综合技术特点、适用场景、价格和服务四个方面的全面考量。服务在产品上线前后的开发阶段和运营阶段,都要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开发者服务做得比较好的厂商比如融云,会与开发者共建开发文档,技术手册短视频化,提供场景化的 Demo,以及在官网搭建开发者专区,帮助开发者更便捷、更快速的理解 SDK。
融云全新升级的实时音视频服务,提出“以一套 SDK 解决所有通信场景”,使用融云 RTC 的开发者,同时可以用融云 IM 作为信令通道,而不用自己重新搭建或选择第三方信令通道,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开发效率,减少 SDK 文档学习时间。
总体而言,RTC 低延迟直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 RTMP 在当前依然拥有价格上的优势,而两者作为音视频领域的实用技术,无论是适用场景、还是贴近开发的服务都越来越多样化,开发者未来选型之路也将更顺畅。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