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4 08:57:48 来源:信息方略
在企业或组织内部,信息的分享、内容的沟通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IT系统从技术角度为这些沟通和分享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着沟通和分享方式的改变,而云计算这一全新的计算模式将驱动一场全新的浪潮:企业或个人将不再需要在电脑中安装大量套装软件,而是通过Web浏览器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的服务——云服务中。当这种转变日趋加速时,IT技术及IT行业将在引领用户体验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飞跃。
问题 PROBLEM
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云服务的问题,众说纷纭。粗粗算来,云计算的定义大约有几十种。据一份学术研究发现,至少有22种“云计算”的定义在普遍使用。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这种资源池称为“云”。“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
云计算还有一些宽泛的概念,即利用互联网访问任何形式可管理的技术服务(例如SaaS);也有非常乐观的看法,即认为多样性的、强大的云服务阵容能够实时地通过安全分布的服务器进行交付,而“不必担心复杂的部署问题”。当笔者就这个问题询问北京活力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TOOLS)营销总监谢亿民先生时,他却认为,云计算应该是SaaS的一种。云计算让SaaS服务更加便宜,SaaS厂商可以用云计算的技术,也可以用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服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云计算也可以独立于SaaS,SaaS是一种服务形式,而云计算有很多方面的侧重,如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服务、云计算应用等。所以云计算三个字的表达和SaaS表达的是不一样的。
而根据 Gartner的定义,“云计算”这个通用术语的含义就是“一种使用互联网技术,将与 IT 相关的大型可扩展功能作为服务提供给多个外部客户的计算方式”。但是这个术语多少让人有些费解。起初,云计算的概念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随后就有了“专用”和“公共”云计算之分,即内部托管和外部托管的云计算架构。人们可以构建内部虚拟资源池来运行应用程序,也可以将把它们转移到数据中心,由亚马逊、谷歌、微软或 AT&T 来托管。随后,思科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提出了“虚拟专用”云计算和与“闭合”相对的“开放”云计算。紧接着,“内部云计算”和“联盟互信专用云计算”(federating trusted private cloud)等术语也相继问世了。
解决 SOLUTION
云计算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企业能够免去购买和维护硬件、软件以及其他设备的烦恼, 在服务供应商的虚拟服务器基础设施上运行自己选择的系统或应用。企业所购买的这些“服务”是以标准化的、多重任务处理的方式获得的,这些服务能够降低现有成本的1/3到1/2。
正是鉴于云计算可以带来的这些吸引力,5月底,中国移动正式对外公布其正在研发和试验的平台“BigCloud—大云”,并希望借此提升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信息服务能力。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提道,“我们希望大云计划能够为中国的云计算工业、能够为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准备建立的中国传统公共云提供有效的贡献。中国移动则希望利用云计算平台成为信息服务的供应商。同时,中国移动本身也是云计算的使用者。”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研发和试验HyperDFS、MapReduce、HugeTable、CloudMaster等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自主搭建了1000个CPU组成的256节点规模的云计算试验平台,开展系统评估与优化,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试验平台,开展各种云计算应用研发和试验,在BigCloud云计算技术平台这一移动互联网核心平台上,能处理诸如即时消息、内容存储与分类、信息检索、融合通信、音乐下载、手机地图、手机导航、手机邮箱等等业务。基于云计算的BigCloud平台,整合了包含网络资源、用户资源、业务能力资源等各种资源,并能提供强大的个性化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另外,他们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在他们看来,搜索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涵盖了云计算每一个程序。
笔者也从XTools那里了解到,从年初开始,他们的基于SaaS模式的CRM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连续5个月的增长率都在90%以上,每个月都有新客户的签约和租用,而老客户也乐于持续续费,享用在线的CRM服务。目前已经有4000多家持续付费的老客户作为基础,所以XTools的增长迅速,暂时感觉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目前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也在推动更多的CIO去探讨云计算,以及它所承诺的节约成本的预期,因为经济衰退正迫使CIO们必须找到能够从已如饿狼般消瘦的IT基础设施上榨取更大效率的办法。“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必须提供灵活而敏捷的服务,同时还要削减成本。”摩托罗拉宽带移动解决方案业务部的IT副总裁Charles Soto说,他的部门已经针对4种不同的应用测试了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但若是认为云计算马上就能带来成本上的节约,目前看来不一定非常乐观。
价值 Value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项目经理钱海彬介绍,在中国移动的“BigCloud—大云”平台上,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云资源虚拟化管理调动。另外一个平台是基于“BigCloud—大云”的并行数据挖掘工具平台,支持高性能、低成本和中国移动IT支撑网的BI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正确性相当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性能和成本优势,而且这种优势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将更加突出。此外还有一类应用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中国移动开发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最大目的,“是看重互联网搜索引擎处在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的环境。”钱海彬表示,为了验证和进一步完善BigCloud平台的可靠性,“目前我们有150个节点在使用搜索引擎,其中有120个节点采取分析索引、20个节点提供检索索引。”另外,根据统计,BigCloud平台搜索到的互联网信息,“每天以接近1000万网页的增长速度在增长”。
而对于提供SaaS服务的XTools来说,目前他们更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大型企业要应用SaaS还需要时间,因为大型企业对于SaaS的产品个性化和服务个性化要求比较高,SaaS更适合中小客户使用和付费。他们对于给客户提供的数据安全性方案也很关注,在开始提供SaaS服务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数据隔离的方式,他们能提供专门的技术保障以加强客户数据的安全。仅是加密实际上不能完全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数据安全是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管理、存储、备份、维护都应该是数据安全的解决方案,这包含几个方面,传输加密和存储加密等,而XTools等在这些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趋势 Trends
云对于大多数CIO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企业自己不必购买软件或硬件,而且和外包不同的是,没有为企业所专用的设备。企业只是以某种安全的方式去使用云厂商在互联网上的系统。以Google为例,它提供诸如E_mail和文字处理等办公应用,提供密码保护,有些是收费的,有些则是免费的。像Google日历、Google文档等目前就是免费的。Amazon也提供完整的电子商务或存储功能,根据不同的配置按小时或者按流量收费。还有一些新来者如Skytap,可提供虚拟数据中心服务,企业可以按月付费,或者每个虚拟机单独付费,或者按存储和数据传输付费等。在厂商所提供的云服务中,就包括了从网络管理到商务应用的各种应用。
在前述的摩托罗拉应用中,他们在Skytap所提供的测试环境中,放置了4个应用:项目管理跟踪系统、Web设计应用、IT资产管理数据库和微软Active Directory。花费1000美元,摩托罗拉的一个小组30天内就能测试这些应用在Skytap云中的运行情况。摩托罗拉曾经用过不少的外包IT服务,共有33种SaaS服务,包括Salesforce.com等。但其负责人说,云计算的测试结果表明,权衡下来,云计算的便捷性与成本节约还是相当明显的。他估算的结果是,使用云的成本要比摩托罗拉在这些应用上的正常支出节省1/3到1/2,但是Skytap云的安全性还需要改进。他解释说,摩托罗拉的人员彼此都可看到其他人的数据,“这是不能接受的。”
这点从法规遵从而言,想在云中分清各自的责任看起来很困难。
Skytap正在接受客户们的意见,该公司的产品经理Ian Knox说。安全设置可加以改变,以保证其他人不会看到不该看的数据,他说。在摩托罗拉的测试结束几周之后,Skytap就增加了多种报表功能,和基于规则的访问限制,以便解决法规遵从的担忧。尽管存在这些障碍,摩托罗拉还是准备考虑云计算。下一步,它们将试用一家重要厂商的一些云服务。下个季度,它们希望能在生产现场用上一些小型的云应用。
而对于XTools来说,他们认为云需要附加应用,企业应用加上云再加上SaaS是未来的趋势,电信运营商、SaaS厂商、云技术提供商、数据托管服务商等,未来都将组成新的商业链条。电信运营商需要与更多的组织合作,这样才能让云变成雨,泽惠企业大众。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