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移动宽带挑战多

2009-06-09 10:33:56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摘要:3G时代,业务为王,移动宽带业务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三家运营商纷纷将发展移动宽带业务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据调查,移动宽带的速度、便利性和成本是用户最关注的参数
关键词: 移动宽带

  3G时代,业务为王,移动宽带业务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三家运营商纷纷将发展移动宽带业务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据调查,移动宽带的速度、便利性和成本是用户最关注的参数,用户对移动宽带的接受和使用取决于用户对这三个因素的满意程度。因此,对运营商而言,为了满足用户对速度和成本的预期,最重要的就是搭建一个经济高效、高性能的移动宽带网络。

  有业内专家认为,移动宽带网络的建设期为三年左右,目前我国运营商尚处在移动宽带网络建设的初期。同固定宽带相比,运营商在着手建设移动宽带网络时将遭遇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中国移动网络技术部一位员工认为,“目前移动宽带还处在网络建设期,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建网成本与维护成本的增加。而后期进入真正运营后,移动宽带将遭遇更多的问题:是否能找出好的商业模式和业务;传统固网大流量业务对移动网络的冲击;如何解决带宽增长不等于收入增长的问题等。”

  接入网改造成本高

  据悉,接入网建设成本高是目前运营商在建网初期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华为无线营销工程部副总裁邵洋认为,固定互联网中的BT、eMule等P2P类应用迁移到移动互联网后,将使得移动网络的流量产生爆发性的增长。因此,如何控制接入网的回程传输成本至关重要。

  另有一位接近运营商的专家告诉记者:“接入网问题对中国移动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中国联通在南方地区、中国电信在北方地区,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该专家表示,中国移动以前没有固网资源,所以其移动基站比较缺乏光纤资源,“中国移动目前尝试了利用小型微波进行替代传输,但是由于城区高楼等障碍物较多,所以接入微波的传输质量和带宽不能保证,实际效果并没有光纤传输可靠。但事实上,移动宽带对传输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如何实现一个宽的接入网带宽是中国移动亟需解决的难题。”

  建网成本高于2G

  业内专家在评价运营商基站建设时,都喜欢用“加班加点”来形容。根据中国移动TD三期招标的数据,无线部分的采购规模约为3.9万无线基站,约26万无线载扇,但实际上这只是个预估数字,各省上报的基站数将大于3.9万个,后期实际增加的基站数相当可观。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就需要国内的基站设备商能够保证供货的及时性。

  “由于运营商的竞争需求,移动宽带建网进度必须要快。而对于运营商在短时间内增加的供货需求,很多设备商都不能跟上进度,不能按时供货。这也是运营商移动宽带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四川通信设计院高级咨询师程德杰博士向记者介绍。

  程博士认为,建网难点还表现为基站选址更加困难,“移动宽带业务的主要消费群都在城区,并且移动宽带的灵活移动性要求网络具有高覆盖性。但是城区的高楼密度较大,信号容易受到阻碍和干扰,那么要实现3G网络的高速接入,可能每隔300~400米就要设一个基站。3G的总体基站数和建设成本将远远高于2G。”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问题在于,“不仅是一家运营商在增设基站,而是三家同时增设”。他进一步指出:“除了基站的数量和成本问题外,三家运营商基站的相互干扰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共建共享开展的时间较迟,因此目前发挥的作用有限。目前各大运营商还处在网络建设的初期,3G网络还未实现全覆盖,建网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不是真正的3G网络,目前的网络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

  终端功能与个性化差

  程博士还认为,网络终端是网络的延伸,终端直接产生用户感知,从某种意义上说,终端决定了网络。程博士还进一步指出,目前移动宽带终端从数量、功能、便携度上与客户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表现为电池容量不足,移动宽带业务有高耗电的特点,目前的移动宽带终端还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与之相关的是终端的计算处理能力不足,这也是移动宽带很难完全代替固定网络的原因。尤其是习惯于高速处理能力的固网用户,对目前3G终端的低处理能力很难满意。但是,如果提高了终端处理能力,那么耗电量又会随之上升,所以这两个问题很难同时完美解决。”程博士向记者表示。

  业内专家认为,相比受到用户追捧的iPhone,目前国内移动宽带终端还存在着功能性和个性化缺乏的问题。运营商如何改变思路,帮助终端厂商生产出拥有良好用户感知和综合体验的个性化终端是成功拓展移动宽带业务的另一关键。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