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调查与思考

2009-07-01 09:08:04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已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工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一、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笔者近年对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已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工作。但内部审计从目前的普遍成效来说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要求。

  首先,工作浮于表面。满足于完成了多少个审计项目、发现了多少个问题、开展了多少种审计类型、提了多少审计建议等“走过场”的数字游戏,未落实于查处解决问题的实际意见和措施及跟踪考核。不恰当地说就象“烂尾楼”工程。

  其次,审计处于低级阶段且专业知识不足。目前内部审计的职能应是查错防弊型与管理服务型紧密结合。但现状是由于基础管理的缺陷,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每月度将大量精力用于复核纠正会计科目及经营管理数据的正确性上,然后才能将部分精力投入到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加上目前内审人员普遍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匮乏,审计理论与方法钻研不精,因此更难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有效的审计分析、评价和管理整改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帐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的浅表层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资本运作、投资、成本管理、产品定价方案评审与选择等重要领域,一般都无能力和条件开展审计工作。

  再次,审计人员事业性不强。现在的企业中员工为薪酬而工作是普遍现象,人际关系在个人价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取向,再加上一些企业对绩效考评的不明确预期,因而内部审计人员满足于审计工作“过得去”,即使钻研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主要是为了提高职称资格,真正事业性强、勇于追求实际审计成效的审计人员实在是“凤毛麟角”。

  第四,领导授权不明确、充分。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很大关系,但客观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更大,而企业决策层基本上没有授予内审对查证违纪违规问题的直接考核处分权,对被审计者缺乏直接的利益约束力,不能对违纪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依靠揭示、审计建议等审计职权很难实现审计纠错的期望目标,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改进意见有相当部分被审计者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

  第五,审计人员的考核激励不科学。审计固有的监督性与批判性很少带来他人善意的理解,相反,经常会遭受冷遇、对抗、行政干涉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缺乏安全感的审计人员思想趋向消沉,工作缺乏责任心,工作中显得“顾虑重重”,严重影响审计行为的有效性。而绝大部分企业对内审人员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忽视了这种特定现象,多采用惩罚激励而少采用奖励激励,往往使得内审人员辛辛苦苦工作,换来“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与措施

  1、内部审计机构要合理定位。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及及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组织框架中,内审机构应是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还可直接向股东大会极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中,内审部门应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并具备股东大会或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明确授予适度的审计事项直接处置权,以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处置意见和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2、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选拔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实行公开竞聘、多级考试等选拔制度,采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机制全方位地开发事业性强、业务素质高、能主动尽职的优秀审计人才资源,从而培养造就一批符合现代审计发展需要的各类型人才,并把他们配置到适合的管理或主管岗位上,不断提高审计人才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审计人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激励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考评激励、业绩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方式。在制定了科学化的考核标准基础上,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使审计人员的业绩公正地计量出来,从而实施有效的激励。一般应多采用奖励激励而少采用惩罚激励,因为奖励激励的正面刺激比惩罚的反面刺激更为有效。如果在审计管理中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找到最佳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奖惩方案,更好地利用审计人力资源,使审计员处在最佳的行为状态,并以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促使其有效实现审计目标。

  4、要十分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发展趋向。(1)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点。(2)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标。内部审计在保证内部控制达到这一目标上是责无旁贷。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内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审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3)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切实提高传统的财务审计质量并改进完善企业各项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控制度与经济效益审计范畴,为宏观管理服务。促进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管理与服务多种职能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的重心必须趋向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真实正确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将日常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预警审计等方式相结合,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另外,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审计所要解决企业管理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5、建立健全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实施审计质量考核。重点应推行“主审负责制”,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应建立有效约束、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则追究审计质量问题的有关人员责任及领导连带责任,即谁的过错谁负责,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审计员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负责,主审对整个审计项目负责,并与奖金、荣誉挂钩。主管审计的领导主要对评价、定性、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审签,从而各司其职。

  6、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结合企业先进文化建设,舍得花钱智力投资,适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教育培养。首先,要更新审计理念,树立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审计责任约束机制,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建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其次,要加强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的综合驾驭能力;最后应注意后备补充,吸收新鲜血液,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战斗力强的审计队伍。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