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助推能源行业数字化,世纪互联蓝云荣获2021可信云服务最佳实践奖

2021-07-28 16:19:31  来源:

摘要:2021年7月28日,北京 ——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以“数字裂变,可信发展”为主题的“2021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重磅发布了多份云计算行业白皮书,颁布了多项行业服务、技术服务大奖。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互联蓝云)凭借多项可信云认证积累以及在能源行业的扎实耕耘,荣膺“2020-2021可信云服务最佳实践 能源行业”大奖。
关键词: 数字化
2021年7月28日,北京 ——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以“数字裂变,可信发展”为主题的“2021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重磅发布了多份云计算行业白皮书,颁布了多项行业服务、技术服务大奖。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互联蓝云)凭借多项可信云认证积累以及在能源行业的扎实耕耘,荣膺“2020-2021可信云服务最佳实践 能源行业”大奖。

\

  可信云作为我国云计算领域信任体系的权威评估,自201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云计算行业技术盛宴,是国内云计算产业市场的风向标。世纪互联蓝云凭借专业合规的技术及运营实力,自2014年获得首批可信云认证至今,已累计获得11项可信云认证。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Office365, Microsoft Azure还先后斩获“可信云行业云服务奖”、“可信云技术创新奖——混合云奖”等多项荣誉。“2020-2021可信云服务最佳实践能源行业”荣誉的获得,不仅再次证明了世纪互联蓝云在云服务方面的扎实功底,更展现了完善的云服务能力为传统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作用。

\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持续深化,产业互联网已成为互联网下半场角力的焦点,云计算也将成为支撑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能源作为我国传统的第二产业,现阶段仍存在产能过剩、周转慢、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产业链不通畅、全链路存在大量“哑设备”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数字化的资产管理以及设备的自动化运维将成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世纪互联蓝云正在为我国排名前三的能源巨头,提供从基础架构云服务、云平台网络、数据库、容器云、大数据平台到物联网平台,从IaaS到PaaS,从云到端的全年度、全方位运营运维服务,两年间帮助企业的业务可用性、连续性效能提升了90%。

  IaaS层面, 世纪互联蓝云能源行业云服务团队能够针对各种版本的异构云平台,进行资源的统一纳管和数据同步,实现多平台统一管理;同时,在网络层面打通公有云和私有云,帮助用户轻松实现应用混合部署、数据异地备份、数据跨云迁移。其中,数据的完整性为能源领域客户在分析自身资源使用情况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世纪互联蓝云通过自动化运维巡检,确保企业数据的完整性和高可用,帮助企业及时准确地做出资源调配的分析决策,为能源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起到了技术支持作用,为企业践行“RE100倡议”(100%可再生能源倡议)赋能。

  PaaS层面,世纪互联蓝云通过容器化、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架构提供高可用、高可靠的行业解决方案,包含全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运营支持、涵盖分布式配置、分布式调度、分布式事务等组件,助力企业提升效率、优化可用性、辅助客户灵活运维。在物联网平台运营实践中,许多企业都会面临“可连接性”的巨大挑战。世纪互联蓝云可提供从边缘侧设备连接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云端数据存储、分析以及应用使能等服务,通过IoT Hub助力消除设备的异构性和连接场景的复杂性,使各种领域的设备都能高效、安全地连接到云端平台。通过平台上的完整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功能,管理云端的大量 IoT 设备,激活“沉睡多年的哑设备”,从而实现透明运维、可预测维护和性能优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伴随着我国“3060” 双碳战略目标的设立,让能源行业实现数字化变革已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和共识。世纪互联蓝云将持续推动能源行业的云服务实践,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蓝云价值。

  *“3060”双碳目标:指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类型: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