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5:18:35 来源:
招商人员通过移动端、可视大屏、管理后台端实时了解园区楼宇可租状态、计费面积、参考价格、入驻企业等信息,动态控租。针对即将到期的租户系统提前提示,自动化分派负责人员及时跟进;洽谈客户支持在线预订/锁定意向房源,避免资源重复占用,减少空置率。
这样的智能化场景是国信优易打造的数字园区的日常,目前已在雄安、柳州、郑州等多个城市落地。
园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重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特别是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园区转型进一步深化,智慧化成为园区升级发展的加速器。但智慧园区建设也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同质化现象严重、招商工作困难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
聚焦园区升级痛点,国信优易依托实战经验与数据操作系统DataOS打造了数字园区解决方案,将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引入园区建设,打通园区顶层规划、标准规范、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技术赋能、应用服务到管理运营的全流程,切实为园区的管理方、企业、政府带来管理升级、服务升级、产业升级等智能体验,致力于打造标杆园区,为实现产城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夯实基础。
国信优易数字园区综合业务体系(可根据需求个性化搭建)
夯实基础 搭建平台 实现园区运行智能化
在国信优易数字园区解决方案中,开篇提及的园区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与管理是建设的第一步。基于数据操作系统DataOS的IOT引擎、AI引擎等技术能力,全域感知平台可将园区内门禁、闸机、车辆、气象环境,能耗设备、路灯、摄像头、传感器等全部硬件进行互联,实时采集数据,汇集至园区统一控制中心——园区“数字大脑”,“数字大脑”借助DataOS强大的数据融汇与处理能力,进行数据交叉分析,利用流程引擎驱动,实现数字园区安全防控、智慧停车、能耗管控、事件预警、应急指挥等整体可视化智能运行。
基于园区“数字大脑”建设的园区智慧安防体系
智慧安防让曾经“多人管一楼”的局面演变为“一人管多楼”,人力成本有效节约;能耗管控,驱动全园能耗设备智能休眠,降费减排。园区运行智能化,实现管理效率、成本管控双优化。
聚焦需求 运营支撑 提升园区服务满意度
数字园区,建设只是第一步,要想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创新服务体系不可少。国信优易数字园区解决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需求为先”等服务理念引导,联合合作伙伴通过多类型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优化体验,让园区内的企业不想走,园区外的企业频叩门。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政务资源、园区资源以及第三方合作资源,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物业服务、办事大厅、配套服务等综合服务,大到项目申报、资质认定,小到物业维修、访客预约等多样化需求都能满足,使入驻企业不出园区即可享受到完善的增值服务。
国信优易数字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覆盖业务
园区营商助企平台,汇集政府、园区管理者、运营单位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信用服务与投融资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该平台通过接入企业数据、政务开放数据,综合分析评定,建立企业画像和信用评级,帮助第三方服务机构精准对接中小企业服务需求,简化贷款审批等金融服务流程,提升效率。
国信优易数字园区-营商助企平台业务逻辑
园区数字企业云平台,该平台通过在线SaaS服务模式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考勤管理、在线会议、舆情监测、易企信、数据集市等多类型数字化应用,使其低成本、便捷化的接入数字化工具与服务,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创新集聚 产业引领 驱动园区发展进阶化
数据操作系统DataOS构建了稳固的数字化底座,园区“数字大脑”融合多业务平台实现了园区智能化运行,并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完成了数字园区构建的关键环节。但肩负产城融合、经济增长的重任,园区发展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国信优易特别增设园区产业分析、精准招商等高阶数字化功能,助力园区进阶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产业促进平台,融汇了产业分析、人才雷达、精准招商、项目台账等应用,可以辅助园区政府实时掌控宏观经济与区域、园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深度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人才,通过重大项目策划、精准招商、人才雷达等智慧招商方式,源源不断地吸引、扩充产业链资源,持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甚至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延展相关产业链,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产业集聚生态,提升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能力。
园区产业促进平台-精准招商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之下,数字园区承载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等发展使命,是区域或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国信优易数字园区解决方案,聚集园区政府、园区管理者以及园区企业三方需求,为其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与服务。助力园区管理方,实现智能管理、精准招商,以降本增效;服务园区企业,借助综合服务与产业生态强化创新,蓄力发展;辅助园区政府,实现重点企业监测,有效推动政策落实、产业集聚。三方互惠互利,共同推动数字园区可持续、进阶化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