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安全 > 正文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需要立法跟进

2012-05-02 15:09:56  来源:通信信息报

摘要: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即便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早、执法严的欧美国家,信息泄露事件仍经常发生。谷歌网和脸谱网已经不止一次被指责泄露个人隐私...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安全

    我国正以雷霆之势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继4月20日公安部部署指挥20个省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以来,案件侦办工作取得新进展,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36人。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漏洞迅速增大,如果不能以立法从根本上斩除侵害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益链,个人信息保护就很难确保长期成果。


    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即便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早、执法严的欧美国家,信息泄露事件仍经常发生。谷歌网和脸谱网已经不止一次被指责泄露个人隐私,苹果手机也因为定位信息收集收到一张来自韩国的罚单。在我国,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随着此次严打的推进迅速暴露,几块钱就能买到基本信息,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详细信息,在不法之徒那里,公民个人信息成为一件可以随意买卖的“廉价商品”。这让每一个公民都感到“后背发凉”。


    信息安全情势之严峻,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政府部门风卷残云的行动出击,尽管让公众得到些许慰藉,但也同时引发大家更深的焦灼和担忧。这种突击行动的治理,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人们担心等到行动过后,那些暂时隐匿或蛰伏的信息犯罪团伙,会不会继续嚣张跋扈变本加厉。如何将个人信息保护形成长效机制,才是根本之计。


    对此,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打击犯罪源头、网络和利益链,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源头治理,堵塞监管漏洞,推动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对参与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安系统内部人员,一经发现,立即严肃查处。


    不过,从根本上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为查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力法律支撑,这也许才是长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


    相关专家也指出,我国刑法尽管针对犯罪行为能产生震慑作用,但对于不够刑事犯罪处罚的行为,目前仍然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持。若是依靠民事执法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则成本较高,且取证困难。要保护好公民的信息安全,在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基本法律缺位的问题,即争取早日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前期研究已经多年,但该法制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是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的一块短板。


    另一方面。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各种技术诸如移动通信、影音记录设备、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卫星定位系统(GPS)、互联网及近些年兴起的云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获取信息以及相互沟通的能力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也对信息通信业的信息安全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意味着相关行业监管必须切实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管制力度,尤其通过技术封堵漏洞,形成行业发展中不容打破的基本规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息犯罪至今尾大不掉,跟监管滞后和打击不力有直接的关联。更重要的是,相关立法不宜再悬而不决。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angxueju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