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17:16:25 来源:
五大引擎加持,开启更强大的“工作随行能量场”
2020年,新华三集团前瞻性地发布了H3C Workspace数字工作空间解决方案,以“云+屏”的极简架构打造了5A级灵活移动工作体验,为“线上+线下”混合办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IDC《PRC Virtual Client Computing Software Tracker 2021H2 Delivery》报告显示,新华三以54.2%的全年市场增速,斩获2021年中国桌面云市场增速第一的佳绩,以两倍领先于行业平均增幅的高增长态势,实力诠释了新华三桌面云市场领跑者的地位。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 云与智能产品线执行总裁 陈子云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混合办公模式逐渐为企业所接受。基于H3C Workspace在百行百业的成功实践,此次发布的H3C Workspace 随行数字工作空间解决方案以新华三集团桌面云能力为基础,以终端屏为载体,为客户构建全新极简架构数字工作空间。新华三Workspace随行数字工作空间深度融合云化、传输、分层技术创新理念,并集成传输加速引擎、图形加速引擎、应用调度引擎、数据管理引擎、多模架构引擎等五大核心引擎,以此形成“随行”工作空间的核心能量场。
● 传输加速引擎。采用全新桌面云协议VDP5.0,使办公带宽降低87%,登录速度和操作时延降低50%,桌面分辨率提升100%,帧率提升140%,为用户带来云上云下一致的使用体验。
● 图形加速引擎。拥有多年的硬件虚拟化技术积累,是国内首个实现vGPU虚拟机热迁移的厂家。
● 应用调度引擎。通过开创性的WRS应用资源调度技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让多任务处理中的关键应用更加流畅。同时,管理员可设置更加科学、智能的调度策略,提升智能化运维能力。
● 数据管理引擎。通过核心iTrans数据传输及审计模块,实现数据在各类型桌面间安全流转。传输流程可自定义、数据传输可审计,并实现用户个性化数据的灵活管理。
● 多模架构引擎。助力行业客户快速构建混合办公环境。Workspace可部署于紫光云、移动云等公有云或私有云之上,通过DaaS云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和运维。同时支持多级管理场景下的统一管理运维,并实现“双模桌面、异构管理”。
新华三集团云与智能产品线 产品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 常龙
基于五大核心引擎,H3C Workspace 随行数字工作空间构建了更为强大的“工作随行能量场”。在这个能量场中,信息、工具随手可得,极大地释放了职场人的工作能量,并带给用户“无界自由,工作随行”,“应用融合,业务随行”,“管理无忧,安全随行”的工作体验。
最早的实践者,万人用户规模背后的技术实力
IDC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与商业变革,预计未来两年内,70%的全球2000强企业,将采用“远程+混合”的工作模式,企业的工作流程与人才模型也将得到重新定义。
从H3C Workspace诞生之初,新华三集团就在企业内部规划和建设桌面云。新华三持续探索数字化工作空间场景,并打造全新的工作方式,提高员工工作协同效率。H3C Workspace为集团全员数据工作空间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和工具支撑。
新华三集团以自身实践验证了桌面云的高效协同。目前,新华三每天超过2000名员工远程使用桌面云居家办公,用户总数超过10000人,并发在线用户数超过8000人。H3C Workspace已经为新华三创建了一个可靠、可信的数字工作空间。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 谌平
除了自身实践外,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新华三集团将产品力聚焦于行业典型场景,力求通过实现核心需求、简化方案设计、提供附加价值的方式,打造不同行业的最佳实践,并沉淀出一套典型方案。就在同期,新华三还发布了《新华三数字工作空间白皮书(2022)》,白皮书基于对未来工作模式的深刻洞察与展望,为进一步推动百行百业数字化协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目前,H3C Workspace已经在医疗、教育、企业、金融、政府、运营商等诸多行业规模化落地,为不同行业、多种场景提供一“云”俱全的桌面云服务,解决了新业态下的企业混合办公需求。
正如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云与智能产品线执行总裁陈子云在主题演讲中所说,“协作,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协作,一直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工作随行新时代的开启,“未来的协作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将在“云智原生”战略的引导下,依托自身实践及行业落地,持续提升H3C Workspace随行数字工作空间解决方案的能力。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也将通过分布式云创新底座,构建“云数智”三维能力,依托不断进化的“数字大脑”,以工作随行能量场,推动数字化协作模式的演进发展,为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源动力,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