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9 13:42:49 来源:cio时代网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系统,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也有了很多。但是可惜的是,大多用户在对产品的选型上经常存在误区,或者经常被厂商的技术所迷惑,没有从实际的需求出发。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三个普遍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URL库是万能的
为了体现实力,很多厂商都急于向用户表明其URL库的强大,例如几百万级、甚至几千万级的URL库等。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强大的URL库是必须的吗,真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说明。
首先,数据库的搜集是一项很耗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厂商为了跟上不断调整变化的环境,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数据的维护和更新上。而这些成本,最后必将转嫁到客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多厂商的URL库不是免费的。客户为了保持数据库的更新,需要不断的从厂商购买升级系统。一旦停止了更新,那么这个强大的数据库也就成了一个过时的摆设。
其次,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的快速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涌现出成千上万的网站,包括各类门户网站、博客和论坛等。这就导致URL库的更新往往落后于网站出现的速度,无论厂商组织多大规模的团队去进行URL的资料收集,也几乎不可能跟得上网页的增加速度。
再次,一个非常普遍的技术问题,URL库不能过滤搜索引擎搜索出的网页。作为互联网最方便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应用非常的频繁,在一个企业的应用策略中是不会也不能屏蔽搜索引擎网站。然而,如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都有网页快照功能。如果一个员工想知道股票的走势图,他根本不需要直接去访问证券公司的网站,在百度、Google里搜索上市公司名称或股票代码,搜索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股票走势图。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搜索网站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也许某一天,我们查找信息只需要登录搜索网站了,这时恐怕只有把百度、Google等都列入黑名单,才能做到有效的屏蔽。
最后,URL库不能解决加密URL(即HTTPS)的问题。HTTPS是一种更安全的传输协议,它应用了Netscape的完全套接字层(SSL)作为HTTP应用层的子层。SSL使用40位关键字作为RC4流加密算法,这对于商业信息的加密是合适的。
早先,HTTPS应用于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安全需求较高的网站,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为了阻止被屏蔽,很多受限的色情、反动类网站也纷纷升级成HTTPS。这种情况下,即使再强的URL库,也只有无奈。因为一旦将HTTPS协议封堵,会影响很多网上银行、网上营业厅(如中国移动)等正常的HTTPS应用。而不封堵,许多加密的非正常网站就不能过滤。
另外,很多厂商目前所谓的千万条的URL库,多数从国外的专业厂商购买,这些购买的数据库并不见得就是适合中国国情。
由上面几点可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URL库并不是万能,也并不是最有效的,URL库仅仅解决了一些网站访问问题。企业真正需要的,如何有效地保证关键业务的流畅,如何提升企业的效率,不是一个URL库就能达到目标。
误区二:P2P识别率能到99%
P2P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应用也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P2P应用占运营商带宽总量的60%~80%,已经成为网络带宽最大的消费者。但是,绝大多数的P2P应用都是集中在下载、视频、文件共享交换上,这些应用都在大规模地蚕食着带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带宽是有限的,非正常的应用占据太多,正常的业务就得不到保障。
于是,人们意识到越来越有必要对P2P流量和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监控与管理P2P提供支持。P2P的识别技术应运而生,识别率也就成了许多产品的卖点。诸多厂商都在宣称其P2P的识别率能达到99%,并以此作为标准。事实上,且不说这99%是否真的能达到,即使达到了也并不一定能为客户带来实际价值。
典型的P2P识别技术,一般有下面的三种:
1.端口识别
早期的P2P应用大多数使用固定端口,在此情况下对其识别方式与识别普通应用的方式完全相同。检查报文分组的传输信息,如果端口号与某些特定的端口号匹配,则该报文即为P2P流量分组,可以按照预设的动作对其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在P2P应用使用动态端口后已不再适用,目前只是个辅助的方法。
2.特征识别
当许多P2P应用使用随机端口(有些甚至使用HTTP,SMTP等一些常见端口)来掩盖其存在,识别难度也就增加了。因此,人们提出了通过检查分组内部携带的负载信息进行分组识别的方法。即对常见的P2P协议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取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对报文进行模式匹配对比,从而判断出该报文是否属于某一类P2P应用。
这一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只能针对已知数据格式的P2P应用进行识别,而且由于需要对分组内部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实现效率较低。另外,一些P2P应用开始以密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面对这种情况用户特征识别方式则完全无能为力。
3.连接模式识别
基于观察源和目的IP地址的连接模式,可以发现一些模式是P2P所独有的,由此可以将P2P流量识别出来。大约2/3的P2P协议同时使用TCP和UDP协议,而其他应用中同时使用两种协议的仅仅包括NetBIOS、视频等少数应用。另外,当某一P2P主机和其它主机建立连接时,对端口而言,与其建立连接的IP地址数目就等于与其建立连接的不同端口数目。对这两种特殊模式的扫描追踪,就能识别出P2P应用。
相对于端口识别和特征识别,连接模式的识别需要做更多的分析。只有在系统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智能模型建立,才能非常有效的进行识别。
以上就是三种目前比较主流的P2P识别方式,此外还有些其它的如流量模式识别、IP组合识别等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其核心思想都是对现有的P2P协议进行分析和对比。相对于URL库,P2P协议的变化和更新是比较慢的。即使这样,想把识别率做到99%也是不可能,因为协议本身就有许多是不可分析,更何况一直是在变化的。所以说,99%这样的说法,只能算是个口号。
误区三:流量封堵
谈到流量封堵,很多厂商都在上网行为管理中加入了流量控制模块。该模块最明显的应用主要是从限速、禁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个人、部门进行主动管控。初看之下,这是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对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的截止。
让我们回到需求者的角度。不是所有的应用单位都希望采取这种强制控制的手段,要知道随着不同部门、不同级别、不同时间,以及工作性质的区别,应用到每个时间段的对象都各不相同。在此,需要考虑的是一整套切合该单位的策略规则如何设定;如果不细化策略,是否能满足全体员工的合理分配需求;当企业单位发生人事变迁时,策略调整又该如何进行?
除此之外,非关键业务部门的临时应急需求得不到IT管理上的急时响应,如在急需处理过大的图文信息传输时,无法随时获取空闲带宽资源,只能在局限的流量状态下空等。不仅占用了接收双方的时间,也浪费了企业现有的资源。
真正的流控手段,应该是基于关键业务的保障,并能够按需灵活分配带宽资源,把企业在管理和效能上的应用价值提升上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