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2 09:44:13 来源:虎嗅网
传统汽车制造业不得不提防谷歌、苹果的动作——唯恐当这二位侵入它们的业务领域时,它们唯有自降身份,互联网改造传统手机、冲垮诺基亚的进程有可能再演一遍。
无人驾驶、智慧交通距离商用尚且遥远,仅就车内互联、车载娱乐系统而言,看看车企们的对策:第一类,以宝马、奥迪为代表,完全的独立研发,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第二类,以福特、通用为代表的车企试图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互联网领域那些“开源、共享”的词汇可用于他们身上。
虎嗅网作者曾在《宝马们,大胆与苹果谷歌在一起吧》一文对第一类模式的车企提出建议,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看看第二类模式中以福特为代表的公司都做了些什么?福特公司,这位在底特律危机前夕囤积了大量现金流的百年车企,正想方设法跻身科技公司的阵营。看看福特们是如何以开放心态一枚,抵御互联网巨头入侵的:
一,全世界的开发者,快到碗里来
一款车型究竟能有多聪明,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车厂的开放程度。福特们已然看清,在车内人机交互、娱乐体验方面,互联网公司似乎更加懂得消费者的需求。与其进入一个并不擅长的领域自行研发,不如开放给这些真正的行家——在智能终端成天吵吵用户体验、数据挖掘的app开发者们。
在今年1月的CES期间,福特推出了汽车行业首个移动应用开发者项目AppLink。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下载福特汽车系统的源代码,直接在PC上完成开发和模拟测试。在美国市场,AppLink已整合超过50个App,包括网络电台Pandora、NPR广播节目,共享车辆位置的Glympse等等。在上个月末的GSMA移动通讯亚洲大会上,福特将这一接口开放给中国开发者,首批包括百度地图、高德导航、新浪微博、豆瓣电台、搜狗语音助手在内的9款本土应用程序入驻其中。
理论上,所有app开发者都能在原有的手机app基础上针对福特进行适配性的改进,同时,其他车企也可将AppLink对接到自己的车载系统上——是不是与谷歌将Android系统同时开放给开发者和终端制造商的做法很类似?
二,闭合下的开放:开放性与安全性的权衡
福特们口中的“开放”,终究不能与谷歌Android系统开放源代码的彻头彻底相提并论。车企的底层数据不仅涉及商业机密(车企断不能容忍让互联网企业控制了整个交互体验),也关乎驾驶者性命之攸。这是开发者与车企价值观的博弈,前者追求app数量和功能的新奇炫,后者则试图在交互体验与驾车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福特选择了一种用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对接的方式,app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间接对话。
[page] 这种“闭合下的开放”不无道理: 只要是app,即便在iOS系统上,也有越狱的风险,到头来,汽车防盗系统被恶意程序操控,防盗成了“助盗”。这也从另一角度解释了:福特们的开放平台,为什么不干脆嵌入个Android系统直截了当。
应用并非下载到车载系统本身,而是借助于一个独立于Android、iOS、黑莓的底层系统SYNC操控全局。“应用程序完全是在手机上跑的,不存在任何下载应用到车内的渠道,理论上,应用有多安全,车载应用就有多安全。” 福特亚太区车载连接服务产品规划和开发经理夏一平如是说。
在具体实现上,福特的AppLink一端对接应用开发者,另一端则将驾驶者的智能手机与SYNC这个底层系统相连,用SYNC声控手机上的应用:比如读出微博上的新消息,再比如驾驶者念出歌名,音乐播放软件自动完成切换,保证即便驾车者无法做到任何时候盯住路面状况,他的双手也可以一刻不离方向盘。
三,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力点:手机屏与汽车屏的“双屏互动”
如果延续福特的做法,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力点将体现于手机屏与汽车屏的“双屏互动”体验,而智能汽车本身则很难成为类似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
这种做法的弊端也很明显:车载系统上跑的全部是手机上的应用,难有针对汽车独特体验的第三方“杀手级”应用出现——满足“杀手级”应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更多涉及底层核心数据的公开。而福特目前的态度,是面向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 LBS、瞬时车速、方向盘转角、发动机等数据一旦公开,所有开发者获得的权限一致。
就像虎嗅网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描绘的智能汽车的一个局面:“互联网商拼命在布局汽车相关的服务,但是落脚点往往在手机上。而汽车厂商虽然把握着行业的话语权,但是应用始终不温不火。”
以后会怎么走?依照福特的官方观点,“福特对开发者的发放程度,取决于用户体验。”
四,开发者眼中的福特们:只是一个渠道,无关盈利
现阶段,福特既不会要求驾驶者付费下载这些应用,与开发者之间的合作也无任何付费和分成方式。车企对于开发者而言,还停留在一个扩张阵地的渠道定位,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性质无二。开发者眼前比较明朗的盈利模式,依旧是广告。
智能汽车用户群和手机用户群的体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加之开发者一些面向车企适配性开发的额外资源投入,福特们如何将开发者牢牢的“圈”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还需下一番工夫。参照智能手机的进化历程,移动互联,惟快不胜,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足够稳定且体量庞大的生态系统,事关未来在整个行业的话语权问题。对于这个时间窗口,各大车企都在虎视眈眈。
这将是汽车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个有趣的平衡。车企与开发者的共存状态,目前看来,还在进化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