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用CMMI指导需求管理

2009-01-14 09:43:35  来源:CIO时代论坛

摘要:需求管理(REQM,Requirements Management)属于成熟度2级(受管理级)的过程域,是其他许多过程域实施的前提。对于暂未实施CMMI的企业,同样也可以借鉴CMMI的原则,实施和优化需求管理。本文从
关键词: CMMI 需求管理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已逐步成为IT业的标准。CMMI定义了5个组织成熟度级别,包含25个过程域(PA,Process Area),这些过程域全面涵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业界普遍感到难以控制的需求方面,它定义了两个过程域:需求管理和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REQM,Requirements Management)属于成熟度2级(受管理级)的过程域,是其他许多过程域实施的前提。对于暂未实施CMMI的企业,同样也可以借鉴CMMI的原则,实施和优化需求管理。本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阐述如何用CMMI指导需求管理工作。
  一、需求管理概述
  许多IT企业都有过需求失控的痛苦经历,我们不难体会,没有好的需求管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需求以失控的状态进入软件过程,从源头上失去了项目的质量保证;
  需求范围界定不清,使项目缺乏计划性,导致成本、研制周期失控;
  需求变更失控,使组织处于被动反应式的环境中,项目组成为救火队;
  需求管理不当,导致项目延期、士气低落,增加了项目的失败风险;
  ……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CMMI对需求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目的:一是管理项目的产品和产品构件的需求;二是标识哪些需求与项目计划及工作产品之间不一致。通过适当的步骤,确保需求在项目的各个层面上动态地保持一致,一旦出现不一致,则启动相关的处理过程域,使其调整到一致。
  需求管理包含5个特定实践(SP,Specific Practice)。
  获得对需求的理解。需求接收者与需求提供者就需求达成共识。
  获取项目参与者对需求的承诺。通过书面承诺,建立各方、各项工作的基准。
  管理需求变更。维护变更历史,为调整与控制提供数据。
  维护对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这是从软件的可维护性角度提出的管理要求。
  标识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与需求的不一致性。旨在发现不一致性,并且启动纠正措施。
  二、需求管理计划
  在组织级建立需求管理计划模板,具体项目则是在此模板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
  需求管理计划(模板)应包括如下内容:
  需求管理的方针与政策;
  需求管理需使用的资源(管理人员、计算机资源、使用工具等);
  角色与责任;
  培训计划;
  需求管理的干系人及介入事件的关联矩阵;
  配合项目节奏或里程碑的事项(如:在哪些阶段点应做“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的工作”);
  判断项目工作与需求不一致的准则和纠正流程;
  需求溯源性矩阵模板(最好使用工具);
  需求变更流程;
  需求管理计划的审批与变更流程;
  其他流程。
  具体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一般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具体化:①项目的需求管理角色应分派到具体的人;②可根据项目需求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应用领域的业务培训、需求管理工具的培训等;③需求管理的干系人及介入事件更加明确。如与需求管理相关的人员(干系人)主要有业务代表(代表业务需求提出部门)、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当需求具有跨系统或接口性质时,相关受影响的部门应列入干系人清单中。介入的事件是评估需求变更的影响、通报双向溯源性情况、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三、需求管理流程
  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制定需求管理流程,但流程必须涵盖上述5个特定实践,对于具体项目一般应用组织级的需求管理流程,项目的特殊事项可以放在需求管理计划中进行描述。
  需求管理流程可以由几个子流程组成,有些子流程可以并行工作,有些子流程还与其他过程域的流程有关。
  首先,“获得对需求的理解”和“获取项目参与者对需求的承诺”两个特定实践可以放到一个流程中实施。将实际流程图进行简化,可以看出:
  ①通过一个综合流程可将多个特定实践包含其中。同时,还可以看出需求管理过程域与其他过程域(配置管理、技术开发、项目策划)相关联。
  ②“获得对需求的理解”要求明确需求的正式来源(总行业务部门)。
  ③“获得对需求的理解”实际上是进行需求分析、确认需求的过程,它的结果是形成“达成一致”的需求(《软件需求说明书》)。
  ④“获取项目参与者对需求的承诺”主要包括两个承诺。一是需求方对达成一致的需求(《软件需求说明书》)的正式确认二是开发方以项目目标定义书的方式,对开发计划和成本等作出承诺。
  其次,“管理需求变更”中应先进行评估与审批,审批之后应执行“维护对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和“标识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与需求的不一致性”。这两个看上去好象是附加上去的特定实践,其实很重要(不好的需求管理流程中常缺这两个特定实践),其目的是通过流程维护需求变更的历史和理由、评价需求变更的影响,发现不一致并启动相关的处理过程域(进入其他流程)。例如,当变更对项目产生风险时,需要使用其他流程进行风险防范或进行项目计划变更,这些都可以包含在流程中。“管理需求变更”流程需要配置管理过程域的支持(通常是通过配置管理的控制变更来实现对需求变更的控制)。
  再次,两个关系密切的特定实践“维护对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和“标识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与需求的不一致性”,一般分散在其他相关流程中,并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例如,定期或以事件触发方式启动“标识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与需求的不一致性”,检查是否一致,从而进行相应处理。
  流程的具体编制依赖于组织结构(同时它也影响着组织结构),因此,不同的组织需要制定自己的流程。组织流程一般是跨过程域的综合流程,在制定流程前,应充分了解过程域之间的依赖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关系有机地融合到流程中。这些相关的过程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成熟度级别,因此,可能在现有条件下没有实施较高级别的过程域,这时我们可以“弱化”这些不能实现的过程域,即只取其必要的功能放到流程中去。如图2中,我们将“需求开发”过程域弱化成“需求分析”(“需求管理”要求“需求开发”提供必要的功能)放到流程中。
  总之,掌握过程域之间的关系,对编制流程很有帮助。这里我们总结出需求管理与其他过程域的主要关系。
  (1)需求管理依赖的过程域
  ①需求开发:通过需求开发建立和维护客户产品、产品部件和接口需求。
  ②配置管理:通过配置管理控制需求的变更。
  ③项目监督和控制:通过监督和控制识别需求与项目计划、工作产品的矛盾。
  (2)依赖于需求管理的过程域
  ①需求开发:通过需求管理来管理客户和产品需求,获得需求供应者的同意和需求实现者的承诺,并使需求的维护可追溯。
  ②技术解决方案:通过需求管理为产品和产品部件管理需求。
  ③产品集成:通过需求管理来管理接口需求的变更。
  ④项目计划:根据需求管理来制定计划和更改计划。
  ⑤验证和确认:根据需求管理维护需求。
  ⑥供应商合同管理:根据需求管理确定能被外部满足的需求并管理可追溯的需求,这些需求来源于供应商已经完成的产品。
      四、需求管理工具化
  需求管理的工具包括:①需求及相关文档管理的工具;②流程审批的流转电子化;③溯源性矩阵的维护工具。其中最大的难点是需求溯源性矩阵的维护工具,对此我们作重点分析。
  需求溯源包括的三个方面,可看作是三个子矩阵,每个子矩阵对某个方面都具有双向溯源性。
  .需求向低层分解的双向溯源矩阵
  .需求沿生命周期纵向产品溯源矩阵
  .需求的水平溯源矩阵(跨系统功能间)
  综上所述,需求管理要求建立和维护需求双向溯源表,而双向溯源表的关联关系非常复杂,因此:
  (1)必须借助工具进行管理。对小的项目,可以用Excel等简单工具进行管理,但对大型项目或组织级的需求管理,则应购买或自行开发专门的需求管理工具。
  (2)必须建立一套编码体系,以便进行标识和检索。
  (3)需求管理工具可以与配置管理工具同时考虑,即综合设计成一个管理系统。
  五、需求管理实施建议
  需求管理是基础性的管理,企业必须投入精力,认真实施,并以此作为实施CMMI的起点。在实施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培训工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需求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参与人员多、持续时间长(从项目前期到项目结束)的管理活动。因此,必须作好相关的培训,通过培训使高层管理人员了解需求管理的意义,取得他们的支持;使需求管理人员学会使用工具;使一般员工有需求管理意识,维护好溯源矩阵中与自己相关的部分,并提高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的不一致的能力。
  .试点工作。应先选几个项目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实施。
  .从制度方面进行实施体系的建立,使之制度化。
  .监督与控制。质量保证(QA,Quality Assurance)人员应根据需求管理计划为基准进行监督与控制,例如,根据需求管理的干系人及介入事件的关联矩阵,审查“通报双向溯源性情况”是否到位(是否按时通报,是否有人员遗漏)等。
  .评价与审查。一方面对过程的活动、状态及结果进行审查,解决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对照要求进行评价与检查,总结经验并处理不符合项。
  .度量。逐步建立度量的指标体系,开始时可只度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工作量,之后可以作进一步的度量,积累组织的历史数据,供以后进行需求管理的分析、决策等。例如,需求变更比率、因变更造成的延期、需求变更累计数等。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