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加强互联网数据隐私保护 促进企业经营规范

2019-01-08 09:24: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信息的动力更强劲,因为商业上的诱惑更多。互联网企业会更重视数据资源,强化自身商业目的,通过公开的“隐私协议”或秘密行动,涉嫌侵犯用户的选择权,公众难以自保。比如,中国互联网协会只是“通报”了二十多家app,并没有任何机构依法作出惩罚。
关键词: 数据隐私
  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级现象,不需要继续被包容“关爱”,它们应该成为互联网法治企业的典范。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部署下,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召开手机APP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情况专家评议会。通过技术检测以及用户举报发现,会议透露QQ音乐等18款APP疑似存在过度收集“短信”“通讯录”“位置”“录音”等用户敏感信息,万能看等9款APP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几乎与此同时,伦敦的一家网络安全公司表示,TCL旗下的阿尔卡特公司所生产的手机预装了一款免费应用,该应用通过TCL在华服务器收集包括智能手机用户地理位置、电子邮箱地址和唯一的15位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数据。TCL方面回应称,这款应用收集的均为应用中常见的用户最基本信息,且经过了用户的同意,主要是为了提升使用体验。
 
  中国互联网企业,自诞生到发展壮大过程中,都处于一个包容性环境,尤其是在用户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方面过于宽松,为野蛮生长提供了空间。直到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才开始施行,2018年5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但即使颁布了法律,还有如此多的APP在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表明企业并没有尊重用户隐私的习惯、文化,更缺乏法律意识。
 
  2018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表示,“中国人更加开放或者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说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这个观点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某种共同认知,他们认为企业提供如此多的免费服务应该以用户让渡权利为代价。目前绝大多数网站和APP都有隐私政策,但用户不同意就无法使用。这并非用户自愿交换,而是在法治不彰的环境下“公司霸权”的体现,缺乏监管的互联网企业享受过多特权,并通过寡头化得以维护。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信息的动力更强劲,因为商业上的诱惑更多。互联网企业会更重视数据资源,强化自身商业目的,通过公开的“隐私协议”或秘密行动,涉嫌侵犯用户的选择权,公众难以自保。比如,中国互联网协会只是“通报”了二十多家app,并没有任何机构依法作出惩罚。
 
  即使不站在保护用户权利的角度,而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立场,政府监管空白与公司霸权的行为将会给中国政府、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
 
  目前,西方国家都在加强数据保护,去年欧盟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法案》(GDPR),严格强调数据隐私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企业有责任部署数据隐私策略积极确保数据安全,并需在设计之初考虑数据隐私的问题。
 
  因此,企业走出去潮流如果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不利。中国企业最国际化的华为公司,今年发布的第一号文件,就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文件强调,“遵从隐私保护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价值观的体现”。
 
  其次,5G时代的来临将为万物互联提供可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车驾驶等等以及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会产生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燃料”。更加依赖数据和算法意味着需要收集、使用更多用户数据。
 
  天量的物理联网以及数据意味着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变得脆弱,大量数据更容易暴露。中国在数据管理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应改变当前“监管缺失”与“公司霸权”的状况。现在政府和企业应该树立起对数据隐私权利的敬畏。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在推动制定数据贸易的国际性规则,在数字领域的全球立法与管理正在不断深入和完善。中国作为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的大国,亟需在数据管理立法、执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期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时能获得优势。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级现象,不需要继续被包容“关爱”,它们应该成为互联网法治企业的典范。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