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政务外网终端“一机两用”安全管控难?零信任给出答案

2022-08-01 13:24:35  来源:

摘要:政务服务数字化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小到日常出行、核酸采集、电子证照,大到社区服务、医疗健康、人事资源,“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无形中深入百姓生活。
关键词: 零信任

政务服务数字化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小到日常出行、核酸采集、电子证照,大到社区服务、医疗健康、人事资源,“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无形中深入百姓生活。

越来越多的政务人员需要接入政务外网进行办公,接入政务外网的终端与日俱增,从互联网跨网攻击到政务外网的攻击行为和事件时有发生。

\

如何在兼顾用户终端使用体验的同时,做好政务终端“一机两用”的安全管控?

不少政务网络管理者感叹:难!

一、政务外网终端安全隐患大

\

1、大量政务外网终端存在“跨网访问”现象

据调查显示,大量政务外网终端能够同时连接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意味着用户在访问政务外网时,也可以访问互联网。这种情况下,用户终端极易成为网络攻击的跳板,将互联网威胁引入政务外网中,带来重重隐患。

\

\

2、传统解决方案难应对

解决政务外网终端接入互联网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关键,在于对政务外网终端的“一机两用”进行严格的安全管控,确保终端同一时间内不允许同时访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分时上网),或者以安全隔离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

\

现有的传统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准入系统、违规外联检测设备、VPN及统一部署终端杀毒软件等,由于缺乏建设标准和建设依据,各单位政务外网终端类型、网络访问模式及建设方案不同,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安全与用户易用性的平衡,甚至出现严重影响终端使用的问题。

传统解决方案很难在NAT场景下快速识别终端、阻断、溯源,更无法从根本上确保数据安全,因此十分被动。

二、政务外网终端+零信任:复杂难题,简单解决

针对政务外网终端的安全隐患,通过零信任便可整体解决终端环境检测、权限管理等问题。作为国内率先探索零信任应用的企业之一,深信服基于零信任技术,通过一套平台即可满足多场景安全建设,既轻松解决政务外网终端安全性问题,也解决了过去零信任难落地问题,全方位构建政务外网终端的认证准入、合规检查、跨网访问、违规外联、NAT终端溯源、终端数据保护等安全能力。

\

1、接入终端环境检测

首先,零信任对接入政务外网的终端进行全周期、进程级的环境安全检测,如系统补丁更新情况、是否运行杀毒软件、访问业务的进程是否可信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阻断并告警,确保只有合规、安全的终端才能接入政务外网。

\\

\

2、非法外联检测与阻断

运行期间,零信任客户端实时向互联网应用发起探测,一旦探测到终端存在非法外联或非指定互联网出口上网行为时,立即进行告警,NAT环境下也能实现违规外联终端定位,有效监管违规外联行为。

\

\

3、终端沙箱跨网访问隔离

针对备受关注的“一机两用”安全管控问题,我们提供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①分时上网:“一机两用”下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网络的安全使用。通过零信任客户端提供的驱动级网络隔离技术(无法通过修改本机路由绕过)限定终端在同一时间只允许访问政务外网或互联网。

\

②一机双网:“一机两用”下可以同时安全访问两个网络。零信任可限定政务外网终端在安全沙箱内访问政务外网,在安全沙箱外访问互联网,实现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访问的安全隔离,可通过一个终端进行多场景、多门户的安全接入,既能确保安全,又能平衡体验。

\

此外,在终端访问政务业务系统时,深信服零信任基于沙箱技术的文件级加密能力,自动对下载的数据/文件进行加密、隔离等,并通过策略限制截屏录屏、限制拷贝、增加屏幕水印等多种方式确保数据安全。

4、NAT场景下的溯源

威胁检出、阻断后,如何溯源到“人”?零信任设备将所有流量打上身份标签并推送给态势感知,实现流量“身份化”。即使在NAT环境下,一旦检测出异常,即可立即联动安全感知管理平台SIP或全网行为管理AC,通过身份标签快速精准定位、溯源及审计。

\

有了这几大核心技术支撑,零信任实践如有神助。

但这些还不够,除打磨全终端安全技术外,深信服在零信任方案设计之初,便考虑到零信任部署落地问题,以更轻量、易落地、超稳定的特性,解除用户对于零信任架构“重”,落地“难”的疑虑:

1.更轻量:一套平台即可满足多场景零信任安全建设需求;

2.易落地:部署简单,一体化交付、对现网改动小;

3.超稳定:支持百万级并发接入,支持架构拓展,可持续“生长”。

深信服以零信任理念,构筑安全、稳定、可控可管的政务外网安全环境,从整体上解决终端数据安全问题,以简驭繁,让自由访问与安全兼得,共同构建更坚实的政务网络终端安全。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