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郑建华院士:从信息安全角度谈人工智能

2018-05-29 10:37:06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不断深入发展应用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未来的科技发展重点,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也面临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的安全挑战,但人工智能也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渐成行业创新热点。本专题重在阐述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的应用和发展,展示一线观点,梳理相关政策,以及面临的相关法律风险等。
关键词: 郑建华 人工智能 院士 信息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预测到2030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GDP 增长14%,对全球经济贡献高达15.7 万亿美元,我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特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类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信息技术驱动,信息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必定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人工智能应用是指能够对输入数据,包括图像、语音、文字等各种信息,进行感知、分析、学习,进而能够采取恰当反应与行动的信息处理系统。人工智能的信息属性,决定信息安全问题始终贯穿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整个过程之中。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和不可抵赖性是信息安全的五个基本属性。信息安全要实现的目标是,对信息的使用和处理均经过所有权人的授权、严格按所有权人要求、真实地顺畅地合理地进行,并做到结果可认证可追溯。这句话中“真实”指信息的使用要真实,不是经过篡改、伪造、有选择性的,要保证其真实性;“顺畅”是针对至瘫、拒绝服务等攻击造成的,信息系统不能够正常有效使用而提出来的;“合理性”是强调信息理性使用、对面向公众的信息的进行必要管控、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治理。
 
  从信息流程看,人工智能应用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1)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信息,有效地感知周围环境。需要解决传感器的身份识别认证、可靠控制等问题,以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防伪造、防篡改、防抵赖等。(2)传输层,依靠各类基础网络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传输处理,还有对传感器的控制信息数据进行反向传输,需要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防伪造、防篡改、防抵赖和抗干扰等一系列安全问题。(3)数据层,进行数据汇聚,通过大量数据的融合分析,产生新的知识。需要解决多类型多用户数据的安全保密及可控安全利用问题。(4)应用层,提供服务与控制,需要解决服务与控制信息的防篡改、防伪造、不可抵赖等安全问题。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应用各层涉及了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分析以及信息的处理和使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安全不仅仅关乎信息本身的安全,进而关乎设施设备安全,甚至关乎人身安全和社会安全。因此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层面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密码体系。作为重要的人机交互设备,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其便携、更新快、安全环境差等特点,对基于PKI的传统密码体系带来了挑战,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轻量级不够。如何在这种条件下解决身份识别、密钥协商、数据加密、完整性认证和数字签名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二是生物特征的利用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脸部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更加成熟,基于这些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认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数据,被运营商收集、存储、管理、使用,没有得到政府切实有效的监管,而且运营商信息安全防护并非牢不可破,容易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需要创新生物特征安全存储、使用技术,特别是和经典密码融合技术,以便充分发挥生物特征的唯一性、不变性在身份识别等应用中的作用。三是面向大数据的数据加密技术。当前以数据支撑的人工智能应用非常广泛,要使人工智能的服务和控制更加准确,需要多用户多类型数据的协同融合分析利用,只有解决好数据的有效保护、可控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的应有的作用。四是人工智能应用中软硬件的脆弱性分析和加固防护。通过模拟仿真靶场建设,深入分析应用系统的脆弱性,提前进行修改和有针对性的加固,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
 
  从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够应用到信息安全领域,创新信息安全技术,助力提高信息安全水平。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辅助解决身份识别问题,提高身份认证能力,解决信息数据访问授权问题。其次,它在主动安全防护、主动防御、策略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基于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识别垃圾邮件、发现蠕虫病毒、侦测和清除僵尸网络设备、发现和阻断未知类型恶意软件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基于专家系统,在安全规划、提高安全运行中心效率、量化风险评估、威胁情报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紧密耦合,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应该通过安全与应用建设同步发展的思路来解决,需要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完成。
 
  政府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人工智能应用中深入分析安全需求,进行顶层的设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与理论创新,提出安全发展战略,设置安全要求;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应用立法工作,建立安全准入制度和检测评估方法、机制。
 
  企业方面应该从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大局出发,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自主框架平台,在感知、传输、分析协同、服务控制等方面建立一些安全标准。既要重视机制的保障还要重视技术的保障,使人工智能的应用和信息安全建设同步发展。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普遍使用国外深度学习框架,遍地开花的人工智能应用,难以掩盖我国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基础理论上缺失主导权。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投入不足,也没有占据主流地位的深度学习框架及其生态圈。以美国为首的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非常巨大,开发了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Caffe、Theano、Torch、CNTK、DNNTNE、MXNet等等,它们作为主要的深度学习应用工具与研究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建立了良好的应用生态圈。我国百度开源的Paddle,影响力非常有限。目前,我国严重依赖于国外开源框架,这先天决定了很难在技术上领先超越国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自主性,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证。从信息安全角度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自主,才能保证人工智能在国家重大应用、国防应用中的安全,有效避免敌对者进行攻击。国家及企业共同应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加大自主深度学习框架的开发、推广、应用,合力建立良好框架应用生态。
 
  正如张钹院士所说,网络安全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人工智能改变网络安全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对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也必然对信息安全带来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既能带来一些原来不曾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能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原来不曾拥有的智能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信息安全带来深远影响。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