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企业IT规划理念探讨

2009-06-05 09:05:57  来源:CIO 时代网

摘要: IT规划除了要遵循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外,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时间、事件、地方诸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平衡,在对企业未来状况有着清晰、科学预测的情况下
关键词: IT规划 理念

   “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应变,以求制宜。

    中国式管理的这一基本原则用于指导企业的IT规划,可说是非常合适的。

    IT规划除了要遵循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外,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时间、事件、地方诸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平衡,在对企业未来状况有着清晰、科学预测的情况下,制定企业的IT规划,为企业指明信息化发展蓝图、实施步骤及资源配置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企业IT规划因人而异

    企业IT规划决不只是IT部门的事,企业管理层大多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层的管理思路、方法、理念等都有着长期的积淀,要他们完全按照信息化的思路和要求去做管理势必削足适履,适得其反;业务部门人员的信息化初衷则主要在于提升业务工作效率,离开这一点,他们可能对IT规划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企业IT部门人员则往往对技术痴迷,可能并不了解企业管理和业务情况。如何将所有这些“人”的因素整合起来,是每一个想要做好IT规划的企业都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显然,对于不同的企业“ 一把手”,不同的管理层,不同的业务团队和IT团队组成,企业的IT规划应该是不同的。这是从IT规划所涉及的主要部门和人员的角度考虑。

    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IT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归根结底还是企业中的“人”,他们在文化程度、禀性气质、工作能力、生活经验、信息化知识积累等等方面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企业IT规划对所有这些都要进行考虑,以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IT规划因时为变

    做营销的人都知道,商(场)无定势,市(场)无常形,一切皆因时间而变化,由此而言,IT规划要做的就是因时为变。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可以固守着一个渠道将一种产品卖上十年,但那些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形势时刻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企业IT规划无疑要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实现其辅助业务、支撑管理的职能。因为市场形势的变化导致业务模式的变化,这将导致业务模式支撑——IT发生相应的变化,IT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IT规划抢先一步对企业IT蓝图及其实现方式、资金预算等加以部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时间是企业IT规划的重要自变量,在做企业IT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着重从时间的角度考虑,把握“时机”,这样才能把握“商机”,赢得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企业IT规划因事有别

    业务种类不同的企业,其IT规划自然应有不同,因为企业IT规划是为企业业务及管理“内容”服务,而不是为IT规划“形式”本身服务,这就是IT规划的因事有别。比如Q市某规划设计院的IT规划,应该突出其技术信息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二维、三维CAD设计软件的推广应用等等;而R市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IT规划,则应该突出其台式机数量,配备的基础教学软件等方面的内容;就制造业企业的IT规划而言,流程型制造业和离散型制造业企业的IT规划就应因其制造过程的区别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流程型制造业更注重企业在整条“生产线”上的数据流转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而离散型制造业则更加关注整条“供应链”上的数据整合,即流程型制造业面向生产线,离散型制造业面向供应链。

    企业IT规划因地制宜


    企业IT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模式、成长历程都会有根本性的影响,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的不同特质,因此这些企业的IT规划自然也应该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比如一些乡镇企业根本不去考虑IT规划(这或许成为其将来长远发展的潜在不利因素),或者只是领导人对 IT规划有所考虑但仍很模糊,而现代化大都市里的大型法人企业肯定是需要IT规划的,两者在IT规划蓝图、步骤、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首都北京是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市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家资讯、金融中心,青岛是国家海洋科技城,武汉被誉为“九省通衢”,这些都是基于基础地理条件,经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将他们“搭错线”势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同样的,企业IT规划如果完全置地理条件于不顾,则可能会范下非常重大的错误,并可能严重误导企业的IT发展规划。所以因地制宜是企业IT规划的一条根本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在理念的层次上,企业IT规划应该讲究因人而异、因时为变、因事有别、因地制宜。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