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1 09:41:38 来源:希赛网
衡量软件价值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国内的软件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软件行业,一直没有一个可以量化、可供描述的指标。很多软件企业在宣传自己软件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却往往回避软件价值。用宣传攻势模糊软件价值,导致很多迫切需要运用软件提高管理水平和强化执行力的企业在规划、选型上无从下手。
很多企业在软件选型过程中缺乏相应衡量标准,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信息孤岛、“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让本来对信息化建设抱有极大热情的企业,却吃尽了信息化的苦头。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衡量软件价值的标准以及实现软件价值的方法。
回答“三个问题” 轻松软件选型
一套软件系统,是否能正确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是否能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强化执行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非常重要。但仅仅有这种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软件系统更需要量化指标衡量,这个量化指标就是软件价值。
对企业客户而言,软件系统上线失败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采购软件的资金成本,更多的是时间成本,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企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因此,正确评估软件选型的风险和以及软件实施后的效果,亟待标准衡量。
庆幸的是,在笔者参加的一个信息化管理沙龙里,引擎科技副总经理李贤东提出的 “科技利润”和“软件管理应用模型”的概念,为房地产企业的软件价值衡量提供了标准。
“科技利润是企业利用科技管理手段,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强化企业执行力,通过企业对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物流的高效管理而产生的附加价值。”李贤东介绍。
“科技利润”有效将软件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联系起来,为软件赋予了作用于企业的价值体现。“软件能够产生利润”让企业的信息化不单单是为软件系统的“投入”,而更是在为获取“科技利润”而“投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
在掌握了“科技利润”这这一标准之后,软件选型也将变得更加容易,企业用户大可不必再去理会软件厂商的案例宣传、品牌推广、以及客户分部……而只需围绕“科技利润”完成三个问题,即可轻松实现软件选型:
① 软件系统能否产生科技利润?能产生多大科技利润?
② 软件系统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科技利润?
③ 这些科技利润的产生在时间上如何分布?
软件实施无需借助“能人CIO”
在大多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软件系统往往以项目的形式实施,很多软件项目上线或者结束后,软件供应商忙完了收款事宜,便迫不及待的组织其成功案例,为下一个项目做宣传准备,而作为其项目客户的企业用户则备受冷落。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CIO能力强还好,经过艰难的探索和磨合后,能够发挥出软件的价值;而如果CIO能力不强,往往经过一年、二年的使用,系统仍然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往往导致系统被否定,甚至被宣布失败。
因此,在选择了能够产生“科技利润”的软件后,仍然需要在“科技利润”的落实上大做文章。“软件管理应用模型”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借助软件系统,将适合行业和企业客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模型化,产生科科技利润。用最简单的理论模型帮助企业落实软件系统所带来的“科技利润”。
“管理模型的提出彻底解决了行业软件实施过程中,必须依靠能人CIO的局面。”李贤东这样介绍“软件管理应用模型”。
当软件系统和软件企业不具备成熟的软件管理应用模型的时候,往往需要企业中具备综合能力极强的CIO。CIO首先要去了解企业各个岗位的业务需求,汇总以后到市场上寻找合适或接近整体需求的软件,然后花费很多时间消化整理软件的功能模块,在摸索试探中提出“鸡雏”型的管理应用模型,再将这些不成熟的模型向企业的员工推广,由于模型不成熟和利益损害因素,必然会导致部分高管和员工的反对。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