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6 08:50:32 来源:CIO时代网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业内人士都雄心勃勃地想借助于ERP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他们眼中信息化的任何突破都具有创新的意义,是释放生产力的有效平台。与此相对,悲观的统计认为中国在ERP上面投入的80亿人民币,几乎都成为泡影。
事实上,不管我们吃过多少苦头、遇到多少次滑铁卢,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对于支撑社会财富积累的企业,面对信息化的态度应该是坚定的,信息化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其投资和实施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产品、公司和进行实施的问题。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许多企业的掌舵人都会感到迷惑,业界的宣传莫衷一是,应该给予多大期望?系统的功能、风格、成功的机会都困扰企业家。进行信息化投资几乎是企业投资中最为艰难的环节,稍有不慎便被卷入一场漩涡中。
认清信息化的价值
■ EPR的发展概况
下面我们谈谈几种信息产品的概念。
其需求来自于生产企业的物料需求管理,根据销售订单采用一套严格的算法来计算物料的需求,其管理目标是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及监测其变化。之后,又把主生产计划、粗能力计划的管理功能加入进入,形成更完善的闭环MRP管理系统。
对MRP的进一步升级,管理目标涉及到企业的更多方面,特别将面向财务管理的资金流整合到系统之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成为理论明确的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准确的翻译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其管理范围,扩大到把人力资源、物流管理都纳入其中的系统,应用范围也扩大到商业、运输、旅游等更多行业,进一步推动了SCM、CRM及企业电子商务等概念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在不断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发展到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电子商务时代之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一张加入到哪个企业阵营的入场券,没有信息化的企业就像停留在农耕时代一样,终将被历史淘汰。
■ 正确认识
问题在于号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ERP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核心内容,物料需求、生产计划面对的是可量化的管理内容,而人事、客户关系等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可完全量化的方法,任何量化方法都很难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在这些不可量化的管理方面,以信息处理而得到严密的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ERP的“P”并不具备可执行和检查的功能描述,具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ERM”,即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把包括人事、客户资源等非量化的内容也纳入到系统的管理范畴。计算机软件行业在ERP的概念上,实际上是在误导企业投资,通过把管理概念的扩大来达到销售目标。
也就是说,在听到一家公司介绍其ERP系统时,最好的方法仍然是按照MRP、MRP-II、SCM、CRM、PDM等概念来检查其功能实现情况,不要轻信自己的眼睛或耳朵,要拿出自己的放大镜来进行挑选。
并不是ERP本身不可信,而是我们无法得到一个概念界定不明的、具有可比性的系统,务实的企业家要学会擦亮眼睛来应对ERP概念的幻想。
■ 信息化的效果是明显的
如果询问企业家是不是要选择信息化的道路,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即便一个发展仅仅一年半载的企业也已经把信息化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期望信息化能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但是让企业家感到痛苦的地方在于,到底如何对企业信息化给出正确的评估,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投资是有价值和效益的。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企业信息化具有战略发展的价值、流程效率化的价值、也存在提高竞争力的价值。在企业进行信息化评估时,要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念来看到ERP选型作用,至少实现ERP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在信息化社会获得发展空间必要条件。
从企业内部来讲,可以建立基于企业发展历史的比较,以生产企业在编制物料需求计划的效果,最能简单地说明这方面的价值。在一个生产品种有三百多种、原材料大约一千种的港资企业,以客户订单、材料在库、材料订单为基础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在没有使用ERP系统前,大约需要 5~6人一周的事情,而在使用ERP系统后,每次的计算可在半天里实现。
至于企业间的竞争,简单地以报价速度就可以找到依据来证明信息化的效果。一条存在信息化的供应链,与没有信息化的竞争链,在争取客户的时间上面,其跨度至少有超过一周的差异,牛尾效应使无信息化的企业间根本无法达到生产预测的准确化,一致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本无从谈起。
项目的规划
在诊断了许多ERP失败的案例之后,出现了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 认为ERP产品不符合国情、厂情,比如制衣、电缆生产等行业的ERP产品并不成熟
内部归因 认为是企业的BPR做得不够。
一个成功的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成功而不是失败,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找到那些使企业信息化获得成功的因素。总结起来,软件供应商的ERP产品、实施服务和企业内部的结构与流程是成功的三大要素。
产品 信息化当然必须要建立具体的产品基础上,特别是ERP、SCM、CRM等软件产品,其中包含了信息处理能力,更包含了帮助企业决策的管理模型,大量的计算方法。
实施服务 ERP系统的实施难度在于它要处理许多复杂的信息流,采购、生产、库存等多方面的信息需要在系统集成处理,信息之间的算法、同步关系比较难于掌握,实施服务能帮助企业员工理解这些问题,特别是能把成功企业的经验转移到客户手中。
企业结构与流程 工具的作用是要靠使用者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这一点在ERP系统的运行方面最能体现出来,企业内部的员工素质、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同样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本条件。
■ 很有趣的思考
因为上ERP系统就会涉及到BPR,因为二次开发才能体现ERP于企业需求的配合。因此在进行ERP选型时,企业被告知的便是首先要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拿出总体规划而分步实施的信息化方案,得到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然后便可下定投资决心,期待大功告成。
所有的企业都要感谢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在ERP选型的问题上,已经有另外的道路可以达到目标。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 ERP系统供应如此充足的市场背景下,把ERP选型看成是“购汽车”的模型更为可取。我们知道在汽车业大规模制造下,消费者更多是从市场上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而采用“造飞机”的思路的话,就特别强调度身订造,而在许多行业里ERP产品已经相当成熟,选择商品化的软件更为可取。
如果先进行大量的需求分析,脱离ERP产品的供应情况来提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选型方案,可能会需要进入到“造飞机”的发展模式之中。我们知道ERP的应用已在离散生产、流程生产的电子组装行业和化工行业取得相当成功的应用,完全不需要按企业的管理模式重新开发,这些行业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供应。
所以,进行ERP选型的过程应该是“购汽车”而不是“造飞机”,首先是进行市场考察,完全、充分地从ERP软件供应商的展示中,把握好自己的选型机会。
■ 管理工具与企业外衣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管理活动使企业提高质量水平、控制生产成本。对管理工具的运用也为企业的品牌塑造提供素材,一些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5S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化管理也都有这方面的意义,即便这些原本要求以务实精神来进行的系统,如果只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推行的话,也会成为只是在为企业穿上了漂亮的外衣。5S管理体系便是一项持久的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洁、清理、修养所代表的管理目标,需要持续展开,对于企业来讲并非易事。
我们可以看到建立在ERP系统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使企业获得了现代的管理工具,也为企业形成一种光环,那么在ERP选型中便有这两方面的考虑,一家企业如果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ERP产品无疑能形成品牌的互补,获得更多的形象效果。
但就企业的具体管理而言,是不是顶尖的ERP产品就能起到最好的作用呢。答案一定是值得商榷的,企业的管理理念、员工素质、基础数据都自然成为应用ERP产品的限制条件,选择合适的产品才能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包括选择哪些功能虽然有局限,但实施和使用难度相对小一些的产品更符合投资原则。
我们认为ERP产品的思路首先应该是工具论的,用最好的管理工具来整合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比为企业贴上一块牌子,穿上一件金色外衣要重要得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