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6 09:22:44 来源:
本文介绍了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思想和如何进行绩效评估。
用户的问题
(一) 系统的复杂性在提高,投资在增加,收益是否相称?
IT系统在用户业务中部署日益广泛,从营销、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到财务、人力等各方面,信息化在多年的深入发展后在大部分行业已经遍及各主要业务领域。而正是由于这种深入的发展提高了对信息系统本身的能力要求,因此信息系统结构也在日益的复杂化。这些都使得用户体验的系统复杂度呈几何级的提高,因此用户的系统投资并没有随系统普遍部署的完成而降低,相反投资仍然需要不断的增加以提升各部门的业务能力和各个系统间的整合。然而这种不断投入的成本也许是增强了信息化的能力,但是否真的带来了业务上收益的增加?
(二) IT部门角色转换,如何采购更多的外部服务并有效管理?
系统的广泛化加强了业务对系统的依赖,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业务面对更多的创新和开拓压力,这反而使得IT部门的角色逐步从最初的技术支持者变为业务变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这时IT部门更多的精力将投入到企业的业务发展上,而不是IT技术的发展上。这样的角色转换客观要求针对企业系统的技术及相关业务支持的工作更多的从内部向外部转移,催生产业的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而要更好的实现这种分工合作,如何有效管理外购的IT服务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三) 怎么避免运维部门不公平的成为所有系统问题的最终承担者?
IT服务各个类别在价值上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它们是一条产业价值链上前后相继的部分。然而系统效用的发挥则往往是在系统上线交付运维后才开始慢慢显现,这时直面系统效用的服务只剩下运维。因此运维部门不论是面对内部部门还是外部服务商都成为了所有问题的最终承担者。当进行内部的绩效考评和系统绩效评估时,运维的压力就被不公平的加大了。
(四) 实现业务应用的信息化手段多样化,如何权衡不同手段的利弊?
软件服务化、硬件服务化、IT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云计算等等,新技术、新的服务形态给予了用户在传统“自给自足”的IT战略框架里新的选择。然而这些新的系统、服务形态在用户业务中发挥效用的方式与传统方式迥异,对其绩效的评价如何跟传统方式相比较,以了解新方式、促进新方式的使用,使技术和商业的进步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应用。
所有这一切问题的核心就是
IT到底价值几何?如何客观有效的给予评估?
问题的解决方向
(一) 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IT绩效评估标准体系
有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有客观的管理信息,才能对IT这一特殊的企业管理对象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当前,IT系统对企业业务能力的提升作用已经被普遍的认识到,并且系统上线后业务绩效的改进效果也有多种验证的手段。但是我们依然很难说IT投资被充分的利用了,尤其当实证的结果是负面的时候,对系统本身的测量往往并不能找到问题根源,也就不能有效建立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 IT服务是IT价值的承担者,对IT服务绩效的评估是管理IT绩效的根本
因为系统除了本身相关的技术指标外,是无所谓问题的,套用一句名言就是“没有无用的系统,只有放错地方的应用”。信息化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在于系统与业务的结合度,而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的就是IT服务。是IT服务将软件、硬件、网络和人整合为系统,并保障系统功能的稳定发挥,使之与业务结合,促进业务的发展。
而从IT服务本身来看,解决系统的复杂性,在实现IT与业务对接的过程中控制住成本等等都是IT服务的根本价值所在。而要保证和推动IT服务向着自身价值去前进的基础,就是了解IT服务的价值要素,管理IT服务的绩效,进行IT服务绩效评估。因此进行IT绩效管理,解决前面的几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对IT服务的绩效进行管理和控制。
(三) 从业务出发才能找到绩效评估的有效标准
传统信息化流程、服务及评估体系基本以“业务—系统—服务”为框架,系统是纽带,对企业来说有系统才考虑IT服务,才会存在IT服务。但随着技术和外包等模式的发展,情况正在发展变化。
图1 传统信息化流程、服务及评估关系
IT系统及IT服务都是手段,而目的则是推动业务的发展或业务目标的达成。只有从目的和目标出发才能摆脱不断变化、进步的手段给评估工作带来的不稳定、不连续的困扰。而建立起基于“业务—服务—系统”模式的绩效评估体系则能让系统的绩效在评估工作上找到真正的立足点和实现途径。
同时“业务—服务—系统”模式,也将IT服务绩效评估放入了一个业务系统中,实际就能将各个IT服务子类的价值在这样的模式中延展开来,清晰的在勾连起业务和系统的链条上找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不论对服务产品本身的设计,还是对服务绩效评估都将能对各项服务及服务与系统间的关系统筹考虑,更科学、有效的促进IT服务和信息化的发展。
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思想
(一) 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构建信息系统
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BAOS, Business Application-Oriented Service)是一种服务设计的思想,也是对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的方法。它是根据业务的目的和目标,对企业内部主要的业务信息化工作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业务功能的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业务应用。
这样的业务应用,是以IT服务为纽带,将软硬件及人员等资源合成可以响应业务,实现组织运营的某项业务的系统;而在业务应用与企业业务接触界面上,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在IT服务的整合下与IT服务合成某项业务能力;这些能力也成为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沟通的标准化输入输出手段,进而组成各业务应用为整个组织的业务流程,并由此构建为包含软硬件系统和服务的整个组织业务信息系统。
(二) BAOS发展的促进因素
1、企业业务变革快,提高了对BAOS的需求。BAOS在业务与系统间增加了服务层,并以服务包裹系统,使得业务变革与系统变化分离。当企业业务变革加快,客观要求能更灵活、快速的得到信息系统的支持,这将推动BAOS的应用和发展。
2、系统普遍的服务化凸显BAOS的必要性。系统服务化进程,包括软件的服务化和硬件的服务化,使得系统逐渐向外部转移,这时内部复杂的系统就转化为外部的服务能力。而这种服务能力与内部业务的联系必然要求相关的IT服务的介入,因此通过服务将外部能力与企业业务勾连的实现显得更加的必要。同时BAOS也对系统服务化的发展有着反向的促进。
3、SOA架构为BAOS的实现提供便利。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使系统成为有标准接口和完整功能的组件构成的松散耦合。这种架构很好的建立起与服务层的沟通,从而通过BAOS与业务紧密联结。
BAOS的意义
(一) 整合系统,降低TOC;屏蔽复杂性,提高TOE
1、BAOS根据业务需求整合系统和服务,更好的达到可用够用的信息化的业务能力,有效利用资源和管理复杂度,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2、系统及IT服务按照BAOS组织,可以将更多的技术问题封装在用户业务层下,帮助用户屏蔽系统复杂性,提高用户系统的可用性和总体拥有体验。
(二) 改进IT与业务的关系,推进IT绩效评估
1、BAOS将传统IT服务从系统的后方转移到业务与系统的中间,与IT自身的功能服务构筑成新的IT服务,推进系统价值的实现;
2、BAOS同时也将IT绩效及IT服务绩效评估结合起来,使本来在价值上就应该是一体,而实际评估却分离的两个部分的评估也实现了一体。使得新的IT绩效的评估更科学合理。
(三) 推动服务标准化,实现服务大规模定制
BAOS能以结构化的方式整合传统IT服务与系统的功能服务,将IT服务的设计与系统的设计结合起来,有利逐步实现服务的标准与系统标准的融合,从而推动新IT服务(业务应用)设计的标准化,为实现服务的大规模定制开辟路径。
(四) BAOS推动外包发展,助长尾展现魅力
1、BAOS将用户对信息化的关注点从系统转向服务,并模块化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这有利于服务实现方式的创新,推动外包及其他新方式的应用,比如通过网络服务形式来承载业务应用的提供。
2、BAOS通过推动外包的发展和服务的大规模定制,将原来对服务商来说不经济的中小用户需求在新的服务平台下整合成为不亚于大型用户市场规模和更低成本水平的市场。从而推动IT服务在中小用户长尾市场上的突破。
BAOS绩效评估体系
(一) BAOS绩效评估居中统筹业务与系统的能力结合
对BAOS的评估是从研究用户对某项业务应用输入的要求及业务应用相应的输出入手,将考察用户业务作为绩效评估的路径,对业务应用(融合了传统IT服务与系统功能服务的新IT服务)进行的绩效评估。
图2 BAOS流程、服务及评估关系
(二) BAOS体系体现信息化服务的逻辑
企业战略按平衡计分卡从短期到长期的四个平衡指标来展开主营管理业务应用、支持管理业务应用、办公通信业务应用、电子商务业务应用、终端业务应用、基础架构业务应用等六大业务应用。
主营管理是由企业直接服务其用户的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营销、研发、生产;支持管理是由支持主营管理的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财会、物流;办公通信是由完成支持组织运营的事务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办公协同、统一通信;电子商务是由电子化的交易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一般包括B2B及B2C的电子商务;终端业务是由实现终端用户信息化任务的设备建设及管理业务单元组成;基础架构是由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任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业务单元组成。
表1 BAOS设计及绩效评估体系示例
体系中服务作为中间层连接起左边的业务和右边的IT系统,并且服务目标与服务流程并不一一对应,某一服务流程可以支持多个服务目标的实现。对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则根据考察目的和对象从服务目标开始建立。
BAOS是一种信息化服务设计思想,也是一个设计方法框架,同时蕴含着一个对自身实现的绩效的评估体系。它是有效利用IT资源,充分实现IT价值的又一个探索性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