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当ITIL遭遇富营,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2008-07-29 10:01:22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摘要:ITIL是极其严谨的IT治理手段,富营是一种极其放松的聚会言论形式。富营想说就说,没有配角,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ITIL则是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IT基础设施最佳实践库。
关键词: ITIL 实施

    ITIL是极其严谨的IT治理手段,富营是一种极其放松的聚会言论形式。富营想说就说,没有配角,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ITIL则是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IT基础设施最佳实践库。

    当ITIL遭遇富营,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2007年7月13日下午14:00,中国CIO百人论坛第七次CIO富营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富营以ITIL3为主题,由《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段永朝总编主持。在邀请两位资深人士首先介绍了ITIL3及ISO20000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后,其他参营人就此主题自由讨论。

    我们眼里的ITIL3

    和富营的概念一样,ITIL也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2007年5月,ITIL3系列丛书出版发布之后,所有主流的IT管理厂商都开始马不停蹄地宣扬自己在ITIL3上的策略,让ITIL这个词又一次火爆了起来。

    ITIL3前一版本ITIL2颁布于2001年,尽管当时它是对以往所有IT服务管理的最佳经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以及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障ITIL本身的生命活力,因此ITIL2的更新势在必行。

    2005年12月,ISO20000国际标准颁布。ISO20000是评测IT服务管理和改善IT服务的基础,它定义了针对服务商的要求,并且能够帮助用户确定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可接受的IT服务管理标准,这就迫使ITIL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ISO20000的要求。

    于是,ITIL3的诞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ITIL这次的升级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个发言的是翰纬咨询产品研发总监陈宏峰,他重点讲解了ITIL3的框架。同时“咬文嚼字”地解释,什么是服务?什么是服务管理?以往的ITIL2并没有对服务做个定义。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对ITIL3的兴趣,西门子的ITIL负责人靳海燕就ITIL3在服务水平方面与ITIL2的区别进行了发问。她首先描述了自己所在企业的做法:有专人负责跟进用户需求,把需求沟通清楚后再由专人进行专门服务。

    陈宏峰则回答这方面ITIL3不仅很好地融合了ISO20000,还通过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做了梳理和补充。

    BSI中国区战略发展总监王二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表述了对ITIL3的看法。他说,通过ISO20000认证的企业在国内不超过10家。他自己有机会审核过4家通过认证的企业,后来发现参差不齐,大家的动力也是差别很大,每家的动力都不一样,有的从风险考虑,有的是客户的压力,还有自己想做好等 方面的压力。

    ITIL3的意义

    IDC的分析显示,企业在遵循ITIL的情况下,IT人员的生产力将可提升53%、IT系统中断时间(Downtime)则缩减了31%,整体的投资回报率(ROI)将可望达到129.6%。

    我们赞美ITIL的同时,也知道ITIL不是圣经,不是有了ITIL就能解决信息化中的一切问题。ITIL的本土化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诞生在国外的ITIL,在中国落地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

    ITIL说穿了,其实就是一套书,这些书上记录的就是理论及知识。经过了多年学习的人,面对理论总会觉得枯燥。同时,ITIL虽然是最佳实践,但并不表示可以当作一个模版,直接照抄、直接利用。由理论到实践,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这也是ITIL最迷人和富于挑战的地方。

    面对ITIL在中国的落地,大家都在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本次富营主持人—《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总编辑段永朝在会议结束时表示,希望此次富营达到两个效果—

    一是成立“中国ITIL应用成果及解决方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编委会。

    ITIL在中国的实践已经有五年以上的历史了,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产生一个总结ITIL实践经验和集纳应用成果的正式文本。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汇编”的供稿和编审工作。“汇编”拟于2007年10月正式出版。

    二是成立“中国ITIL应用推进工作小组”。这是一个推进中国ITIL应用和本地化的平台,其使命在于,整合媒体、用户、专家、政府和企业等各方面力量,致力于形成中国ITIL标准本地化的机制。除此之外,该工作小组的另外一个重要使命是推进ITIL向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扩展。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