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3 14:47:49 来源:CIO时代网
一、该企业相关情况简介
1、企业概况
该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重点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集团已成为我国重点军工配套服务企业,重要的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可生产350余个牌号的高级优质钢,已建成十八条先进的产品(半成品)生产线,以锻、轧、挤、焊、拔、铸等齐全的加工方式,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为用户提供碳结、合结、碳工、合工、高工、模具、弹簧、轴承、不锈(包括耐热、耐蚀)、高温、低合金和工业纯铁等12大类的特殊钢和金属制品。品种有板、管、棒、线、带、丝、饼、环及异型材,规格达5000余个。截至2003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533072万元,资产负债率46.31%;具备年产特殊钢65万吨、成品钢材70万吨的生产能力。曾列为国家512户重点企业,多次入选全国500家最大规模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公司下设五个全资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其中,控股子公司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工艺装备及水平
企业拥有从废钢处理、冶炼、炉外精炼、压延加工和产品热处理、精整等齐备的特殊钢生产装备,轧、锻、挤、拔、拉等齐全的成材手段。拥有超高功率电炉、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VOD炉外精炼等多种冶炼设备和国内独有的直径825初、精轧机、冶金行业唯一的3150t挤压机,亚洲唯一且具有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两管”冷轧管机组,可以生产“以产顶进”的“三化”、“两航”、“一核”、“一电”行业需要的高精度、高质量、高表面、难变型合金及不锈钢管。
3、技术优势
该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占职工总数的30%;拥有航空用钢G99、G50、化工尿素级不锈钢三项生产技术专利,以及HR-4纳米级钢、核能用CM-1高纯钢冶炼、部分高牌号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生产、宽模具扁钢生产、挤压异型材生产等多项专有技术;1993年被国家评为“中国工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企业第五名”。建厂以来,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军工及民用科研项目346项,国家级科研新试课题2813项,有65项产品获国家和部、省级进步奖;目前,企业承担着28项国防军工新产品用材的研制任务;在国家“十五”军工新材料研制任务中,企业承担了10个项目。
4、企业信息化概况
该企业是我国钢铁行业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较早的大中型特殊钢企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从美国引进了王安超级小型机,主要用于企业信息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成立了以自动控制、程控交换和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公司,后转型为以企业程控交换电话专网、寻呼、计算机及网络服务为主,面向企业和市场提供应用服务的专业化公司,负责进行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期间,曾自行及合作开发了一些小型的单机版应用程序和网络程序,如工资系统、质量判定系统、以合同为中心的物流平衡管理系统等。同时,进行了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初期建设,建成了WEB服务器、DNS服务器、INTRA服务器,对部分部门进行了综合布线,从而形成了企业计算机网络的雏形。2001年12月,该企业所属的电子信息公司被整体出售给中国电信,电子信息公司的所有人员也离开了企业,而面向企业服务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相关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虽然此后的事实证明了企业出售信息化部门的行为是一个失误,不仅拖延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而且更重要的是流失了许多人才,万幸的是保留了企业的网络业务,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保存了必要物质基础。
目前,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企业管理部所属信息管理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公司主要生产区域和部门的、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的、以百兆交换为主的数据网络,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得到了配备和充实。同时,部分部门采购或由信息管理科自行开发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的网络版管理软件(如安易财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和基于浏览器/服务器访问方式(Browse/Server)的系统(如生产调度查询系统、企业OA系统),并配备了专门的服务器。这些硬件环境的建设和软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为企业的生产、管理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 对本企业信息发展规划的思考
1、原规划存在的问题
2002年初,基于当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解,由信息管理科牵头,制定了《×××××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该规划的制定,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起到了积极而有益的作用。但通过对企业信息管理师相关知识系统的学习后,对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首先,缺乏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科学的认识
在整个规划中,无论是从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和挑战的分析,还是信息化建设方案和目的的分析,都明显地缺乏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没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科学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应有的认识,缺少必要的专业化知识,对MIS、ERP等缺乏了解。大量的分析是基于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科学的分析判断。
(2)其次,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规划中,只提到了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投资力度、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进行网络建设,但对投资的侧重点、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则、基础信息的科学编码、网络建设规模和结构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缺乏一个科学的整体规划。
(3)缺乏整体组织性
规划中,虽然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构想,但受到知识面不足、概念不清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方案或项目的实施方法,没有指定方案的具体实施部门和相应的配合部门,以及人员构成,没有指定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这样,就造成了规划中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不可落实性,使得各个方案并不能按照规划的要求顺利实施。
(4)方案的局限性
在规划中,提出了分别改造和完善财务、生产及各生产区和公司机关的局域网,组建公司的满足外部协作与敏捷反应的远程分布式系统,建立和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及企业资源计划,建立和应用科学的决策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使方案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各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编码的科学性、数据的传递规则、数据的采集和组织原则等关系到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基础性工作都没有充分考虑,造成目前所完成的几个系统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各部门采集的数据难以被其他部门的系统加工利用,系统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无法进行数据的统一处理,数据不能共享,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或半岛。
其次,规划提出了新的概念,如电子商务、ERP等,但缺乏专门人才和组织机构,重要的是企业目前并不具备进行这些系统建设的条件。这样,规划中的新概念也只能成为概念而已无法实施。
最后,对信息传递的基础网络设施缺乏规划。由于以前公司的网络规模较小,对于网络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随着企业内部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设备迅速增加、网络版应用软件日益普及、数据访问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网络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对整个企业的网络建设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访问需求。
2、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根据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对该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调整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的整体性
鉴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整体性是必需的,可以避免各单位在进行系统建设时的随意性、投机性。在规划中,必需明确规划涉及的范围,即所制定的规划对哪些单位、部门具有权威的指导作用,哪些单位的系统建设工作必须在规划指定的范围和权限下开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建立哪种运行机制。这样,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都可以规范有序地开展,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成活率,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企业的投资。
(2)规划的科学性
作为一个企业的信息发展规划,要有严谨和科学的观点。在规划制定中,应有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规划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证,保证规划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要避免从局部出发指导全局,避免从感性角度来指导理性的工作,避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划,这样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3)规划的规范化
规范化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是实施过程规范化。规划所制定的无论是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还是MIS或ERP,都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企业或部门的领导没有重视该工程,那么该工程必定失败无疑;但这并不能说明只要“一把手”重视就能够成功地实施。在企业决定上项目时就可以说明领导对项目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是不可能保证项目成功地实施。那么实施过程规范化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过程的规范化必然带来工作流程的调整和优化,企业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基础数据的规范化。按照严格的标准为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统一的编码体系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考虑周全的编码体系需要跨部门反复讨论和论证。不同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编码结构,但必须遵询共同的编码原则:
1) 唯一性
必须保证一个编码对象仅被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反映一个编码对象。
2) 实用性
编码体系应当符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既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对信息编码的需求、又兼顾企业的现状。要从实用性出发,掌握好编码的颗粒度,过细的编码不实用,过粗的编码不管用。
3) 统一的编码结构
编码由一个或者若干不同分类角度的分类码构成,统一的编码结构含意如下:
任何对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标识码保持不变,所有分类码具有相同的编码结构。
下图所示为三段柔性分类码结构,并且采用顺序码作为二级代码,以确保编码的唯一性。
分类码各段之间可以具有隶属关系,构成树状结构,下图所示的就是这种结构。
4) 标准化
编码应提高标准化程度,充分考虑到与外部环境的接轨而尽可能与国家、行业标准相吻合。例如使用国家标准所确定的行业分类作为行业编码,邮政编码作为地区编码等。
5) 便于计算机系统处理
由于编码将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得以实现,故编码应当符合数据处理的要求,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6) 易用性
编码应尽可能好记易用。
实际上,编码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牵涉到不同的部门,需要考虑管理现状、业务特点、历史数据等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