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华云数据进入《2022年中国金融云行业研究报告》: 助力金融用户安全上云、安心用云

2022-11-23 11:33:21  来源:

摘要: 近期,国内知名咨询机构艾瑞咨询发布了《2022年中国金融云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华云数据凭借出色的产品技术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进入报告。
关键词: 华云数据
  近期,国内知名咨询机构艾瑞咨询发布了《2022年中国金融云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华云数据凭借出色的产品技术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进入报告。

\

  迈入应用深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应用,推动了传统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敏捷升级,加速了数据生产、流通、处理、价值挖掘等全链路效率提升,助力行业用户围绕自身核心业务形成多层次的技术能力体系与产品应用体系。其中,云计算作为基础类技术,不仅可以整合底层算力与通信网络资源,还可以为上层海量数据的挖掘处理与核心算法的高效运行提供稳定支撑,自下而上撬动产业数据要素潜能。伴随我国云计算技术栈的不断升级与应用模式的逐步规范,金融、制造、政府和医疗等传统行业用户上云进程加速,云服务在传统行业的价值逐步显现。

  《报告》指出,金融机构上云,可以将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的丰富业态实现资源聚合、共享和重新分配。借助云上通道,更加弹性、泛在、轻量的金融服务将触达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使实体经层面产业数字化升级催生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目前,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受服务实体经济角色定位、传统IT架构升级、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顶层政策标准指引、金融信创需求驱动等因素的影响,金融行业上云进程不断加速,已经从萌芽起步、探索实践迈入到应用深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伴随金融信创带来的巨大机会敞口,与云原生应用的成熟和金融云产业协同生态的建立,未来,shan。

  多方入局 金融云市场竞争激烈

  《报告》指出,根据各参与主体的发展背景与业务重心,我国金融云市场形成了以综合型云厂商、产品型云厂商、传统IT服务商、金融科技子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云厂商凭借自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服务经验,从硬件资源或业务角度切入,迅速占领金融云市场。

  以华云数据为例,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云计算服务商,自成立以来,华云数据坚持创新,为用户打造了“全芯全栈”自主创新云平台、超融合解决方案、公有云平台等解决方案,为党政、金融、医疗、教育、电信、电力、交通和制造等各行业和领域的30多万用户提供上云服务,也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贡献自主创新“云力量”。

  在金融行业,华云数据凭借自身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新兴技术布局,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云计算服务,具备稳定、高效、灵活、安全等特性,帮助了东方证券、山西证券、国泰基金等金融行业客户实现从传统IT服务模式向云计算服务模式转型,助力业务价值创新,激活金融科技创新活力。

  以金融云为引导的创新全面崛起

  根据艾瑞数据核算,2021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为394亿元,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28.6%,预计在2025年,我国金融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报告》认为,金融机构加速云计算在业务领域的应用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存量系统上云率进一步提升。头部金融机构对自主可控及底层技术能力建设的要求较为严苛,通常采用自研与外采两种模式并行的方式;中小型金融机构相对更加注重金融云解决方案带来的增益,往往以解决方案为切入点布局云计算技术实践;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公有云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基于公有云搭建的渠道管理及营销获客系统的应用效能也逐步扩大。

  随着数字化经济浪潮的持续推进,以金融云为引导的创新已全面崛起,金融机构正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IT架构、革新应用,借数字化转型赢得新机遇。以东方证券为例,华云数据利用华云云平台满足了东方证券敏捷敏捷业务对基础架构的需求,不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7x24+360°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的连续性,还提升了东方证券的IT能力,实现了业务变革。

  华云数据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以自主创新的技术助力金融机构安全上云、安心用云。对于未来,华云数据作为金融数字化转型背后坚实的力量,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金融用户提供安全合规、稳定可靠、实现快捷、极速易用、易于扩展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持续助力金融用户引领数字化转型浪潮,保持企业竞争力及成长活力,拓展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xuedo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