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失去工作吗?——怎么看

2018-04-18 10:13:42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摘要:仿佛一夜之间,人工智能以难以阻挡之势来到我们面前。媒体对人工智能报道的热度持续攀升,图像识别软件、聊天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各类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科幻电影中的镜头成为了现实,有人惊呼“未来已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
  仿佛一夜之间,人工智能以难以阻挡之势来到我们面前。媒体对人工智能报道的热度持续攀升,图像识别软件、聊天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各类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科幻电影中的镜头成为了现实,有人惊呼“未来已来”。面对新一波技术产业热潮和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工智能将导致人类失业的观点再度兴起。例如,世界银行在《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容易被自动化所取代,麦肯锡在《未来的工作:自动化、就业和生产力》报告中预测,当前的工作中有超过一半会在2055年左右自动化。有的评论文章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将带来史上最严峻失业潮”。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与就业有什么关系?

  简单说,人工智能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和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包括计算力、感知力、认知力等,让机器能够自主判断和决策,完成那些原本要靠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工作。这种技术落地后就成了一种实用工具,主要载体是各类智能系统,如智能化硬件产品、智能机器人、智能软件系统或服务等。

  重大技术创新,在改变产业格局的同时,通常也会带来对就业的影响。人工智能与就业的关系,本质上也是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会表现出就业创造和就业替代两种相互冲抵的作用。类似的情形在人类经济史和科技史上多次发生,但直到现在,论证“技术进步到底是创造还是消灭就业岗位”仍然是困扰着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难题。

  历史上类似的新技术对就业是不是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新技术新机器不断出现,确实曾对一些领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引起人们的担心甚至抵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卢德运动”,这是19世纪初由英国手工业者组织的破坏棉纺织机的活动,后来人们把抵制新技术的人统称为卢德分子。从此,人们总把机器和失业联系在一起。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1970年《世界贫困的挑战》一书中反对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省力机器,理由是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演进的事实去寻找答案——由于技术进步提升了生产率,传统行业扩大再生产,带来更多就业需求,新兴产业出现也有力拉动了就业。19世纪末,英国针织袜业工人不仅没有因织袜机的使用而失业,就业人数反而比19世纪初增长了至少100倍。从20世纪初到90年代,机器较以往使用更多更广,美国工人总量却从2900万增加到1.16亿。新技术改变的不仅是工业本身,更对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福利起到了巨大作用。历史多次证明,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创造大于就业替代,人们最终得益于而不是受制于技术进步。

  现阶段,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有多大?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个新技术要达到广泛影响就业的程度,需要有一定的应用规模。

  从技术发展来看,虽然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已有60年时间,但是当前仍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仅在逻辑计算、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通用智能方面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离全面超越人类的强人工智能更是相差甚远。“自学成才”的AlphaGo Zero尽管在围棋赛中完败人类,但难以像人类那样自主创造新游戏、制定新规则。

  从应用来看,目前人工智能应用范围比较窄,主要在安防、零售、家居、娱乐等生活服务领域,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还刚起步,很多还是零星探索,远不及信息技术、互联网那样影响大、范围广。目前应用大多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为主,如监控摄像头、聊天机器人等,像金融风险控制、设备故障预测、自动驾驶等更综合的应用进展相对比较慢。

  由于人工智能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样,我们应对可能发生的变革就具备了一定的缓冲期。实际上,人工智能出现第一次发展热潮时,有些人就宣称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还在向前发展,人类并没有受到威胁。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例如,智能传感器、芯片、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就业需求正大幅增加,具备算法、数据分析、机器编程、运维等技能的人才非常抢手。同时,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还会带来大量融合型职位的需求。例如,智能网联汽车涉及车辆设计和生产、传感、计算平台、算法集成、车辆控制、通讯、运维等领域,将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工作岗位。

  既然如此,一些地方和企业正在推进的“机器换人”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人工智能带来的?

  提到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人们习惯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柜员机等已发展了多年的自动化机器与人工智能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些机器仍以被动执行指令为主,多数还需要人来操控,并早已大规模用于制造业、建筑、金融、物流等领域。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拥有机器人的台数)从2013年的25台增加至2016年的68台,三年间增长了1.7倍。

  目前“机器换人”主要集中于几类岗位:一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人做不了的;二是简单重复或强度大,人不愿做的;三是环境较恶劣,对健康有伤害的。像装配、操作、搬运、喷涂等工作内容枯燥、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也不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由机器来做更为合适。

  虽然使用机器会减少用工量,但对当前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不是我们“人多了”,而是“人不够”。最早有媒体报道是在2004年左右出现“用工荒”,2010年后愈演愈烈。今年两会上,武汉智能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纯星就感叹,“工资给到六七千元了,还是招不到技术工人。”可见,当前的“机器换人”并不是由人工智能的应用造成的,而是企业为了应对用工荒、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率而主动进行自动化升级的结果。

  相对来说,韩、德、日等发达国家也是劳动力普遍不足,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如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631台,德国和日本也在300台以上,远超我国的68台,但并没有因此引发大规模失业。我国自动化应用水平远低于这些国家,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招人难的情况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在经济长期向好的情况下,这种以替代低技能岗位为主的“机器换人”对就业不会出现大的影响。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就成立过专门机构研究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结论是自动化并不会威胁就业,“如果我们以前瞻性眼光展望未来,自动化甚至能带来国家繁荣”——时至今日,谁还会质疑这50年前的预言?

  未来呢?越来越强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夺走我们的工作?

  技术进步在长期内确实创造了海量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具有使机器“更聪明”的独特属性,未来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将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机器的智能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加快体力劳动自动化进程的同时,脑力劳动(或认知工作)自动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将来人工智能替代就业将延伸到中高技能岗位,会对银行柜员、司机、金融分析师、律师、医生、记者等岗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金融领域,由于大量应用智能柜员机和在线金融业务,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据统计,2016年工、农、建三大行共减少柜员约5.5万人。这种对中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替代,正是当前大家最为担心的——人们长期依靠的专业技能可能不再有用,需要不停的学习新技能,转向新工作,而短期内无法实现技能升级和岗位转换的人很可能会丢掉工作。

  因此,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深化,的确会有越来越多的岗位面临威胁,短期内可能出现某些领域的结构性失业,长期内如果就业增量无法冲抵减量部分,则可能对总体就业造成较为明显的冲击。

  那么,未来我们的就业会变得非常糟糕吗?

  这需要对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相对优势进行客观分析。首先,人工智能相对人类来说仍有太多难以跨越的门槛。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它能做的多属于重复性、程序性、可预见的工作,如话务、收银、票务、出纳等,而对那些富有创造性的、需要与人互动和更高情商的工作,人工智能还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如园艺、理发、护理等。美国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不擅长的非程序性工作,无论是体力类还是认知类,就业需求都在稳定增长。同时,按照目前技术发展速度,要达到强人工智能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

  其次,人类自我提升的潜力不容小觑。人类具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技术发展也始终伴随着人口素质提升和就业结构的升级。上世纪80年代,调查显示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现在的热门职业应该是以知识类工作为主的IT、金融、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到2030年、2050年呢?未来人与机器协作将更为广泛,人们所从事的必将是不同以往、无法想像的、富有创造性的新工作。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有促进,也有威胁。至于这种威胁严不严重,到什么程度,目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担忧和警惕是我们的本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利·黑兹利特在1946年指出的,在所有的经济错觉中,“机器必然导致失业”这种说法流行最为长久,这种声音曾无数次被驳倒过,但总能一再响起,并且和以往一样充满活力。这一轮关于人工智能和就业的大讨论,再次证明了黑兹利特先生的预见性。

  不管如何看这个问题,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成为共识,即人工智能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既要客观看待人工智能对总体就业的长期影响,又要严密关注对某些群体就业的短期影响并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是一种“知识至上、技能为王、素养为重”的财富创造工具,这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最大机遇。与其过度警惕,因噎废食,还不如多思考如何正视技术洪流,引导其规范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共享技术红利来得更为实际。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xuefeng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