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Facebook数据造假,竟涉及多家中国公司

2019-03-20 14:33:18  来源:Freebuf

摘要:一个创立十五年的社交网站,全球用户量超过20亿。但是却屡屡遭遇隐私问题争议,最近还出现相关报告发布称其20亿用户或超半数都为“虚假账户”……
关键词: 数据造假
  一个创立十五年的社交网站,全球用户量超过20亿。但是却屡屡遭遇隐私问题争议,最近还出现相关报告发布称其20亿用户或超半数都为“虚假账户”……
 
  多年来的“私人恩怨”
 
  在Facebook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似乎从来不缺人气与争议。
 
  除了隐私之外,还存在“私人恩怨”。扎克伯格哈佛校友的艾伦·格林斯潘,曾宣称拥有facebook商标的所有权,并且多年来坚持同facebook公司“斗争”。
 
  格林斯潘说自己在Facebook上线前三个月就提出了类似的创意,名字叫「the Face Book」,他甚至还主动联系过扎克伯格希望合作。为此,他对外公布了一些早期的通讯记录,甚至还专门写了本书,描述自己创造HouseSYSTEM网站的过程,并宣称它是facebook的始祖。
 
  “有好几次,在路上碰到、从我的门前经过、在帕罗阿托的餐厅吃墨西哥餐,我示以微笑,或者向他招招手,他都可以走过来,道个歉的。但是,他从来都没这样做过。他一点都不感觉愧疚。”
 
  但是硬气如扎克伯格,格林斯潘始终没有等来Facebook的“解释”。于是格林斯潘坚持“斗争”,在各个方面找扎克伯格茬,越来越“柠檬”了,并且2012年的时候就直接状告Facebook盗用其商标。
 
  跨国官司的导火索
 
  没想到上诉也没得到道歉,一气之下格林斯潘憋了一个大招。
 
  2019年1月底,格林斯潘公布了一个关于Facebook的报告,长达70多页的报告直接指出Facebook的20亿月活用户中有超过一半都是虚假账户。
 
  报告一出就引起轩然大波,沸沸扬扬的隐私安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又出现了“虚假账号”的负面新闻。Facebook官方也赶紧出来澄清,说:“有关虚假账户的报告是明显错误的,并且是不负责任的。”之后就直接起诉了四家中国公司和三位个人。
 
  就这样,跨国官司的序幕打开。
 
  被状告的四家中国公司主要贩卖Facebook、twitter等国外社交账号。Facebook指控这些企业和个人创建及销售虚假网络账号、点赞和关注者,用于传播虚假消息或其他欺诈行为。从2017年开始,这些公司通过myfacebook.cc和9xiufacebook.com等六个与Facebook有相似域名的网站行销和出售了大量虚假账号。
 
  纠缠数年的噩梦——虚假账户
 
  回过头来看,虚假账户并非新伤,而是Facebook的一个纠缠了数年的噩梦:
 
  2012年9月,Facebook开始严打僵尸粉,删除虚假账号;
 
  2013年3月,Facebook可能有8300万个“僵尸账号”;
 
  2015年3月,Facebook清理僵尸粉导致名人点赞量下降10%;
 
  2018年8月,Facebook删除试图干预美国中期选举的虚假账号;
 
  2018年11月,Facebook公布有害内容清理报告:清理15亿虚假账号;
 
  2019年2月,有报告称:Facebook 20亿月活用户一半都是假账号;
 
  2019年2月,Facebook状告4家中国公司和3位个人推销虚假账号、点赞和用户好友;
 
  ……
 
  除了官方公布虚假账号情况之外,早在2014年在YouTube就出现过一个名为《Facebook Fraud》的视频,里面主要介绍一位博主参与Facebook的推广计划之后,出现了粉丝量增加但推文关注、互动情况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怀疑Facebook用户中存在着大量“机器用户”。
 
  Facebook Fraud
 
  而这次格林斯潘的报告中,指出Facebook的系统性欺诈“不容小觑”。根据Statista的数据,Facebook在2018年的广告收入高达338亿美元。 也就是说,如果说10亿的“虚假账号”数量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Facebook从广告主那里获得的收益是“不义之财”。
 
  不仅如此,除了Facebook这次上诉的几家中国企业,全球售卖虚假账号的灰产链条也早就野蛮生长、遍地开花了。
 
  比如美国,类似Devumi、SocialBoss等营销推广网站,内容点赞、涨粉、视频播放刷量都应有尽有,价格多从1到20美元不等,还有一些网站直接售卖相关账号。
 
  而国内相关的灰产就更多了,根据带不带cookie、注册年限、好友多少,账号价格不等。
 
  有意思的是,通过灰产的宣传,发现其实国内外购买这些虚假账号的目的也有些许的差别。美国购买账号的大部分主要用于涨粉、增加点赞量等,而中国购买账号还涉及到不少跨境电商推广等商业目的。
 
  在上述博主的视频中通过统计,发现他的“虚假粉丝”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Facebook在2017年的观察报告中也指出,大部分虚假帐户来自孟加拉国、印度、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国。而这背后也反映出整个虚假账号、虚假流量市场不同地域的犯罪成本差距。与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确存在相关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惩戒体系不完善、意识很欠缺等问题,甚至在斯里兰卡、埃及、印尼等地区还存在“机器工厂”,点击1000次只需要1美金。总体来说犯罪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也就出现下图的情况。
 
  机器之争,如何掌握主动权
 
  而如今困扰各大社交平台的“虚假账号”、“虚假流量”其实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与打击,甚至还成为当时用户量、活跃度统计中重要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初各平台所追求的“数字”如今却成为难以摆脱的梦魇。
 
  当然,从2012年到今天,其实我们也看到了Facebook在面对“虚假账号”、“虚假流量”之下在不断作出努力。甚至还想过请FBI调查…
 
  但是就目前来看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误杀较多,影响用户体验;
 
  二是对于异常账户检测技术方面还有许多进步空间。
 
  第一个误杀的情况,由于Facebook的封禁是从设备硬件、账号登录情况、运营内容等多维度进行的。Facebook主管分析的副总裁Alex Schultz之前在采访中透露,平台已经在使用机器学习判定假账号。通常来说,一个被批量制造出来的帐号会在几分钟内被移除。
 
  这样一来,如果出现IP、账号反复登录等异常情况,很可能就会被封禁,误杀率就这样被提高了。
 
  第二点是从2012年到现在,Facebook多次大面积封禁虚假账号,但是这“野草烧不尽”般的势头背后反映出其在防御策略和技术方面还是有很多进步空间。
 
  而目前对于异常账户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基于行为特征的检测方案;
 
  基于内容的检测方案;
 
  基于图的检测方案;
 
  无监督学习。
 
  目前很多平台主要使用的还是基于内容的检测方案,辅之基于行为特征的检测方案。但是随着AI的不断发展,“机器账号”的伪装能力越来越强,这场机器之战之下,我们必须采用更为精细、科学的处理方式。比如从注册审核环节、使用轨迹等维度建立多维度、多环节、长周期的分析模型,尽力提高对于异常账户的检测精度。
 
  而目前随着图学习、社交网络等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可以采用基于图的检测方案。这种方式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图,在图中异常帐号与正常帐号具有不同的结构或者连接方式,然后利用图挖掘的相关算法找到图中具体的异常结构或者异常节点。从一个“异常账号”找到相类似的更多机器账号。
 
  对于异常账户的检测,一直是做安全、做风控的研究重点。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这两年复杂网络、GCN逐渐崛起,新技术的创新将近在咫尺。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