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业务连续性不仅是灾难恢复

2008-02-13 14:12:24  来源:存储在线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越来越大,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也是所有IT人员在建设企业IT架构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服务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越来越大,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也是所有IT人员在建设企业IT架构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什么样的威胁能够导致企业业务的中断?2005年4月出台的《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中明确定义:灾难是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导致信息系统需要切换到备用场地运行。
  由此可见,灾难不仅指自然的原因,也包括人为的原因,对于信息系统的连续性运行来说,灾难的范围很宽泛。因为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的案例经常发生。
  事实上,企业要保持业务连续性,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于火灾、地震等小概率、大影响的灾难,相反,企业的业务更多地受到诸如人员错误、流程缺陷等事件的威胁。虽然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力远不如那些重大灾难,但是它们却时刻潜伏在企业的周围,随时一触即发,同样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灾难范围的扩大,对企业的IT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保证企业24x7连续运营,仅仅是依靠传统的灾难备份/恢复已经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以IT为业务服务的思想,业界提出了业务连续性的概念。业务连续性涵盖面超出了IT灾备方案的范畴,它更是一个包含了保证业务连续运行的各组成环节的管理流程。
  业务连续性是指企业有应对风险自动调整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以保证企业业务的连续运转。为企业重要应用和流程提供业务连续性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是指提供在本地故障情况下,能继续访问应用的能力。无论这个故障是业务流程、物理设施、IT软/硬件的故障。
  连续操作(Continuous operations): 是指当所有设备无故障时保持业务连续运行的能力。用户不需要仅仅因为正常的备份或维护而需要停止应用的能力。
  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 是指当灾难破坏生产中心时在不同的地点恢复数据的能力。灾难恢复的特点是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硬件设备上流程。同时三个部分又不是相互孤立的,是相互关联,而且有交叉的。
  区分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是很必要的,严格的来说,灾难恢复是恢复数据的能力,是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一部分。
  业务连续性管理起源于70年代的容灾恢复计划。在那个时代,灾难恢复的活动由数据处理经理来管理。在那时候,如果出现大的故障或危机发生,中断是以天计算而不是小时。金融组织,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都建设另外地点,备份磁带存储在远离主中心的地点。恢复活动经常是由火灾、水灾、暴风或其他物理的损坏。
  到了80年代,出现很多商业恢复中心,在共享设备上提供计算服务,但重点还在IT的恢复。到了90年代,IT出现的重大的革命,由灾难恢复计划发展到业务连续性计划。
    针对业务连续性,IBM首先利用一套系统的方法来了解您独特的业务连续性和可用性需求。我们帮助您构思和架构一套连续性规划,该规划可以使中断的威胁降到最低或消除中断威胁,充分考虑最关键需求的优先级并将恢复时间降到最低。IBM连续性解决方案采用了基础架构管理方面(存储管理方面领先的自动化软件、服务器供应和端到端的可用性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最佳实践经验。
  我们使用自动化、前瞻性和适应性功能,将现场和非现场的备份功能相结合来满足您的独特需求。通过IBM系统存储部提出的基于GDOC和存储HA的解决方案可以真正的帮助客户实行业务的连续运转,保证了用户可以在IT技术层实现第七级的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
  同时配合IBM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方法论,由分析评估、设计实施和维护管理,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系统,推动企业的业务连续和灾难恢复能力的不断提升。

业务联系性


  这个方法论将贯穿于IBM所有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服务当中。循环前进的方案体现了IBM对客户长期技术支持的承诺,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将始终与环境变迁保持同步,根据最新的技术、客户的需求及时进行服务升级及补充,以确保企业的连续运作,实现您企业的灾难恢复能力的螺旋形上升,使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外界环境变更同步发展。
  总之,IBM希望通过完善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的业务系统适应各种破坏以及灾难所带来的挑战,同时能实时响应新机遇和新变化,从而确保企业业务的持续运转。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