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8 11:01:38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诚信缺失、网络欺诈问题也层出不穷,已成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相关专家表示,提升网络环境和网站安全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建立并普及网站身份可信验证机制,也要为广大网民提供便捷、快速的甄别网站真实身份的途径或机制。
相关数据显示,网络消费欺诈和网络诚信已日渐成为包括网购在内的电子商务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仅2011年上半年,就有3880万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约占网络购物网民规模的22.4%。
“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knet.cn)的专家表示,单靠一方来解决网络诚信和网络欺诈问题难度很大,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网站层面,可以通过对网站的域名信息、工商信息、备案信息等多种身份信息进行交互审核和比对,确认网站的真实身份,并发放“可信网站”验证标识;在网民层面,通过“可信网站”验证统一标识和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方面开放可信验证合作,为网民提供便捷、快速的核验网站真实身份的途径。据悉,目前中网已正式加入国家网站可信标准工作组,与标准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网站可信国家标准《网站可信标识技术指南》的起草制订工作。
据悉,为全面、深入研究网站可信技术,积极探索网站可信标准化需求,规范和引导网站可信评价工作的开展,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1年正式确定《网站可信标识技术指南》国家标准项目,并成立网站可信标准工作组具体负责标准起草工作。目前《网站可信标识技术指南》项目已被纳入该委2012年度重点工作,这意味着网站可信标识技术国家标准有望较快出台。中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国家网站可信标准组的成立及标准起草等相关工作陆续启动,可信网站验证领域的国家标准空白状态将得到“填补”。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