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1 11:16:18 来源:CIO时代论坛
地震信息系统的初始
中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是和国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的。1966年3月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灾害性地震,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抗震救灾行动。邢台地震不仅开辟了地震监测预报的先河,同时促进了中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
上个世纪60年代初, 由于国防任务的需要,产生了地震信号的地面遥测和信号的远程传递技术。这些技术在邢台地震以后,紧密地和地震监测系统结合起来,开始形成中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地震信息通信系统以传递地震观测信号为起始,到“八五”“九五”大规模建设,发展到“十五”成为全国规模的地震行业信息基础平台。
进入21世纪,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地震信息通信系统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上,同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地震信息网络基本通达地震行业各个角落,给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的工作方式、科研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已成为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平台,同时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使我国地震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
地震信息通信系统是和现代地震观测同步发展的。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可以追溯到张衡地动仪,而现代地震观测开始于一百多年前的西方。当时为快速测定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大小,在地震台安装了摩尔斯电报机,以将地震观测的信息快速传递到政府和新闻中心。我国的地球科学家李善邦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北京的西山鹫峰自主建立了我国的地震台,由于当时通信的落后,地震观测资料和信息的传递要靠李先生和他的助手秦馨菱先生自己从鹫峰定期带下山。
解放初期,我国根据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北京、长春、南京等八个现代地震台,但是地震信息的和地震资料的传递还是靠邮寄,一个较大地震的准确定位,往往要在地震发生后2至3天和一个星期以后才能测定出来。我国真正开始地震信号传输的任务始于国防任务。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地震科技人员果断进行了地震信号长距离实时传输的实践。在一个星期内,成功的采用超低频传递技术将垂直向地震信号长距离传递到设在北京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中心,同时成功的在一条线上传输了专用语音电话。标志着我国现代地震信息通信技术开始形成。
邢台地震发生以后,周总理非常关心地震的发展趋势,亲自部署在北京周围建立8个地震台。为了保证地震的数据和信息传递,周总理亲自下令要求邮电部在一周之内为8个地震台架设专用电话线,这就是地震行业俗称的“八条线”。北京台网地震专线的建立,标志着我地震信息通信系统步上了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国家成立了中央地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中央地办的领导下,为了保证大地震速报和地震数据和信息的传递,中央地办要求各个地震台使用电报,向中央地办和地球物理所报送地震数据信息,进行全国大地震的速报和编目,地震信息传递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之内。1975年海城地震后,为了加快地震信息的传递,国家地震局和邮电部协商建立了地震专用电报。设立全国统一的地震专用电报码和77777的地震专用电报挂号,在国家地震局和地球所北京台网设立电传机,专门接收全国地震台的地震速报数据和信息。专线电报使地震信息缩短到1到2个小时,地震速报的时间大大加快了。
此外,为了保证对地震灾害的了解和核实大地震速报的准确性,中央地办和北京台网还安装了2类专线电话,以便快速接通到地震发生的当地政府。同时,为了保证中央地办领导的应急通信,为李四光配备了短波电台,专门从通信兵部调报务员到中央地办,保证地震应急通信,这是地震信息通信系统最早使用短波电台。1975海城地震后,年邮电部门派人在国家地震局三里河河边木板房架设了无线电短线电台,使用150瓦短波调幅电台,采用手键报通信方式每天定时联络,扩大了短波通信在地震行业应用。
因此可以说,我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是随着地震数据信息传递和大地震应急通信的需求产生和发展的。
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探索与发展
1976年我国发生了唐山重大灾害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国家和人民对于减轻地震灾害的要求和愿望,特别是对于大地震应急响应的需求,使地震信息通信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 年代初进入了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全国和地方地震短波通信网的建立与应用,地震卫星通信网的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实验系统建立和INTERNET的接入。这一时期为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大规模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地震观测向遥测化和数字化方向的发展进程。
1、全国短波通信网的建设
我国地震短波通信网的建设始于从“七五”。1979年底国家地震局建设开通了京、津、唐、张地震无线电短波通信网,使用的也是150瓦短波调幅电台,采用手键报通信方式。随后建设开通了京津唐张及华北地区的无线电短通信网,使用200瓦短波单边带电台,工作方式改为移频报(电传)、手键报和话音。
同时确保地震现场或地震台站、市(县)地震局与省局中心和国家中心的通信,短波通信建立初期的基本任务是应急流动通信,实现地震现场灾情和地震观测数据快报。例如1979年四川省在康定姑咱中心站建设了短波通信网,以快速报送大震应急和前兆数据信息,设备为FDH1-74型短波400W电台,并在1981年道孚6.9级地震的预报和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80 年代,各地短波通信由FDH174型短波电台改为烽火厂生产的ICM700TY短波100w电台,区域采用XDD2B15W 电台等设备。1987年以后,开始筹建全国地震短波电台主干通信网和各省区域短波通信网。地震短波通信由主要是地震现场通信,转向根据全国和区域地震预报的需求,承担全国和区域日常地震前兆数据的传递业务,并在1990年到1998年间,实现由短波话报到短波数传的转变,主要配备CCU-1通讯控制器、PK一232调制器及AT一120自动天线调谐器、计算机和相应短波数传软件。地震前兆数据通过无线短波网进行计算机到计算机的传递,充分显示了短波通信网及时、灵活、快速传递地震前兆信息的特点。这一低速率计算机数据传输技术,成为当时全国行业短波数据通信的典范。
这一时期,建立了设在分析预报中心的通信总站和29个省级地震局通讯主站,全系统有1700多部电台在运转,地震短波通信网成为我国除电信之外的全国最大的民用行业短波通信网。
2、地震卫星通信网的建设
我国地震卫星通信网建设始于 “七五”837建设项目。当时在全国选择8个地震台,采用邮电部卫星通信公司的卫星信道,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震卫星通信网,将地震信号实时传递到分析预报中心,实现全国大震速报。同时还在信道上首次建立数字语音电话和传真电报复用系统。此外在中美合作的CDSN项目中,首次采用国际通信卫星信道,将中美合作的地震信号传递到圣地亚哥。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卫星信道。
“九五”期间,根据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建设要求,我局建立了自己的专用VSAT卫星通信网,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结构,其通信范围覆盖全国。地震卫星数据通信网主要由卫星通信中心、远端卫星小站和应用服务网络系统组成。其中卫星数据通信网设备采用以色列吉来特公司制造的Skystar Advantage(SSA) 设备。地震卫星通信网主站设在北京,设计能力为800-1000个远端VSAT小站。地震卫星通信网主要承担国家和首都圈地震台网数字地震数据的传输、全国各省计算机网络备用信道的提供和地壳运动基准台站(GPS台站)数据的传输等。目前已有150多个VSAT卫星小站遍布全国各地,其地理位置北至黑龙江黑河,南至西沙群岛;东至乌苏里江,西至新疆塔什库尔干。
3、地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地震局在中美数字地震台网合作项目中采用卫星通信进行国际地震数据传递,同时通过美国USGS接入美国INTERNET,进行电子邮件通信,成为我国最早使用电子邮件单位之一。
在“八五”期间中国地震局设立专项,进行地震信息网络的研究,1994年在当时的地震数据信息中心建立了小型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CSDInet,进行地震信息网络原型实验。1994年7月CSDInet通过科教网正式和Internet互联,地震系统成为我国最早和国际互联网接轨的行业之一。在这个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大量互联网技术和地震在Internet上的应用实践,建立了地震行业的E-mail系统,提供了全国的电子邮件接入服务,建立了FTP和Telnet服务,建立了全国地震电话拨号网络系统。1995年中国地震局第一个WEB网站建立并在荷兰的世界数据中心大会上展示,受到国际地震界热烈欢迎和关注。同年,中国地震局开办了全国Internet培训班,培养了第一批计算机网络人员。
CSDInet的建成,显示了互联网技术在地震行业的强大生命力,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并很快在CSDInet上建立了地震分析预报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Apnet),这是中国地震行业的第一个网络应用。从此中国地震行业步入了计算机信息网络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