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量子点智能电视、智能音箱,TCL的人工智能布局更进一步
推出量子点智能电视、智能音箱,TCL的人工智能布局更进一步
2018-01-12 10:53:37 来源:雷锋网抢沙发
2018-01-12 10:53:37 来源:雷锋网
摘要:每年的CES,都是各个厂家争奇斗艳的地方,CES这个平台不仅为诸多创业厂商带来了一个让世界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平台之外,也给巨头们一个想世界宣称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关键词:
TCL
人工智能
每年的CES,都是各个厂家争奇斗艳的地方,CES这个平台不仅为诸多创业厂商带来了一个让世界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平台之外,也给巨头们一个想世界宣称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和往年一样,已经征战CES十年之久的中国家电巨头TCL又出现在了CES 2018的展商名录中,在去年(2017)年的各种展会上,作为传统家电巨头之一的TCL就举起了「人工智能」的大旗,而从本次展台的布置来看,「人工智能」的比重似乎更高了一些。
雷锋网在CES现场参观了TCL的展区,TCL展示区被划分为QLED TV展区、AI展区、XESS私人影院展区、互动区、X/C/P展区、ID创意区、R6系列展区、新技术区、内容应用区等主题专区。其中QLED TV展区、AI展区成为了现场的大热门。
量子点技术电视
其中QLED就是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的量子点显示技术,此前雷锋网也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为读者们科普过关于这项技术的相关细节:
QLED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的缩写,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量子点是纳米大小的小型球形状半导体粒子,施加电压会产生自发光,吸收并再释放同样波长的光。另外,量子点还有一个特点: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就意味着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这就是QLED的发光原理。
而OLED发光的原理却大相径庭,它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所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自发光。
在OLED和QLED孰优孰劣一直都是业界的一个争论点,其中技术更成熟的OLED呼声较高。不过因为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色域表现优于OLED,且其生产成本更低,QLED逐渐被电视厂商采纳,因此,在电视行业,QLED是一种更接地气的方案。
TCL在2015年就发布了一款量子点电视,据当时TCL官方宣称,这是中国首款量子点电视。经过近三年的技术升级,TCL在量子点技术的研发和更新上进行了足够的打磨,本次的X5电视就搭载了这一技术,雷锋网在现场实地体验,感觉画质还是不错的。
人工智能布局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加持」、「智能家居」等智慧家庭的概念已经慢慢进入到人们的观念中,各大传统的家电厂商都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智能」的升级,TCL也没例外,早在2017年的IFA展上,TCL就宣布了和百度DuerOS的合作,在其几个系列的电视上标配了人工智能伙伴系统小T,在接入该系统之后,其电视产品都能够实现语音搜影片、语音系统控制、语音切换电视界面、语音播放控制、常用信息搜索等功能,向家电「智能化」更近了一步。
在本届CES上,除了常规的DuerOS,TCL的人工智能展区里,还展出了和Google Assistant合作的产品。虽然没有看到TCL和Amazon Alexa直接合作的产品,但是TCL方面宣称,公司已经与Google、Amazon、IBM、百度、腾讯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开放性AI平台,在系统、识别、内容、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希望能将最新的技术快速应用于产品中。
除了智能电视之外,在人工智能方面,TCL还在北美市场推出了Alto系列音频新品——Roku智能Soundbar,包括Roku Connect音箱和内置的娱乐助手。虽然官方表示Roku Connect配套TCL电视可以获得更好体验,但产品也可以连接其他影音产品使用。
内置的Roku娱乐助手运行Roku OS,支持语音交互,同时还可以通过它对TCL电视进行操控,包括调节音量、点播节目等等。此外Roku娱乐助手也可让Connect作为单独的智能音箱使用,包括听歌以及更多的流媒体内容。
TCL表示,希望未来将Roku打造成为家庭娱乐中心,未来通过它将可以对更多家电产品进行操控,这也很可能意味着是TCL在向对标亚马逊Echo等纯「智能音箱」领域的探索。
无论是智能电视还是智能音箱,或者其他的智能设备,厂商对其智能化(比如添加智能语音交互)的布局是整个家电行业的大趋势,往近了说,是传统家电厂商自我产品的改良,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产品体验,往远了说,是家电巨头们对智能家居「入口」的争夺。
未来在智能家居方向,巨头们的进展会如何,TCL在这方面接下来的布局是什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