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什么?这三位专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2019-01-02 09:30:14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摘要:如果要问当下什么技术最火爆?人工智能可能就是被绝大对数人提起的答案。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智过人》
  如果要问当下什么技术最火爆?人工智能可能就是被绝大对数人提起的答案。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人工智能企业5159家,融资规模达到435亿美元。知名投行德勤在2019年的预测报告中直接指出,人工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
 
  此外,在阿尔法狗接连战胜李世石和柯洁之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在棋盘上战胜人类”这么简单。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比如羽毛球机器人、临摹《兰亭集序》的书法机器人等等,用惊艳的表现正在打破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人工智能究竟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未解之谜,能否依靠人工智能来解决?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具有逻辑思维,并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带着这些问题,央视一套跨年播出的智见未来2018《机智过人》先锋盛典栏目组邀请到中科院院士张旭、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语音智能研究专家胡郁、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等权威专家,就人工智能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人工智能就是要解决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
 
  1997年,人工智能“深蓝”在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特洛夫;2016年和2017年,阿尔法狗又接连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李世石和柯洁;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两季的《机智过人》节目上,诸多人工智能产品在接受人类检验的过程当中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但人类似乎并不感到满意,因为人工智能击败的选手,尽管出类拔萃,但并不意味着达到了人类的极限。而在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还有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世界难题横亘在人类面前,对于这些难题,人工智能是否有希望解决?
 
  对此,王坚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要解决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好像摄像头并不是人的眼睛,但它却可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机智过人》先锋盛典里面提到的城市大脑,就是要去解决今天人类自身不能解决的城市问题。
 
  但王坚也强调,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很多的事情都交由机器人来干,但这不能表明它打败了人类,只是人与机器在做不同的事情而已。
 
  腾讯CEO马化腾曾经提过,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对于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王坚也认为,人工智能也会像电一样,成为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东西。“我相信在20年、30年,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计算,没有人工智能,那我们大概什么事也干不成。”王坚说道。
 
  面对人工智能的异军突起,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危害,尤其是特斯拉CEO马斯克。马斯克近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随着算法和硬件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将会大大超过人类智力,自己正在开发一种让人类和人工智能可以共生的技术,以防止人工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对于这样一种说法,王坚表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历史,所以如果不会挑战自己,就今天也不会有现在的人类。如果把人工智能当成一种对人类自身的挑战,那么这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会促进技术的完善。人类已经解决了那么多自身的问题,应该有信心解决自身产生的问题。
 
  语音识别让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交流更顺畅
 
  在今年9月的一期《机智过人》的节目现场,由科大讯飞研发的灵犀速记亮相,在人类说话的同时,它可以准确、同步地将语音录入成文字,让打字变得像说话一样轻松。
 
  据介绍,如此高效的文字录入,是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机器语音识别技术,对说话者的语音进行准确识别的同时,由机器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实现语言字幕实时上屏。此外,系统还会提供自动分段功能,自动优化文字结果。
 
  在节目现场的挑战环节中,灵犀速记成功挑战了五位来自各大顶级中文打字赛事的冠军选手,还成功识别快速转写了五地方言(上海、湖北、陕西、广州和四川)。对于一段吐字清楚的300字文章,灵犀速记达到了95%的准确率,并且可以做到平均每秒记录6.5个字(专业播音员的语速每秒4个字)。而对于吴侬软语、西南官话,灵犀速记也做到了实时转写,精准快速。
 
  尽管灵犀速记已经创下了多项惊人壮举,但在胡郁看来,当前的语音识别技术仍面临三座大山:第一就是口音的问题;第二是环境噪声的问题;第三是内容的问题,比如中文和英文混搭在一起,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来。
 
  胡郁表示,目前科大讯飞已经在这三座大山面前,取得了一些进展。首先是在口音方面,科大讯飞支持20多个中国方言的识别,而在关于环境噪声评比的世界大赛上,科大讯飞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外,如果在中文里面夹杂有英文单词,科大讯飞的识别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当前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胡郁总结道。
 
  从近一年国产手机厂商发布的旗舰产品来看,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助手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一项标配,亚马逊、谷歌、微软、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接连推出了智能音箱,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胡郁看来,将来语音识别会在两个领域得到最佳广泛的应用,一个是帮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如说人工智能翻译,能够让所有人自由地交流,另外一个就是人和机器之间的交流,在脱离了开关、键盘、鼠标、屏幕等触摸形态之后,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交流就是语言。
 
  人工智能未来会具备情感
 
  有人把人工智能称之为“大脑”,在这个“大脑”里面有神经网络,这个“大脑”的进化,需要深度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构成和进化,与人类的大脑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张旭院士看来,人工智能很多技术的进展都受到了脑科学的启发,在数据积累、信息传输和处理等多方面,脑科学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比如,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里面有一些特别的通道,这些通道如何在使用时打开、不用时关闭,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通道,脑科学都可以来解答这些问题,并且应用在智能芯片等领域,帮助人类设计出传输又快又准、同时耗电小的智能芯片。
 
  “AI无论是原理性设计,比如智能芯片或智能机器,还是工程化设计等,都将与脑科学合作得越来越密切。”张旭表示,智能技术发展面临新瓶颈,需要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获得启发。而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脑科学取得进一步突破,比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语音识别及多语种翻译技术等。
 
  尽管人工智能可以从脑科学获得很多借鉴,但张旭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化远远不能和人脑进化相比,毕竟人类的大脑已经经历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具备推理和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所不能相比的。
 
  在《复仇者联盟2》之中,人工智能奥创的出现,给超级英雄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它有情感、会思考、懂得保护自己。这样的场景是否过于科幻呢?对此,张旭院士强调,未来的人工智能经过不断地知识积累和深度学习之后,是可以具备自我学习、逻辑思维的能力,而且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具备情感也是有可能的,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的。
 
  在《机智过人》跨年盛典节目上,有很多机械臂亮相,可以完成打乒乓球等操作。在很多人看来,机械臂更像是工业流水线,并没有体现出人工智能的元素,但张旭院士却不这样认为。张旭院士表示,人类的大脑可以控制肢体,并且可以做到十分精准,而机械臂准确无误的操作背后,也是有一个“大脑”在支持,但这个“大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机械臂如何更好地完成自我学习,如何能够保护人类,这都是未来需要研究的地方。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iyl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