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智能手机如何抵抗黑客“僵尸网络”来袭

2010-11-16 16:39:00  来源:扬子晚报

摘要:近日,一种被称作“手机僵尸”的新型手机病毒开始在各地大规模爆发,这种通过电脑网络、上网短信等渠道植入手机的病毒,可以利用手机原有话费。。。
关键词: 移动安全 僵尸网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病毒逐渐步入高发期,近日,一种被称作“手机僵尸”的新型手机病毒开始在各地大规模爆发,这种通过电脑网络、上网短信等渠道植入手机的病毒,可以利用手机原有话费,向中毒手机内通讯录上的任何人自动发布带有广告内容的短信。据统计,全国已发现百万部手机感染这种病毒。记者昨日从江苏移动也了解到,截至11月9日,南京地区有3055位用户感染了该病毒,不过目前江苏移动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通过封锁通道等方式来对该病毒进行了有效拦截。

  “僵尸”来袭

  南京地区有3055位用户被感染

  11月9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这种叫做“手机僵尸”的手机病毒进行了报道,该病毒一旦植入用户手机,将自动利用机体向外发送含有广告内容的短信。因为与手机话费直接挂钩,所以手机用户大多对此种病毒十分紧张。

  来自江苏移动7×24小时手机病毒监控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南京地区有3055位用户感染了该病毒。但目前江苏移动已经采取了较为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制止了该病毒的进一步蔓延。江苏移动网络部专家来晓阳分析表示,目前手机病毒威胁逐渐浮出水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手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激剧增加,如手机上网正在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上半年江苏公司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增长迅猛;另一方面,一些非法的团体或个人将之作为“病毒产业链”来获取利益。“目前手机病毒正在开始形成大规模的‘僵尸网络’,手机上的‘黑色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在逐渐发展中。”有业内人士估算,通过山寨机内置恶意软件或传播手机病毒进行“吸费”行为的黑色产业链,每年收入达10亿元。

  “僵尸”传播 通过网络植入手机

  当你发现手机里一个名为手机保险箱的应用软件中捆绑着一个小插件,其实就是一种手机病毒。中了病毒的手机,首先会将手机的SIM卡标识等配制信息上传到黑客控制的服务器,然后黑客就可以通过服务器下发手机,控制手机随时给任何号码发送任何内容的短信。专家举例说,部分病毒会按照制作者的意图向手机通讯录中的号码群发短信,由于一般手机用户平均拥有200个以上的联系人,因此被感染用户的短信资费瞬时即会遭到损失。

  据了解,随着手机的升级换代,智能上网手机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手机僵尸”最初就是以一款手机所用的软件为母体,用户在通过电脑网络,或者手机上网更新、下载软件时,“手机僵尸”便搭上了顺风车进入手机,因为该病毒是伪装成工具软件诱骗用户安装的,所以极具隐蔽性。而受到此事件影响的手机用户明显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

  防范有招 “僵尸”没传说中可怕

  “手机病毒不是新鲜事物,恶意扣费的病毒也不鲜见,这次突然爆出的‘手机僵尸’,因为波及范围广、影响人员较多,给不少智能手机用户提了个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而是个好事,让大家能更多地关注自己手机的安全。当然,我们也不用过度担心,有锁就有钥匙,手机病毒毕竟也是依靠电脑才能成型的!”江苏移动网络部专家来晓阳表示, 因为“手机僵尸”突然来袭,且带有主动攻击性,不少手机用户产生了恐慌。但该手机病毒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且防范手机病毒并非难事。

  根据监测部门调查,此次“手机僵尸”传播时,除了依附网络软件下载时进入手机外,更多的是伪装成带有下载网址的彩信,内容多为提醒手机用户更新软件等信息,使用者一旦点击,病毒便植入手机。市民只要做到不要随意查看无来由的彩信,上网下载软件时,尽量前往安全可靠的网站,手机还是能有效抵御“手机僵尸”病毒的。

  “如果发现手机中毒,只要拿到客服维修点,工作人员会对手机进行刷机,卸载掉所有无关软件,重新装入自带的系统就可以了!”南京诺基亚维修中心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用户的是,手机“治愈”后,里面储存的信息资料会一并清除,因此对手机内部资料进行备份也是十分必要的。

  小贴士

  手机“避毒”宝典

  (1)乱码短信、彩信,删!对于陌生短信尤其是彩信,不要轻易点击查看。

  (2)蓝牙、红外等不要接受陌生交流请求。

  (3)保证软件下载的安全性,避免陌生可执行性文件植入电脑。

  (4)不要浏览危险网站,尤其是藏有木马的色情网站。

  (5)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对手机进行软件查毒。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yfzlj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