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的“宝藏”埋在哪?这些互联网企业已出招

2017-11-13 09:53:39  来源:中国IDC圈

摘要:智慧交通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智慧金融让金融服务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智慧医疗大幅改进传统医疗“痛点”……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互联网
  智慧交通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智慧金融让金融服务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智慧医疗大幅改进传统医疗“痛点”……人工智能时代日益临近,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以BAT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争相加大人工智能布局以抢占风口。专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总量全球排名第二
 
  近年来,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正成为全球经济新驱动力。腾讯近日发布《2017互联网科技创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617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据41%;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中国人工智能融资金额为635亿元,占据全球33。18%。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是国内人工智能市场最热门的两个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的专利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根据《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方面,中国以15745项专利紧随美国之后,位列第二。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QQ音乐产品负责人胡琛向记者表示,腾讯AI技术在音乐场景已有深入应用,比如可以通过用户的腾讯视频数据了解到用户最近看过的综艺节目,QQ音乐会根据综艺里的内容比如嘉宾等,推送相关音乐给用户。
 
  在当前人工智能热潮中,许多海外创业公司正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或者是与中国的创业公司交流合作。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王兰表示,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华人科学家相对较多,许多海外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刻研究;二是对AI来说,海量数据(41.590, -0.68, -1.61%)非常重要,中国市场拥有显着优势。
 
  BAT巨头实施开放战略抢占风口
 
  目前,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BAT等互联网巨头处于行业第一阵营。三大互联网企业正争相推出AI开放战略,以打造自身AI生态,抢占行业风口。
 
  近日,腾讯正式对外发布其“AI生态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开放100项AI技术,孵化100个AI创业项目,推出300个“云+创业百万扶持计划”,为1000个合作伙伴赋能。“该计划的核心在于开放腾讯在场景、技术、人才和资本方面的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成长。”腾讯方面称。
 
  在此之前,百度也宣布了“ALL in AI”的战略布局,正全力推动百度转型成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人工智能将推动互联网进入第三幕”。不久前,百度也曾公布其AI生态开放战略,对社会开放60项AI核心能力。
 
  阿里巴巴同样正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布局。阿里巴巴主要围绕自身电商业务进行布局,试图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商业生态。近日,阿里巴巴公司宣布将在三年内投资150亿美元用于前沿科技领域,其中包括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并没有完全到来,市场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细分机会,光靠几家巨头公司并不能完全实现。”王兰表示,对腾讯来说,除了扎根自己的技术能力,利用已有内容、游戏、视频等场景来打造人工智能,另外就是去寻找中长尾的生态,让生态嫁接在腾讯的AI能力之上,去打造更多的细分场景应用。
 
  市场狂热下需要加大落地和创新应用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术不断突破,尤其是以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及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感知智能技术取得显着进步,围绕语音、图像、机器人(20.900, 0.01, 0.05%)、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创业大量涌现,人工智能迅速进入发展热潮。
 
  人工智能概念在国内正“热得烫手”,表现之一就是对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已达白热化。业界戏言,“现在只要你说懂‘深度学习’,马上就能给开出几十万的年薪。”“人工智能科学都不够用了。”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行业目前仍属起步阶段,需避免过度炒作和跟风,加大落地和创新应用。
 
  “我们许多熟知的传统领域,都期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自身变革,这对AI创业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王兰称,目前对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来说,核心是要找到最好的一个用户场景,然后根据这样一个用户场景倒推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去实现,以及找到针对性的人才,形成一个真正落地的产品。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xiaojiao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